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一幕 ...
-
周三的清晨,全息屏上播着早间新闻,主持人的声音与街道上那些嘈杂声转了个圈,像那些打成死结的线,混杂在一起,不清不楚。看新闻的兴致被嘈杂赶走,列车迟迟不肯来,手边也没有能够打发时间的玩意,于是眼睛跟着风一块飘,只当是熬过这段无聊。
广告牌琳琅满目,路边又撑起一家咖啡厅,老板似乎忘记他的店刚刚倒闭,脸上堆着笑,专注于手头的活。列车姗姗来迟,却不是自己要搭的那辆,嘈杂人声被列车带走些许,早间新闻便灌进耳朵,前言不搭后语,到最后只知道某个军官立了战功,一如既往。
今天的军官是个耳生的,我瞥了一眼全息屏,维克托.布莱恩的字眼旁边还贴心的附上照片,十分平庸的长相,放在人堆中眨眼间就找不到,唯一出彩的就是眉毛,狭长中带着似新月般的弧度,就像在诠释主人的性格,严厉中夹杂温柔。对于这些官场上的风风云云我并未有什么兴趣,也就不能帮助自己熬过等待列车的时间,于是眼睛一飘,我便跟着全息屏左下角的表一块“数数”。
“1,2,3,4,…..55,56,57…..”
“打扰一下小姐,您知道留声书店怎么走吗?”
留声书店?只卖纸质书的那家?
只差一点就能数完一分钟,但突如其来的对话打断最后三个数字,稍稍思考的愣神使那秒针飞出老远让我再怎么也跟不上,于是只得回头,那刚刚在心底评价过的眉毛便映在眼睛里。我只道这世间真小,刚刚在荧幕上瞧见的人转头便能遇见,上过新闻的军官见我回头就顺势坐在我身边,只等我回答。执行科的工装,板正的发型,以及那似会言语的眉毛,不同于照片上的模样,这对眉毛要更加温和,招着手向每个人问好,堪堪打量几眼我便收回目光,简单思索下就从嘴里吐出几个字:
“维克托军官,留声书店周三不开张。”
会言语的眉毛上扬,将尴尬诠释的完美,军官将嘴角扯起个弧度,挠着头向我解释:
“原谅我小姐,出差一个月就把什么事都忘了,不过您居然认识我,这还真是不小的缘分。”直白的语言透露出主人一根筋的性子,我心道这军官真是粗心的要命,前脚刚上过新闻后脚就忘了自己的身份。列车进站伴随播报声将那早间新闻又盖了过去,我清清嗓子,道:
“您的功绩很大,全厄提留斯都认识您;如果要去留声书店,坐473号列车,496号明天停运。”
一口气把该说的都说完,那军官嘴角弧度扯得更高,道谢的话跟着列车的轰鸣一同灌进耳朵里,我点了点头权当告别,然后便起身登上列车。
列车靠站的时间今日要长些,我向那站台望去,那军官身旁多了个小孩,穿着第一中学的校服,手中还提着书包,应当是要去上学。他笑着向那军官比划,兴奋的要命,那军官也笑,眉毛弯了个圆弧,整个五官都洋溢着长辈对孩子的亲切。那兴高采烈的孩子的眉眼与军官如出一撤,但添了些许灵动在里面,我便知道这两人是父子。这时候站台向后行驶,于是新的一天由这早间插曲起头,随时间一同转动开始。
办公桌对面是几个窃窃私语的同事,为首的那个从公文包中掏出一本书,期间她左顾右盼,生怕别人将那书拿了去。书很薄,却有精致的装潢以及书封,接着其他几人捂着嘴发出惊呼,应当是激动过了头,其中一个甚至做作地用手搭在额头上装晕,另一个稍显清醒,他语无伦次询问书的主人,声音因兴奋而顾不得压低音量,对话也就一字不落地灌入我的耳中。
“全国限量10000本的《赞美军官》!你上哪搞到的?”
