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端午 ...

  •   (康熙三十九年 1700年五月初四)
      五月初四,端午节前一天,忽有人来请我到上房。我不知何事,赶紧换了衣裳,出了院子。
      嗬,今儿人来的齐全,一个福晋,一个侧福晋,两个庶福晋,四个格格,八个胤禛过了明路的女人汇聚一堂不算,硕大的庭院更是黑压压立满了上下各等奴才。
      四阎王福晋居中而坐,我赶紧请安,待福晋冲我点头后,便退到耿氏旁边。偷眼观望院堂肃静,气氛紧张,即便爱笑的李氏也是一脸严肃,与我原先设想的发红包气氛相距甚远。

      “高禄”
      “到”
      “高寿”
      “到”
      …
      高福在院子里拿着册子点名,待人齐后,便进来回说人到齐了。胤禛点了点头,高福便又到院子里训话。我见是家常事务,与我没啥干系,便也就眼观鼻鼻观口的盘算自己院里的那点儿事。
      罚跪过后的夏花夏柳对我与四阎王一般殷勤,很得四阎王的欢心。为今之计,还是要将春花尽快送走,再就是徐嬷嬷,金嬷嬷。所以这个月的月例便交孙嬷嬷管。哎,两个婆子怕是更不好安抚。

      “主子饶命啊”突如其来的惨号着实唬到我了,浑身激灵中我忽然发现院子里不知何时架起了翻滚的油锅,火舌舔着锅底,两个人死命的摇着扇子。这是要炸人啊,我目瞪口呆的瞧着,再没有了思想和行动。

      醒来后,我便不能合眼,一合眼就是满眼的火星和翻腾的油锅。只好直着眼睛,瞪着帐子顶,听由太医与我切脉。

      “回贝勒爷,庶福晋这是受了惊吓,待奴才开些镇静安神的药,但睡两天也就好了” 太医恭敬的与胤禛回话。
      胤禛点头“既这么说,就照方抓药吧”
      不过一个时辰,药便送来了。夏柳扶我坐起,夏花端碗喂药,胤禛背手瞧了片刻,便没了耐烦,只吩咐一声“你们好生瞧着她,若有事,来书房报我”便甩袖走了。
      昏沉中,我开始做梦,但凡胤禛是口沸滚冒烟的油锅,那我便是锅里搅和的铁铲,任他油滚火热,我自闲庭信步,宠辱不惊。

      “主子”模糊中听到夏花的声音,脸颊随即几点温热。
      “主子”夏花的呼唤着实情深意切,我有待答应,却发现自己张不开嘴,进而更发现自己连眼皮也不能抬动。
      难不成我又死了?
      不是,我在心里做自我否定。上一次的死亡我还记忆犹新,虽说也是不能动,但我能看见小李子,能听到她声音,且除此之外,世间再无其它音响。而现在,我不只能听见夏花的声音,还能听到窗户外的鸟叫蝉鸣,更能感受到自己的无能为力,下半身的冷湿,还有床铺间的异味。
      药,夏花还在与我灌药,再未想到,这丫头竟是如此歹毒。

      “夏花,你主子怎么样了?”
      听声辩位,胤禛立的位置是房门口。
      “越发不好了”夏花的声音充满了悲伤“今儿竟连药,也不能进了”
      这是自然,没见老娘这儿拼命紧脖子呢。老娘是不在乎生死,但不代表老娘愿意这般窝囊死在你手。

      “贝勒爷”夏花一阵风似的追了出去,悲戚的声音催人落泪“贝勒爷,您再与主子换个医生,换个医生”
      夏花的声音渐低渐微,然后便是夏柳的惊呼“夏花姐姐,夏花姐姐”
      “高福,传太医”这是胤禛的声音

      “徐姐姐”孙嬷嬷过来辞行“夏格格院子缺人手,福晋使我过去”
      “恭喜孙嬷嬷了”徐嬷嬷难得如此尖刻“夏格格刚得了院子,想必人手缺得厉害,若还有其他人愿意去,就一起吧,省得一天一个的麻烦”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不过一夜,我这院儿便只剩下我与陪嫁过来的丫头嬷嬷。

