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奶奶 ...
-
A爱人的邮件
你说我偏执?
是不是认为我把世事看的太坏了,凡事只往阴暗面想?
如果你是这么想的?那么,我就再告诉你几件奶奶的事情吧。
奶奶今年已经98岁了,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缠小足,走路一颠一颠的,常年一身浅蓝色的对襟长褂,典型的封建妇女形象。
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的扎根在她的脑海里。
尤其是她在四十一岁时,年纪轻轻的就守了寡,性格极为孤僻,乖张。对孩子拥有着一种极为强烈的占有欲,仇视儿媳,认为是儿媳夺走了儿子们对她的敬爱,所以就经常极尽挑拨之能事,在儿子们面前说一些儿媳们的坏话。
改革开放后,伯父做了一点小生意,挣了钱,在伯母的极力串弄下,很是坚决,决绝的离开了老家,在一个很远的城市里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
相比之下,父亲是一个尽职尽责的乖顺儿子,虽然也做了生意,挣了钱,但却从没生出过搬离老家的念头。
如今,正以年近七十的高龄全心全意的服侍着奶奶。这也算是奶奶对儿子们的溺爱所积累下的一项功德回报吧。
奶奶对男孩的偏爱是很明显的,对伯父家的儿子,很少有大声呵斥的时候,对我们姊妹俩,却从不假以辞色,一向没给过什么好脸色看。
我在家看护妹妹的时候,大伯家的那个大我三个月的堂哥经常来我们后院陪我们玩。对于这一点,奶奶倒是没怎么反对过。
不过,她经常单独的把堂哥喊到前院去。每一次,堂哥都要好大一会儿才会回来。
一开始,我并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事情。
后来,次数多了,我便问堂哥:“奶奶叫你做什么去了?”
堂哥说奶奶给了他一些什么什么好吃的。有时候是一只苹果,有时候是几块饼干。
这些东西,在现在孩子的眼里,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是,不要忘了,我讲述的是七十年代的事情,那时候,除了可以提供人们保证温饱的食物外,所有的一切都是奢侈品。很多很多农家的孩子,也许连饼干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
所有可以归纳为零食类的东西,对当时的小孩子来说,诱惑力都是巨大的。
每一次,奶奶都会叮嘱他,不要给我说。
堂哥那时候毕竟还是小孩。虽然一开始也曾经对我守口如瓶,但是这秘密还是没有维持多久就被我知道了。
从那时候起,我就开始恨奶奶。恨她对我们不一样的待遇。
同样都是一家人的骨血,为什么差别会有这么大。
点点,你知道吗?那时候,我多么希望自己也是一个男孩啊,
如果我是一个男孩,那些少见的,轻易并不可以吃上的零食,也会有我一份啊。
可是。。。。。可是我从来没从奶奶那儿得到过哪怕一块饼干或者是半个苹果。
对于这些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的奢侈品,奶奶是不会舍得浪费在我们这些被她称为“赔钱货”的孙女口中的。
我把这些事情学给了妈妈,妈妈只有流泪的份。
因为奶奶的挑唆,妈妈没少在爸爸面前受气,为了这一点点的口福,她是绝不肯为此惹是生非的,只有劝我:长大后好好上学,将来自己能够挣钱了,就买好多好多的零食,当着奶奶的面吃,气死她。让她看看,女孩子也有有本事的一天。
我上学以后,一直刻苦努力,争强好胜,无论在那个学期,成绩从来都没低于过班级前五名。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此。
不吃她那口馒头要挣这口气。
后来的结果证明,我的努力没有白费。在几个堂兄妹中,我是唯一的一个依靠考学进城上班的人。
这也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吧。
对我,总算是一个安慰。
至于奶奶,我已经好久没有见过她了。
我想:闲来无事,回忆往事的时候,她也许会为往日的做法后悔了吧?
如今,我已经三十多岁了,但我却未曾原谅过她。
她对我当年幼小的心灵,造成的伤害实在是太大了。
B点点的回复
我想:
你奶奶应该后悔了吧?
你也不要太固执了。
原谅她吧。
她那样对你,并不是她一个人的错。
当时的世俗环境,造就了那么一代人。
相比之下,我们要比老辈的好多了。
现在的社会,妇女地位不是已经提高了吗?
封建社会的妇女,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能有多大的见识呢?
有空回去看看老人家。
当初的往事,就让他随风散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