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周侯 ...
-
“臣以为,西秦能主动联盟,是我大齐的福气,若两国联姻,则北魏之忧可解了!”顾国舅顾昆出列道。
“国舅所言甚是。”御史大夫附和着。
小皇帝见状,在众臣之间扫视了一圈,仿佛在期待什么,问道:“其他大臣是什么想法?”
只见这些大臣们纷纷跪下,口中说着“臣等附议。”
一时之间,殿中不跪者只有一人而已。
小皇帝猜到这些人已经私下议过此事,才会有如此统一口径,他心里不免失望,望向那唯一未下跪之人,问道:“谢老将军是何意?”
含章心里也有些诧异,昨日她观宫外百姓的情况,以为朝廷里至少有一半的人站在永安公主那边,没有想到竟然这么多人都会站在顾氏那边。听到小皇帝的问话,她打量起那位未下跪的谢老将军,只见他身穿铠甲,正是方才她在殿外时注意到的老将军。她曾听皇兄说过这人,他自先帝起便掌管大齐禁军,最是忠勇不屈,眼下看他铮铮铁骨,便知道皇兄所言不虚了。含章觉得这位老将军说话肯定很有分量。
果不其然,谢老将军不慌不忙,思忖片刻方道:“先帝命苦,当年派太子北伐,未曾料想大业未成,太子便以身殉国。先帝中年失子旧病复发,以至于弥留之际只能立小皇孙为帝。”他年过半百,说起话来极有分量,加上提到旧事动了感情,更引得众人屏气静听,“老臣忝居四辅,这些年来甚少说话。此时却忍不住问一问各位,忍心将先帝唯一的女儿嫁到他国吗?”
谢老将军搬出了先帝,一些臣子动摇起来,他们面带愧色,仿佛很为难的样子。其实方才附和顾昆的人并不全是顾氏一派,里面还有不少中间派,他们支持联姻不是因为惧怕顾氏,而是因为联姻才符合他们的利益——毕竟人终究考虑自己更多。北魏大军在前,他们怎还顾得上别的呢?
谢老将军察言观色,知道自己的话打动了一部分人,便又道:“陛下,西秦和我大齐联手抗秦,未必要用联姻做保,只要结盟即可。”
皇上点点头,正要表示同意,却被顾昆抢先,他疾言厉色道:“老将军之意我等皆知,只是世上难有两全之事,君不闻朝秦暮楚之事吗?不付出实打实的代价,怎么保证盟约的稳定?势必要大长公主与西秦太子这样尊贵的人物结亲,才能保得两国联盟不倒!”
含章虽然对这位顾国舅印象不好,但在联姻一事上两人却是利益共同体,她接着顾昆的话道:“顾国舅所言极是,两国若不结亲,恐互相猜忌,即便结为同盟也难以保证同心协力。”
这话一出,原本有些愧疚的大臣们犹疑起来。谢老将军见群臣神态,不禁暗自叹气:到底不是先帝在的时候了!
他不愿放弃,继续谏言道:“陛下,若是如顾国舅所说,臣宁愿不结盟,亲率大军与北魏作战,也不愿看着大长公主外嫁他国!”
“好!”小皇帝激动地站了起来,“朕便封老将军——”
“皇帝!”
顾太后呵斥的声音传来,打断了小皇帝的话。她以眼神威慑皇帝坐下,不容反驳道:“谢老将军不忍先帝唯一的女儿外嫁,哀家和这些大臣们又怎舍得?老将军宁愿自己出征也不愿公主外嫁,是效忠公主还是效忠大齐呢?这般意气行事,是觉得前番荆州之战的教训还不不够吗?”
一连三问让谢老将军怔住了,等他反应过来想解释,顾太后却没给他这个机会,她继续道:“荆州刺史是哀家二弟,但哀家说句公道话,他行军打仗的本事便是比不上老将军,在大齐也是数得着的。即便如此,荆州也差点失守,靠着流民兵配合才将将保住。而今北魏屯兵已久,再次南下之时势必军力更强,老将军又怎能保证一定能战胜北魏呢?”
“我,我,”到底武将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谢老将军着急起来,“太后,臣并非此意。”
顾太后挥挥手,收起了方才的疾言厉色,她没让谢老将军说下去,“哀家知道老将军只是维护大长公主心切罢了。说起来,公主联姻不仅是国事,也是家事,哀家身为公主的长嫂,亦是为了公主的婚事操心许久。哀家想着,若父皇和太子在世,为公主挑选驸马,定然考虑的是对方为人如何,而非国家之分。长嫂如母,也同此心。素闻西秦太子品貌非凡,现又欲连齐抗秦,足以证明是贤明之主。各位,论身份论人品才干,谁还能挑出比他更配得上公主的人吗?”
