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0、致良知 ...

  •   “你了解荀子吗?”星宇问道。
      “以前上学时了解过,他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一位代表人物。”顾澄宇说道。
      “荀子是一位我非常喜欢的思想家。”星宇说道。
      “那你可以和我讲讲吗?”
      星宇点了点头,说道:“荀子在《天论》中写道:‘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他把阴阳风雨等潜移默化的机能叫做神,把自然界中的万物万象叫做天。
      荀子认为,天为自然,没有意识、理性、情感、善恶好恶之心。同时,他又认为,天并非神秘莫测、变幻不定,而是有自己不变的规律。这一规律是可以预测的,有着自然的必然性,它不依赖于人间的好恶而发生变化。故而‘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自然之道既然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我们就可以去认识它,了解其中的规律。在荀子看来,与其迷信天的权威,等待天的恩赐。不如发挥人在自然面前的主观能动性,去主动认识天道,从而与自然更好地相处。这就是‘制天命而用之’。
      值得一提的是,上天虽然没有善恶好恶之心,但是自然之道的发展规律对万物有着极大的善意。就这样,人类与万物在自然中默默生长着。
      人虽生于自然,受到自然规律的约束,人的意志与情感却可以超脱于自然。荀子认为,自然界和人类各有自己的职分。‘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载人,不能治人。’治乱吉凶,在人而不在天。故而‘天有其时,地有其才,人有其治。’”
      顾澄宇在一旁安静地听着。
      星宇忽然叹了口气,接着说道:“在那样一个时代,人们对很多自然现象的形成并不了解。他并没有像同时期大多数人一样盲目去崇拜这种‘未知的力量’,而是看成正常的自然现象。这样的想法放到今天也同样适用。我们把日月星辰看作宇宙中存在的正常现象,把日月星辰潜在的机能和运行规律看成是‘神技’。再来看荀子的天道观,足以称得上伟大。”
      顾澄宇很认同星宇所言,接着说道:“我对荀子的了解还有他提出的‘性恶论’。你是如何看待这样的观点的?”
      星宇说道:“我们要去了解一个人的思想,是要结合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一起来看待的。当时的儒家学派主流观点是‘性善论’,即人性本善。人在社会环境中,有好利之心,喜欢美色与财物。有口舌耳目之欲,喜欢美味的食物,听美好的音乐,看美好的风景。喜欢和别人作比较,容易产生嫉妒憎恨的心理。由此而来的言行,会与礼法相冲突。荀子的观点是‘人生而有欲’,其自然表现为‘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这是人天生就有的自然生物本能和心理本能。”
      “那你是认同‘性恶论’吗?”顾澄宇问道。
      星宇摇了摇头说道:“非也。人生来就喜欢吃美味的食物。若是想吃又吃不到,而是通过一些社会环境许可的方式获取,但是这样的方式又不符合道德要求与礼仪规范。那么,人喜欢吃美味的食物这件事是恶的,还是这样的获取方式是恶的。再者。一个人若是吃不饱饭,再吃不到东西就会饿死。然后就去抢夺其他人的食物。这样的行为算是恶的吗?”
      顾澄宇在思考着星宇说的话。
      星宇接着说道:“我认为荀子的‘性恶论’指的并非是人性本恶。而是人的自然本性中有很多与社会环境、制度与礼法相冲突的地方。所以,荀子特别强调后天的学习。他的总论点是,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正是在这一点上,人在宇宙中具有和天、地同等的重要性。”
      “那他为什么要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样的观点呢?”顾澄宇问道。
      “我想他提出这样的观点主要是对当时主流观点‘性善论’的反对,想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人性中自然的一面。”星宇说道。
      “哦。”顾澄宇应了一声。
      星宇突然笑了下说道:“谈起这些倒是让我想起一个人。”
      “谁啊?”
      星宇停下了脚步,看着前方说道:“王阳明。”
      顾澄宇对王阳明的思想是了解一些的,耳熟能详的便是“致良知”与“知行合一”。
      星宇接着说道:“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知和行本质上是一个东西。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在我看来,他提出这个观点是在强调认知的重要,意在表明真真正正的知道便自然会有所行动。这个观点并不是王阳明的主要思想内涵。和荀子一样,他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主要是对‘程朱理学’中‘知先行后’这一观点的反对。其实,这两个观点都是在强调认知的重要性。区别在于,‘知先行后’指的是先去认知再去行动,把认知和行为分开。而‘知行合一’把认知和行为合到一处,行为的践行归结于认知上,更加凸显认知的价值和作用。”
      “那你更倾向于哪种观点呢?”顾澄宇问道。
      “认识来源于实践。行为对我们的认知有很大的影响。”星宇说道。
      顾澄宇接着问道:“那你可以讲一讲‘致良知’吗?”
