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水神战人龙 ...
-
“枯魂岛?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一个低沉的声音问道。
一桌几人先是一惊,而后一同看向说话的人。只见西北方向不起眼的地方坐着一个少年模样的商人。衣着倒是光鲜,但却不似本地富户打扮。众人你看我我看你,一脸的疑惑。
张掌柜看向旁边的马员外道:“马员外,此人与你相交?”
马员外一脸疑惑的达道:““张掌柜,此人不是一路跟你有说有笑,进的酒肆吗?我还以为是你的朋友呢。”
张掌柜赶忙说道:“我也是看他和赵老板寒暄了几句,才和他胡说了那么几句啊。”
几人你问我我问你,在坐五位商人,竞没有一人认识这位同桌吃酒的少年,众人皆惊。
少年略显慌张的起身,深鞠一躬,道:“几位老板,在下名叫丛簪,南唐人士。前几日从南方运了一船茶叶,到此贩卖,赚了一笔小钱。这几日便要返回南唐,想着偌大的商船,不能空着回去,便想采一些皮货,回南方贩卖。正巧路遇几位老板,见衣着华丽,想来定是当地富商,便想着借酒局做点生意,没想到遇见这一幕,我这么一个外地人,人生地不熟,还请几位老板指点一二啊。”
张掌柜见少年甚是坦诚,赶忙比划让丛簪落座,小声说道:“你这少年,也甚是胆大。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你就敢稀里糊涂往里混?”
马员外赶忙对张掌柜使了使眼色,示意张掌柜不要多嘴,张掌柜知是自己言语有失,便不再说话。
丛簪见张掌柜欲言又止,便知其中利害。赶忙从袍中取出一枚玉佩递给张掌柜。并再次深鞠一躬,道:“还请张掌柜为晚辈指点迷津。”
张掌柜接过玉佩仔细观瞧,只见此玉通体碧绿,润泽无比,面上雕刻着一对鲤鱼,寓意年年有余。拿在手上,只觉手心传来阵阵暖流。张掌柜有些爱不释手,不禁脱口而出:“好玉,好玉呀。”
丛簪一旁说道:“此玉乃晚辈家传,已有近三百年历史。今日特赠予前辈,只求前辈能给我指条明路。”
众人盯着张掌柜手中美玉,都有些垂涎三尺。张掌柜嘴里推脱着:“这可使不得。”可手上却始终不肯撒手。
丛簪见缝插针道:“此玉与前辈有缘,还望前辈一定笑纳。”
张掌柜又推脱几番,却还是一脸不情愿的将玉揣进怀里。并小声的对从簪说出了枯魂岛与酒肆的秘密。
此时,外面的雨是越下越大,几个粗布麻衣的伙计将萧云错五花大绑的捆着,抬上了一架马车。萧云错趴在马车的车斗上,雨点越来越密,不停的拍打在他的侧脸。
此时一个伙计对另一个说道:“唉,崔三儿,你看看他的眼睛刚才是不是眨了一下。”
崔三儿一巴掌拍在那个伙计的脸上在吼道:“喝多了吧,送了多少趟了,有哪个眼睛还能眨眼的?那可是五魂散啊,哪天让老板娘给你灌点,看你睁不睁开眼。”
驾车的伙计不耐烦了,催促道:“你俩干啥呢?还不赶紧上车,这鬼天气,早送完早回去。”二人着急忙慌的跳上了车。马车在漂泊大雨中向前行驶着。萧云错独自在马车后斗上,露出一丝诡异的微笑。
酒肆内张掌柜低声地向丛簪讲述了枯魂岛的一些传闻和酒肆的门道。
原来从青泥蒲码头出海,行驶约30海里,有一片海域叫做锁龙湾。
相传在上古时期,渤海出现了一只海妖,身长数丈,龙头人身蛇尾,性情暴虐残忍,经常在海中兴风作浪,老百姓为其取名人龙。
人龙每到初秋,庄稼成熟的季节,便会在海上掀起滔天巨浪,淹没周边的村户和庄稼,使得辛苦劳作一年的农户颗粒无收,甚至无家可归。当地百姓苦不堪言,时常组织年轻壮汉,出海擒妖,却都是有去无回。渐渐的便没人再敢与之对抗。人们纷纷离开家园,择地而居。
水神共工得知此事,大怒,只身前往渤海降妖,双方鏖战一日一夜,直斗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最终人龙战败,被水神共工封印在渤海海底。封印的那片海域,便得名锁龙湾。水神共工在此战中也身受重伤,三魂中的地魂被打散,落在锁龙湾附近海面上,形成一座岛屿,后人起名枯魂岛。
此战过后,青泥蒲的百姓们过上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太平日子。直到近些年,锁龙湾又不太平了。
这几年,世道混乱,战争频发,来往海上的船只越来越多,有商船,战船,渔民捕鱼的船。走到锁龙湾附近,都会听到海底发出的阵阵轰鸣之声。随之海上便会出现巨雾,船只大部分都会被巨雾蒙蔽,在枯魂岛附近触礁搁浅。
为求活命,船上的人都会选择登岛,寻找物资,然而登岛之人却无一能够生还,只有极个别的留在船上的人能够活着等到救援。
回来后便将此事四处宣扬,人们都被吓得大惊失色,魂飞魄散。于是,出海的人再也没有人敢从锁龙湾附近经过。
丛簪听完大惊失色,赶忙追问道:“那枯魂岛上,究竟有什么?以至于登岛之人无一生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