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进宫 ...

  •   鸡鸣三声以后,李衔烛已经穿戴整齐走出房间,江聿带着去宫里递帖子的人站在门口:“贵妃娘娘说今日身体不适,二皇子读书也忙,所以将军不必入宫觐见。”
      又对着李衔烛小声汇报:“昨天韦侍郎又去了一趟谢府,之后好像向宫中递了什么消息。”
      同一时刻,月辰宫派去传旨的月辰宫大太监何公公和李府派去传话的人几乎是同一时间到了刚刚醒来的谢府。谢夫人对贵妃娘娘邀请她携子入宫共进午膳一事稍作犹豫,但到底没有拒绝,只说幼子身体不好需要准备妥当入宫。
      何公公似乎也早有预料,接了赏银正准备离开,忽而只见小厮在谢夫人耳畔低声耳语,而谢夫人瞬间变了脸色。何公公循着谢夫人的目光看去,正看见门口站着贵妃胞弟李将军的府内管家李敬。
      谢如筠在清醒时做的这个决定堪称胆大妄为,瞬间打乱了几方人的布局,在月辰宫刚刚起来的李璇光听到汇报,几乎控制不住这几天维持的温柔形象:“谢如兰在阿烛那儿?他们俩是怎么到一起去的?想办法让谢如兰立马回去,不要让官家知道!”
      李衔烛可是谢如筠死后代表皇帝收回军权的人,他跟谢家哪怕有一点私交,皇帝的猜疑就会让他的官途无法走下去。
      不过谢如兰在李衔烛那里留宿,这件事早一天或者晚一天发生都可以,因为如果他们今天要做的事情成了,那李衔烛即使跟谢家有私交也不打紧。但是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以裴奕清的性格说不准就让李衔烛跟着一起进宫,那么……
      “李将军是您的弟弟,他即使进宫也不会阻碍您。”她身边的女官秋赜试图进行劝说,但李璇光挥袖就打碎了桌上的茶杯,厉声道:“一定要拦下来。”
      她这个弟弟的性格她再清楚不过,但要她放弃今天的计划,她仍然觉得不甘心。
      而始作俑者却仍然四平八稳地睡着,直到谢夫人带人登门他也没有醒。
      这个荒谬的决定带来的惊疑与恐慌让谢夫人再好的脾气也显出几分冷淡,见到李衔烛时只能维持基本的礼貌:“昨夜承蒙李将军照顾小儿,多有叨扰得罪,我这就带他回去。”
      谢夫人是四品诰命,与李衔烛品级相当,本来不需要过多的恭敬。李衔烛只是笑道:“谢公子半夜在路边,本将军实在担心就让他来我府上住了一晚,不是什么大事。谢夫人请坐,李敬上茶。”
      实在担心就应该送回谢府,哪有带来自己府上的。谢夫人听过他不知礼数的名声,却没想到能如此荒唐,因此也没有坐下:“上茶就不必了,谢如兰大病未愈,请将军体谅,允许我的婢女进去。”
      李衔烛看了一眼她身后的春分一行人,笑吟吟道:“当然可以,春分姑娘带人进去伺候吧。不过夫人这么急,是怕进宫迟了么?”
      这话一出,他看见谢夫人先是一愣,随后原本冷硬的神色略微缓和,变得有些无奈,好像觉得李衔烛有所误会,试图向他解释。
      “娘娘今早传我和阿兰进宫在宫中用午膳,具体是什么事她没有详细说。所以我才忙着接他回去。将军放心,我会让他们手脚麻利些的。”
      “那倒是不打紧,慢慢来。”李衔烛还安抚了一句,也在主位一侧落座。他眉眼深邃,棱角锋利,长期在战场上说一不二让他的一举一动随性中又带着压迫感,明明白白告诉谢夫人,他扣下谢如兰一定是有某种目的。
      他慢悠悠地回忆道:“我是宣政元年来的京城,第一次去做客的是薛府吧?我还记得我当时不慎掉进水池闹了笑话。”
      不知道他是否有意拖延进宫的时间,但谢夫人还算从容地应对,附和道:“将军那时还小呢。”
      李衔烛:“幸好韦侍郎和家姐是旧识,当时很照顾我。我听说他和宣和将军也曾是好友,如今又对谢二公子颇为关心,不禁想起从前了。”
      这样说既能试探谢夫人知不知情,又不至于暴露李璇光可能生出的其他心思。果然,谢夫人似乎认为他是在担心谢府与自己作对:“韦侍郎确实是个念旧情的人。”
      谢夫人还想说什么,但目光越过他看到从内室出来的人,一下子站了起来:“阿兰。”
      李衔烛也跟着站起来往后看。谢如筠看起来像是一副没睡醒的模样,唇色苍白、神态怏怏地靠着门框,长发落在颈间少许。
      谢夫人忍着担心,语速也快了不少:“多谢将军照顾,小儿已经叨扰太久,我这就带他回去了。”
      “夫人。”
      “娘。”
      二人齐齐开口。不过谢如兰鲜少主动叫他,所以谢夫人暂时顾不得礼貌,只接连询问道:“怎么了,春分,少爷睡得怎么样,醒后有没有头晕?