      星宇点了点头说道:“‘致良知’是王阳明思想中的核心观点。他说:‘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这里的天理,包含了人的自然天性,更包含了万事万物之理。致良知即致天理,致指的是达致的意思。‘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发见,是乃明德之本体,而即所谓良知者也。’天理本身,包含着天然的对万物的善意。简单纯粹的人,能够感应到天理中的至善,这是产生美好品德的根源,而这就是所谓的有良知的人。‘良知即是易,其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良知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直在运动变化着。但良知能在任何情况下让我们做出至善的选择,就像太阳一样,可以一直指引我们走向正确的方向。”
      “良知即天理,天理至善,包含了万事万物之理。万事万物之理,应该很复杂吧?”顾澄宇问道。
      “这个确实很难。《传习录》中有言:‘吾教人致良知,在格物上用功,却是有根本的学问。’‘格物’是致良知的唯一途径。‘格物’指的是研究万事万物之理,‘格’是研究的意思。格尽万物,才能穷尽天理,这是一门苦功夫。这一点,和荀子的‘劝学’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格尽万物并非精通万物之理。一般而言,观其大略知其要义即可。重要的是探究事物原理中的共通之处,找寻万物之间的联系,求同存异,融会贯通,找到可以让万物共同生长和发展的道路。”星宇说道。
      “王阳明曾留下四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你对这四句是如何理解的?”顾澄宇问道。
      “我们的自然天性是没有善恶之分的,善恶之分在于我们意念的活动。通过研究万事万物之理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知善必为善,知恶必去恶,这就是所谓的良知。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不假外求。良知的心,即是仁德的心,心中贯通,人心至灵,万物皆备于我矣。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效法于大地,大地效法于天上星辰,星辰效法于道,道效法于自然之力。这自然之力生长在每个人的心中,便是心中的良知,也是昭明的天理。”星宇说道。
      和星宇的谈话,让顾澄宇获益匪浅。两人又聊了一会,便回去休息了。
      顾澄宇躺在床上,整个晚上,都在想着“致良知”,或者是“格物致良知”。
      接下来的几天,两人又到其他地方游玩,顺便去考察古建筑。两人去了有“清凉圣境”之称的陵川。陵川的王莽岭与棋子山给顾澄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王莽岭地处黄土高原与中州平原断裂带最险要处,为典型的嶂石岩地貌,是南太行的最高峰。这里绝壁耸立,沟谷深邃。由于太行山在此形成的断裂地质带,造成了惊世骇俗的险峰深壑。又因其险峰幻叠,云海浩瀚,瞬息万变被称之为“云山幻影”。山之东崖,俗称天柱关,由高低错落的56个山峰组成。大者,峰顶可跑马,小者状如笔尖耸立。相传新朝王莽追刘秀到此安营扎寨,故得此名。
      棋子山位于陵川东北部。山势平缓,山上松树成林,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山上布满了黑白分明的小石子,圆滑光洁,像围棋子。山石上有巨人的脚印。山间有一岩洞,可容数人,在岩洞的墙壁上,隐约可见有围棋的水纹痕。相传,殷商沦亡后,箕子避难于此,并在这里发明了围棋,与仙人对弈,故此山又名谋棋山。周朝建立后,周武王曾向箕子访道于此。
      两人在返回大学的途中,去了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始建于周宣王时期,明洪武三年扩建,较为完好地保留了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保留了较为完整的古代县城格局。平遥古城以南大街为主轴线,以街心的市楼为至高点,城隍、衙署择高处而立,一东一西,对称分布。
      平遥古城的交通脉络由纵横交错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整座城市非常周正,街道横竖交织,街巷排列有致。市楼位于城市中央,明清街位于南北中轴线上。古城建筑分为两部分:城隍庙居左,县衙居右,文庙居左,关帝庙居右。道教清虚观居左,佛教寺院居右。平遥也被称作“龟城”,南门是头,北门是尾,东西四座城门为四条腿,城内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仿佛龟背上的花纹,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八卦。
      平遥古城中民居建筑布局严谨,轴线明确,左右对称。精巧的木雕、砖雕和石雕配以浓重乡土气息的剪纸窗花,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平遥古城中文物古迹保存甚多。其中有始建于西周,扩建于明洪武三年,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城墙。有始建于北汉天会七年现存珍贵的木结构建筑万佛殿。殿内的五代彩塑堪称珍品。有始建于北齐武平二年,存有宋元明清彩塑的双林寺等古建筑。同时,平遥古城是古代民居建筑的荟萃中心之一。
      两人出来大概一周的时间,便回到了星月楼。林嘉音今天刚好也回来了。三人都想放松一下,约好了明天一块出去玩。星宇则在星卡上顺便叫上了墨莺时。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