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8、功德 ...

  •   “大师”身前,李氏与和尚恭敬行礼“大师,我家爷想做个水陆道场的功德”
      又要做法事,我无聊的望着屋顶翻白眼,做法事若真有效用,萧衍也就不会饿死了。

      水陆道场,又叫水陆法会,其全名为“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翻译成白话,便是“普渡一切四圣六凡,佛、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在内的水陆空三界众生,使之离苦得乐,趣入佛道”
      法会不只名儿响,排场也很大。法会会期八天七夜,分设七个坛场。除了常规的大坛(礼拜梁皇宝忏、施放焰口、斋天、放生等)及华严坛、净土坛、法华坛、药师坛、诸经坛六大坛场讽诵各种大乘经典,专修各经典法门外,法会还有最为殊胜的内坛,其主法者将依靠观想与四圣六凡交流,所以又有结界,发符悬幡,请上堂,供上堂,告赦,授幽冥戒,供下堂,圆满供,圆满香,送圣等一系列仪轨。而编修这些仪轨的人,便是梁武帝萧衍。

      梁武帝修制水陆仪文的因缘是一场梦。有一天梁武帝在龙榻间梦到一位神僧来访,这位神僧告诉他说:“在六道四生里不断轮回的众生,辗转生死,受无量苦,却又求出无门。陛下贵为九五之尊,拥有无上的权利与方便,何不作水陆大斋,普度水陆间一切含灵有情的众生呢?”
      醒来之后,武帝思量梦境并询问朝内群臣的看法,群臣间没有人能明白梦境的含意。这时候国师宝志禅师劝武帝广寻群经,并认为定以缘由含蕴其中。武帝即于法华殿迎请《大藏经》,早晚和宝志禅师一同批览群经。待阅及“阿难遇面燃鬼王”的典故后,总算恍然大悟,便依《无量威德自在光明如来陀罗尼》施食法为核心,花了三年制成水陆仪文。
      当时粱武帝制成水陆仪文后,在宫廷内严建道场,于佛前不点灯烛,手捧仪文,向佛前发愿:“若此水陆仪文能资助六道,广度有情,道理契合圣凡,愿我礼拜后,灯烛不燃自明;若此水陆结构仪式未详,无所利益众生,则灯火晦暗如初。”
      祝愿之后,武帝开始在佛前执礼。第一拜拜下,顷刻间灯烛自然通明,光耀大殿;第二拜拜下,宫殿微微震动,显示安祥;第三拜拜下,天空飘下香花,预示祥瑞。武帝因此得大信心,于是在二月十五日,于今天大陆的镇江金山寺,命僧佑律师亲宣其文,举行了史上第一次水陆法会,当时利益群品,感应的事迹很多,从此水陆就在中国流传开来。(这一段,为网上流传的佛教《水陆法会》的介绍,末学贴过来与大家随喜)

      斋戒,修庙,舍身,编经的萧衍一见达摩便迫不接急待地询问“我做了这些事情有多少功德?”
      达摩答曰“无功德。”
      萧衍问“何为无功德?”
      达摩曰“此但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
      萧衍问“如何是真功德?”
      达摩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萧衍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 达摩曰“廓然无圣。”
      萧衍问“对朕者谁?”
      达摩曰“不识。”
      刚愎的萧衍解不了达摩的机锋,便求教于师父志公禅师。志公听后对萧衍说“达摩是观音菩萨乘愿再来,他的开示便是传佛心印啊。”,至此萧衍方恍然,便再来寻达摩,而此时达摩已离了鸡鸣寺北上。
      萧衍追达摩至江边,达摩随手折一枝芦苇,掷于江中,脚踏芦苇,悠然渡江而去,这就是著名的“一苇渡江”的故事。

      如今的胤禛,也是这般的“惟慕有为佛事”,竟使银子于这“直指人心”禅宗和尚与他祈福,不想,这“明心见性”的和尚竟也应了,脸色甚欢的与胤禛进言“四贝勒放心,小寺乃千年古刹,别说一千零八十人的水陆道场,即便十万八千僧尼的大佛事,史上也曾有过”
      “贝勒爷,别不信,小寺这观音堂后,尚有一九层佛塔,庄严肃穆,便是当年佛事的见证”

      (阿难与鬼王
      一天,阿难在树林间修学禅定时,忽然看见一位只剩皮包骨,满脸火焰熊熊燃烧,痛苦非常的鬼王,来到阿难的面前。
      阿难问他:“你是谁?为什么出现在这里?”
      鬼王回答:“我叫面燃,特地来跟你说,你三天以后,也将堕落饿鬼道上,受到和我一样遭遇。”
      “有什么办法能够避免这样的果报?”阿难担心害怕地请教鬼王。
      “如果你可以在明天布施百千个饿鬼及百千个婆罗门仙,各施一斛饮食,并供食三宝,仗此功德,即获增寿。”
      阿难知道以后,内心惊恐不已,忙向佛陀禀报。
      阿难在万分惊恐之下求救于佛陀,佛陀教阿难:“《陀罗尼施食法》,使加持过的食物成为法供,可以上奉佛、法、僧三宝;平等下施饿鬼等众生,食物经观想修法后,由少量观为无量无边,施食给所有鬼众,消除众鬼的痛苦,令他们舍去鬼身,生于天上。” )
      (六祖关于梁武帝这段功德的解释:
      公曰:‘弟子闻达摩初化梁武帝,帝问云:“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达摩言:“实无功德。”弟子未达此理,愿和尚为说。’师曰:‘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8章 功德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