      谢如筠看了李衔烛一眼不说话,李衔烛只好当个无礼之人:“谢二公子既已穿戴好,刚好我也要进宫,坐将军府的马车去吧。”
      谢夫人心下焦急担忧,他又如此没眼色地插嘴,语气难免生硬起来:“再次多谢将军,阿兰这身子颇为挑剔,谢府的马车已经在外等候……”
      “召公公到了。”李敬在一边通报道。
      李衔烛看向门口,却没有迎上前,这个位置刚好让谢夫人无法越过他走向谢如兰身边。
      召承允转过影壁,见人都站在堂上,也不介意,露出一个逼真的欣喜表情来:“谢夫人和谢二公子也在压,正好一起进宫去吧,皇上说许久不见李将军,请您与谢家一同赴宴呢。”
      他是裴奕清出生以来就侍奉在侧的太监,面上即使笑纹纵横,众人却心知肚明:皇帝派他来是观察现任西北驻将和前任驻将的家属有没有交往过密的。
      “臣正好也想念官家,劳烦公公跑这一趟了。”李衔烛说着,上前一步。
      谢如筠因为靠着门框,位置离站着的李衔烛很近。说不清是不是下意识地反应,李衔烛刚一抬腿,他就伸手勾住了李衔烛的袖子。
      召承允近身侍奉皇帝许多年,皇帝对他的态度绝不像对待一个下人,甚至还隐隐有些敬重,据说是因为这召承允其实是一等一的武学高手,每一名刺客踏进皇宫,还未有所动作就会被他察觉并诛杀。
      李衔烛下意识地闪避动作顿住,任由谢如筠拉住了衣袖。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他感觉召承允的表情有细微的变化,召承允旋即哑声开口道:“咱家方才见到谢府的马车已经停在门口,各位这就走吧?”
      谢夫人张了张嘴,说不出什么拒绝的话。
      李衔烛倒是犹豫了一下,又往前走了一步,感觉到袖子上的力量绷紧到一定程度,而后骤然松开,像过度绷紧后断掉的弓弦。
      前面召承允已经走过影壁,李衔烛一下子转过身,警告性地虚点了一下谢如筠的手臂。
      谢如筠站在阶上,神情好像还是平时的懵懂,却又看不真切。
      -
      到宫中时还不到饭点。
      不同于半个月前,御花园里各色的花已经开成一片,月辰宫则是宛如御花园的缩版,浓郁的花香从四面压过来,将人牢牢地包裹起来。
      宸贵妃站在桥的尽头,身着九行五彩青质摇翟纹褕翟,衬得肤白唇红,神色冷淡。
      原本她准备了一副笑颜与好听话,但看到路尽头走过来的人,她实在高兴不起来。
      李衔烛却没有半分自觉,几步跨过院中廊桥,对着宸贵妃笑容灿烂:“阿姐,怎么这副表情,见到我不高兴?”
      谢夫人和谢如兰已经上了廊桥,按理说宸贵妃该去迎接。但她的全副心神已经被李衔烛夺去,一时竟没有招呼客人。秋赜引谢夫人去侧厅入座时,她目光一转不转地盯着李衔烛。
      “你疯了?”
      李衔烛回头对谢夫人没多少歉意地一笑:“夫人稍坐,我和阿姐说几句。”
      宸贵妃的跋扈人尽皆知,所以谢夫人即使受到了冷遇也脸色未变。李衔烛退开一步,仍然笑吟吟,只是放低了声音:“你跟谁情深?别太荒谬。”
      李璇光好像没料到他知道了似地一愣,随后听得荒谬二字,又生出几分被冒犯的戾气:“谁在你耳边嚼舌根子?我以为你这么大了应该有点判断能力。”
      “我要对你说的正是这句。”李衔烛上前一步。他身材挺阔,与宸贵妃高高的发髻齐平,垂眸看她,“你知道芳淑仪之前是京城第一才女吗?你知道在她之前的一位才女是谁?是现在的韦夫人陆颖,你以为分什么情深情浅?”
      没读过几天书一直是李璇光的痛楚,李衔烛这番话无疑像一具重锤击打在她的胸口。
      她人永远是血脉与环境的综合所造就,而她已离开李衔烛十一年了。只有残存的血脉直觉在引她听取,去看李衔烛撕开的事实。
      “皇上驾到——”
      太监的唱喏好像来自遥远的地方李璇光用涂着鲜红豆蔻的指甲点在李衔烛的肩胛骨,轻声说:“那就别妨碍我。”
      华美的贵妃服饰,长长的衣摆扫过李衔烛的靴面,李璇光向偏厅走去。
      谢夫人刚端起茶盏,扭头看向月辰宫门。
      谢如筠好像终于清醒过来,专注地盯着桌布的纹路研究。
      李衔烛将憋在胸膛地一口气长长地舒出来。
      所有人各怀心思,却都不约而同地期待着皇帝的反应。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3章 进宫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