顾太后摄政已久,说起话自有为君者恩威并施的气势。含章听完便知道顾太后是有真才实学的,她先从公说了联姻的必要性,又从私说了这桩婚事是佳偶天成,既达成了自己的目的,又显得是为了公主着想。手段不可谓不高明!
果不其然,顾太后说完后,殿内的御史大夫便道:“太后所言极是,大齐公主自当一国太子才能配得上。”
其他的大臣们也都纷纷称是,他们虽则各有私心,但听了太后的话,便觉得这婚事对公主来说也是上乘之选。如此一来,中立派本就不多的愧疚一下瓦解了,亲顾派更是理直气壮起来。这些臣子有了台阶可下,腰板便也挺得更直了。
顾太后很是满意现在的情况,却未看到小皇帝本就不悦的眼神此时更添了几分怨恨。他哀怨地看着自己的母亲,实在不明白她为何要执意拿姑母来联姻。纵然知道此情此景难以转圜,他还是想做困兽之争,愤然道:“大长公主尊贵之身,若是嫁给西秦太子,岂非要与其他女子同分丈夫,如此怎算得上良配?”
顾太后没想到自己的儿子为了别人当众反驳自己,这激起了她的占有欲和控制欲,更是铁了心要促成联姻之事。她瞥了小皇帝一眼,道:“即便再多女子,不过是过眼云烟而已,皇后终究只有一人。”
顾太后这话虽是说的直白,但也是实情,后宫里所谓如花美眷,都只是开一季的花朵而已。顾太后便不必说了,当年小皇孙继位,她从太子妃直接成为了大齐的皇太后,东宫的那些侧妃便被她做主打发走了。而她的那位姑母,先皇后,更是传奇。先皇后一生没有子嗣却依旧统领后宫,同先帝生同衾死同穴,而那位生育了永安和先太子的贵妃,早已被人遗忘了。
想到此处,含章悄悄用余光打量着永安,却只见她保持着从容得体的笑容,看不出什么异样。含章收回了目光,道:“陛下待大长公主之心天日可鉴。不过此事不必忧虑,太子特命臣相告,他承诺只迎娶公主一人,西秦东宫绝不会再有第二位女主人。”
小皇帝显然没有料到这点,整个人僵硬在那里,脸上似乎也因为无力而扭曲起来。顾太后一时之间也有些诧异,脸上说不清是喜是忧,或者还有一丝不清不楚的嫉妒,她道:“秦太子果然诚心,如此无忧也!”
她用眼神示意顾昆,顾昆心领神会,朗声道:“既然大家已无异议,依臣看,此事便——”
“谁说无异议!”
顾昆的话还未说完便被响彻宫殿的声音打断了。那声音自殿外而来,却如雷入耳。含章回首看去,只见晨光中一个青年阔步而来。他身穿银色盔甲,携带靛蓝长剑,剑眉星目,此时正怒目而视,他对顾昆道:“方才我爹说的话,你是没听见还是没听懂?如何便没异议了?”
“我有异议!”他又看向自己身侧,道:“还有他,他也有异议!”
含章明白过来,这位青年想必是谢老将军的儿子谢宴,虎父无犬子,这位谢小将军性子更是直接刚烈,说起话来丝毫不客气。
那顾昆大权独揽惯了,除了顾太后,其余人谁敢这般对他?一时之间他竟脸上煞白,挂不住面子了。等到顾昆顺着谢宴的目光看到他身侧的玄衣男子时,眼中更是出现了一丝畏惧之色。那些大臣们也是皆惊皆诧,忍不住多看几眼那玄衣男子,仿佛不敢相信他会出现在这里一般,但他们又不敢直视,目光便变得闪烁起来,仿佛初会情郎的女子。
很显然,无论是顾昆还是其他大臣,此时更在意的不是谢宴,而是他身边的那个人。
含章见状,也仔细打量起来,只见他乍一看像是山林中的黑狐,细看之下,眉若寒山,眼若幽火,仿佛积蓄了许多心事,有着火山爆发一般的力量,确实非同寻常。
周侯?
难道这人便是大齐百姓口中的周侯?含章脑海里一下冒出这个人。她原本只当个故事听,却没想到消失七年的人还能再度出现,而且还是以这般话本一样令人震惊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