      “春花,主子的药来了”徐嬷嬷进房来了。
      “哎,别,别倒”徐嬷嬷的声音高了起来“春花,这怎么把主子的药给倒了?”
      咣当,碗撞托盘的声音。
      “依我说,是药三分毒,能不吃还是不吃的好。主子不过是受了些惊吓,以前,遇到这样的事儿,不过一两贴药便好。偏这贝勒府成天灌药,灌成现在这个模样儿”
      “对对”金嬷嬷帮腔“主子,这是吓掉了魂儿。老话里都说,娘叫儿能叫一千里。今儿夜里,我来坐夜”

      “绮罗啊,绮罗啊,乖乖,不怕噢”夜半无人时刻,金嬷嬷的喊叫犹显凄凉。
      “金嬷嬷”春花不客气地打断“您能不能叫点好听的?难听死了”
      “丫头片子,不懂就别插嘴”金嬷嬷瞪眼“我两个儿子,小时候惊得比这还厉害,便都是这般叫回魂的”
      瞪眼,是的,我瞧到了金嬷嬷的混浊眼白,还有话语间嘴角迸出的唾沫。呵呵,一天没吃药,我便能睁眼,或许,夏花与我的也只是些麻药。

      (康熙三十九年 1700年六月十五)
      冷清院落,我见天披头散发的坐在槐树下发呆,白天听蝉鸣看蚂蚁打架,夜晚数星星听他人喧嚣。寂寥盛夏,金嬷嬷管厨房,徐嬷嬷负责浆洗,春花捏着针线照看我。
      平淡生活,徐嬷嬷金嬷嬷年岁大了,也就算了,只是真正可惜了春花的大好年华。

      (康熙三十九年 1700年七月十五)
      七月十五鬼节,早晚天凉了,春花与往年一样收拾碎布打面糊糊糨子做鞋。千层底,黑绸面,春花哼着我以前随口乱唱的曲子给鞋滚边。
      “山仍依旧,水还悠悠?伯牙可好,子期可安?
      紫色的记忆旋转在天际云间,无色的灵魂游弋在沧海桑田。
      绿水潺潺,高山回音,余韵袅袅,荡气回肠。
      头顶白云,席地而坐,十指轻舞、慢拢、留转。
      青山拥抱着你,流水润泽着他,风儿抚摩着我,
      躲开红尘的喧哗,吟唱着至真至纯的美意深情!
      飘逸的抚琴人,
      弹奏着宁静淡泊、风流儒雅的神韵,
      唱和着乐山乐水、恬静洒脱的灵性。
      优美绝伦的旋律回荡在秀山丽水之间,
      穿过时光隧道,奏响在人间和天堂。

      奏着动容,听着幽咽。
      千金易得,知音难求。
      羡慕伯牙,仙遇子期解琴音;
      痛怜伯牙,悲失子期断琴弦。
      乐为知己者奏。知音去矣,琴留何用?
      心事赋琴,弦断有谁听?
      琴碎。音绝。

      满腔热泪,仰天长啸,心血喷涌洒落残琴断弦;
      心的碎片,化成朵朵白云,飘浮在茫茫天宇……
      青山依旧,绿水长流!

      千古名曲还在唱响,仍在咏叹,音韵铮铮。
      但是,谁能诠释
      “知音”二字
      “知音”何解,“知音”焉在
      问君知否,
      问天地知否,
      问山水知否?”
      没有青山绿水,我有蓝天白云,没有桐琴玉弦,我有春花歌喉。人生至此,也算如意。

      “乒乒”突然而来的打门声打断了春花的浅唱低吟,徐嬷嬷丢下手里的鞋底立了起来“主子,我瞧瞧去”。不一会儿,徐嬷嬷抱着东西回来了“主子,是高福,送七月月例过来”
      自打我病后,春花徐嬷嬷金嬷嬷再没去过上房,自然也没领月例。府里高福管帐,每到清账的时候,便与我送来。糟心的是好心没好报,每每徐嬷嬷拉着脸接东西,只冰冷一句“有劳高爷了”,连院门也迈不进。送来的东西也没人收拾,胡乱的堆在西厢房,落灰鼠咬随便。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7章 端午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