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贤良主母(17) ...
-
齐云街。
三三两两的妇人手拎着篮子,说说笑笑,结伴朝一个方向走去。
这些人里头,有花白头发的老妇,也有年轻力壮的媳妇们,这伙人结了伴,嘴上不闲,脚下更是生了风一般,走得飞快。
“说是街尾的那秦家绒线铺子,关张了以后又重开了,还能领鸡蛋,是不是真的呀?”
“咦?不是说领外洋国来的新绒线的吗?怎么是鸡蛋?嗯,不过鸡蛋也挺好的就是了。”
“我怎么听我隔壁娘子说,是两个都能领啊!”
“诶,不管那么多了。反正不就是多走两步?”
“就是,这白来的干啥不要?”
“那可不,就是白给的砒霜都是香甜的呢!”
妇人们发出了一串爽朗欢快的笑声。
待走到街尾时,果然就瞧见那秦家的绒线铺子,粉刷一新,已是大门敞开。
只在门口,就围了不少看客。
更有好些个妇人们,拎着篮子,笑哈哈地出来进去的。
来到门口的妇人们登时加快了脚步。
可还没跨进门,就被门口的人给拦下了。
“这位大嫂,本店今日搞回馈邻里活动,只要进店,哪怕什么都不买,只要听听我们店里外洋绒线的事儿,还能记个大概,那单人最少都能领两个鸡蛋。”
“要是记得牢靠,那还能领到一两新绒线当奖品哩!”
妇人们听了心里越发的火热。
“知道了知道了!我们这不是就正要进去呢么?”
“大嫂,是这样的,我们这店里地方也不大,一时最多只能进十二个人。等这十二个人出来,外头才能再进人,不然地方小人又多,挤着挨着的,那可不成啊!”
已经走到了大门前的妇人听到这话,忍不住伸长了脖子朝里头看。
果然,这店里头,已是聚齐了十一个妇人,一个瘦小个男子。
这些人都舒服地坐在小凳子上头,听店里一个女掌柜模样的,滔滔不绝地说着什么。
也不晓得那女掌柜说了什么有趣的话,就听着这些人几乎是齐齐发出一声欢呼。
然后就见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婶子站了起来,喜滋滋地就上前去。
只不过跟那女掌柜对答了几句,女掌柜就笑眯眯地大声宣布。
“这位阿婆,答对了一道题,可以领两个鸡蛋!”
那老妇人笑得眉眼都挤着看不见了,喜滋滋地领了两个鸡蛋,小心翼翼地放到了自己的篮子里。
店里的人们瞧了固然心喜,而还没进店的妇人们就越发的心痒手痒。
“啊!瞧!那不是前街的胡六婆么?”
“这是真的领到了鸡蛋了呀!”
“胡六婆这人也真是!路过我家门前都不说叫一声的!”
不然没准这会儿她就早领上了!
“领到了是不是就要出来了?那我就是不是就能进了?”
然而虽然伙计说了的确是里头出来一个人,外头就能进一个。
可那胡六婆,领到了鸡蛋却并不肯走,而是抱着她那个大篮子,又坐了回去,看旁人与掌柜问答,显然这一伙十二个人不走,胡六婆也不打算走的了。
等在门外的众人心急火燎。
“哎呀!如此磨叽,当真是急死人!”
“这一次只能进十二个人,等轮到咱们,怕不是快到天黑哟!”
“就知道这好处不是那么好拿的!”
“那三婶你着急不如就先回罢。”
“回什么回!今日还定要领到这鸡蛋不可!”
等了约摸一柱香的工夫,那十二个人这才个个满脸带笑地走出了铺子。
有那相熟的就赶紧问,“领到了什么?快给我瞧上一瞧!”
“啊!这就是那外洋来的绒线?果然摸起来不一般呢!”
“这二两绒线,还有四个鸡蛋,是真的白给的吗?”
这十二个人,有的就不爱答话,抱着自己的篮子,低头小步,飞快地冲出人群,仿佛慢了半步就会被人将她的战利品抢走一般。
但也有洋洋得意,昂首挺胸,大嗓门地说着自己的机灵的。
“我那不是正在院子里洗衣裳么,眼瞅着那余婆子鬼祟地往这边跑,我就知道肯定有好处!不然那余婆子也不会腿脚那般利索!果然,来了一听说这好事,我就赶紧跟着她们一道进来了!我刚好排第十二个哩!”
“是真的白给的,我这不是答对了三道题么,所以得了两个鸡蛋,二两绒线!”
“这绒线当真稀奇,跟往日咱们用的不同,又厚实又暖和,织成围巾帽儿,或是手捂子和坎肩,那可不是又暖和又贴身?”
“哎呀,围巾就跟富贵人家太太身上披的帛有些像,只是短小一些嘛。就这么宽,这么长,围在脖子上,那能不暖和么?”
“就刚刚跑走的那个年轻媳妇子,看着有点眼生,也不晓得是谁家的新媳妇……倒是运道极好,竟是答对了六道题哩!”
一时半会儿还轮不到他们进去的妇人们,都发出惊呼。
“竟是六道!”
“那岂不是奖品更多?”
“谁说不是呢!那年轻小媳妇,不光有鸡蛋,还有半斤绒线,一套外洋绒线做的小鞋小帽子,虽是给不满两岁的小娃子穿的,可看着又暖和又精细可爱!我都恨不得上手去抢啊!”
健谈的妇人比手划脚,向众人形容着那新奇物件,满脸艳羡。
“我家老五,也不过才虚岁三岁,估计也是能用得上的!”
店门外热闹喧天,店门内,刚进来的十二人更是瞪大了眼睛,听着女掌柜激情四射的宣扬。
“各位姐姐妹妹们,你们猜猜,这外洋的绒线是怎么制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