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亲情的可贵我从不否认,“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我也支持。因为生我、养我、教育我的,正是对我有天大恩惠的父母。这也就是所谓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为人子者理应尽孝。但这并不表示给了我们生命的父母,就有权决定我们未来的生命走向。不错,身为儿女的我们难免犯错,但反之亦然啊。难道就因为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当父辈与儿女间出现了问题,儿女就要处处礼让,尽愚孝了么?
人性自私,但从来只有无私的父母之爱,自私的不孝儿女。这世间又有几个像齐念佛这样正好相反的呢?
历史上,王、治、存、哀、危、亡,是一个谁也逃不开是周期律。齐念佛既不是开疆拓土之王,又无中兴守成之智,能存齐家命脉、守住齐家家业、甘居湛家其后,本是他的最大的能力极限,却偏偏自掘坟墓选择了悲哀的一生。妻子病逝哀已经是注定的了,但他完全可以选择哀而不悲,然而他的侏儒智商和情商在此时发挥了重大作用,自以为是的毁掉了所有一切。中年丧妻哀,老年失女悲!我哀其不幸,但更怒其不争。因为人生难免有喜有悲,但他的哀不能避,悲却是自找的。到如今,被他毁掉的何止是一个琴儿?被他教育出来的齐家的那三子一侄,一个是志大才疏的极品水货,一个是表面我见犹怜实则包藏祸心的小腹黑,一个是表面唯唯诺诺实则暗藏心机的备胎男,一个是骄横跋扈却往往被当枪使而不自知的小白痴。他们全部是齐念佛教育失败的产物,拥有那样的后代齐家能不危?立一个看似最像自己却还不如自己的继承人,齐家这一脉还能不亡?
齐念佛心心念念的最重要的是他的权力,可他最握不住的还是权力。平衡之术是任何一个有智慧的领导人所必备的手段,齐念佛显然没有。危机来时,齐念佛牺牲琴儿的理由是琴儿的价值最小,而且三对一。如果只是三对一这一个原因,齐念佛多少是可以被原谅的。因为无奈,但他的无奈源自他的无能。价值最小,才是他选择牺牲琴儿的最重要原因。齐念佛那时任齐家掌门至少已经20年了,手中心腹居然只有三子,试问三子成人前,齐念佛手中可有可用之人?做领导做到他这个份上,还有什么好说的?人命关天,琴儿的事情尚未查清就送入刑房,齐入画呢?证据确凿,却只遭软禁。用hahaha123的话说,说什么保全,说到底还是齐念佛自己想打琴儿,17年了,他习惯了。说什么他悔改,道什么会补偿,统统都是屁话。
至于琴儿,是的,她是像她的父亲没错。因为血缘割不断,还因为20年来的耳濡目染。但她不是不恨齐念佛,也不是不恨自己的手足,而是碍着血缘、碍着自己对亲情的渴望而选择了强迫自己选择了不恨。但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当生命中唯一一缕阳光被阻断,当悟透了齐念佛的选择,看穿了齐柳笛等人的内心,对这样的亲人她哪里还会存有对亲情的渴望。渴望仍是渴望的,但却不是来自他们。她情愿面对偶尔会犯错的组员,宽容出卖自己的某灵,与他们携手共建一个新“家”,一个没有血缘羁绊,却更有人味,更有亲情味的“家”。琴儿不去面对齐家不是因为渴望齐家,而是太恶心齐家而想离开齐家。楚轻烟是她心中永远的痛,这是她的心结,但齐家在齐念佛出现的那一刻,琴儿的反应就已经说明了她的态度,属于齐念佛的那部分心结也逐渐被解开。“齐掌门”不是爸爸,自己早已经不姓齐,不是齐家人。虽不能冥府改姓,也抹不去那段记忆,但如果有机会,琴儿的选择只会是一碗“孟婆汤”。这不是逃避,而是必须遗忘,因为那段记忆,实在是没有存在的必要。家贫而其乐融融才是她需要的,她渴望的东西齐家没有。宽恕是人生最大的美德,琴儿可以原谅齐念佛对自己的伤害,真的可以,但原因不是因为相逢一笑泯恩仇,而是因为不在乎,彻彻底底的不在乎。亲情,早就注定是琴儿一生永远的遗憾。这一世,她的人生注定是缺角的。少了亲情是圆圈虽不百分百圆,却也有类似地球这样椭圆的完美弧线。谁又能说,地球这样的椭圆一定没有标准圆好看呢?断臂的维纳斯不正是因缺憾而美么?如果说齐念佛是高处不胜寒,那么琴儿就是月有阴晴圆缺,此事自古难全,何必非求亲情圆满?重生即使重返人间,也只是活在当下,把握既有,这才是智者所为!而所谓原谅,不过是琴儿这一生最好笑的一个玩笑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