崇拜使人扯高气扬,书的主人也不例外,在享受仰慕的同时嘴里吐出“后台”两个字,随后将手指搭在唇上,发出“嘘”的一声,故弄玄虚。
《赞美军官》?我翻找着记忆,最后也只想起是本讽刺小说,作者的名字被遗忘在角落,怎么也记不起,我对书籍的兴趣仅仅只在艺术史和散文上,小说是从不触碰的领域。记不住不在意的事再平常不过,留声书店的告示却突然从记忆角落跳出来,《赞美军官》用红色的字体标在开头,这才想起周末经过那家“特殊”的书店时随便看了一眼,许是红色太过醒目,只一眼就记了下来。意识到自己又在为没意义的事乱想,端起手边的咖啡杯将快要见底的咖啡全部灌入肚中,苦涩而又回甘的味道刺激飘散的意识回笼,拍拍脸便又回到干瘪无味的工作中。
但令自己没想到的是,心里那默念几千遍的对《赞美军官》的不在乎全部化为乌有,六点的时针摆正的后一秒就拔腿往留声书店跑。更令自己没想到的是无比信任的记忆力也出现了差错,早上才提醒过“红”军官留声书店周三不开张,结果傍晚就将自己说过的话抛之脑后。此刻与书店告示大眼瞪小眼的自己怨谁都没用,但总不能让自己真的白来一趟,于是细细地读起那告示上花花绿绿的文字。
本周三书店整改上新!全国限量发售10000本的《赞美军官》,附赠作者雨泽川亲签!《悲从中来》上架,新书上架五折起!……
怪不得那同事说自己有后台,《赞美军官》还没上架她就能搞到,自己工作的地方还真是卧虎藏龙。腹诽完那些“各显神通”的同事,眼睛与大脑继续配合阅读着告示上的文字。没想到还有《赞美军官》的简介,心想这作者还真是受欢迎,又是全国限量又是疯狂宣传,他的同行一定把他嫉妒的要命。于是抱着有些戏谑的意思又将那简介读了读。
雨泽川的短篇讽刺小说,小说讲述一位为国做出贡献的军官被大家所歌颂,却因一个“有心”的误会而在一夜之间被所有人唾弃,直到军官死去,误会解除,大家又开始赞美这位“伟大”的军官。
简介很短,扫视几眼就能读完,清晨那个直率军官的孩子的身影又浮现在眼前。那孩子应该会喜欢,这没头没尾的想法从脑海里冒出来,此刻我有些想要嘲笑自己,明明连名字都不知道,仅仅是单方面的观察就已经开始思考对方的喜好。想到这只为自己的多管闲事撇了撇嘴,日光渐落,双腿迈动踏上回家路途,于是一天就这么过去。
星期四的早间新闻照常播出,今天早晨的云镶了一层金边,层层叠叠,黄色与白色交织,像一幅油画。好看的景色能使人心情舒畅,于是死板的新闻也鲜活起来,微风将新鲜的空气轻轻灌入鼻中,我心道今天应该不错。不过好心情并不能打发时间,只得又跟着秒针一同走,期望时间能在这与秒针的飞行中过快点,同时又想着下次出门一定要推迟些。
“1,2,3,4……55,56,57……”
“小姐,又见面了。”
熟悉的声音跟着风一同飘进耳朵,一分钟同样只差三个数字,于是跟昨日一同般无奈转头,那会言语的眉毛便映射进瞳孔,我心中再次感叹世界的渺小,全城认识的名人又一次让我遇见。军官坐在我身边,那眉毛微微下撇,将主人的难为情展示出来,随后又稍微皱起,他在纠结什么,我边观察边想着,不过军官没有让纠结持续太久,他开口道:
“小姐,现在高中的孩子们都喜欢看什么书?”
出乎意料的问题,不过想了想又觉得情理之中,军官的地位与父亲的责任并不冲突,昨天那孩子的身影与《赞美军官》的简介随着问题浮上眼前,与在书店时的想法问题碰撞,稍加些谨慎的思考处理,问题的答案便呼之欲出。这么想着,我将《赞美军官》推荐出去。
“高中生应该会喜欢讽刺类的,清新脱俗,《赞美军官》就不错,留声书店今天上架,早点赶过去或许能抢到。”
眉毛毫不掩饰的上扬,惊喜向我诉说,与道谢一同来的是473号列车,于是军官与眉毛挥手示意告别,为跟昨日如出一辙的插曲画上结束的音符。
一曲结束一曲开始,上班的列车紧跟其后,整理好有些发皱的外套,便上了列车开始如往常一般的一天
站在科长办公室门前的自己心里有些疑惑,虽然情报科平时没什么波澜,但被上司单独叫到办公室还是不免会生出些猜忌,但除了猜忌,心脏明显的异常更让我犹豫要不要迈出那一步,但盯着地板绞手显然不是个逃避的好方法,长舒一口气后还是伸手敲响那扇门。
“叩叩”
“请进。”
推门、迈步、立定,几个动作一气呵成,站在办公桌前喊声“科长好”就不再言语,疯狂跳动的心脏昭示着谈话的不平凡。尽量忽视心脏的“提醒”,我抬眸看向科长,静等下一步动作。
“情报科职员游槿,从明日起你将转入执行科并列入执行科科长麾下的侦查部队,其他转职手续人事部会为你办理,工资会于今日傍晚六点前以两倍转入你的账户,明天记得去执行科1号区32楼105室报道,还有其他问题吗?”
毫不拖泥带水的通知将大脑打了个措手不及,跳动的心脏似乎得到开关使得浑身沸腾,我感到本能的紧张,只得分门别类将信息一一处理以达到冷静的目的,桌前的科长似乎也不急于让我答复,她低头继续处理手头工作。信息处理好问题就会提出,平凡渺小的情报处理员转变成游走四处的执行科侦察兵,不需要什么提醒就能明白背后的用意,血液叫嚣着告诉我潜意识中的兴奋,但理智尚在,滚烫的血转为轻飘飘的三个字来维持刚冷静下来的大脑:
“为什么?”
科长拿着笔的手略微顿了一下,我知道这答复出乎她的意料。那略微停顿的手将笔转了一个圈,她勾起嘴角轻笑一声,随即那双黑色的眸直直撞进我的眼,探究,我的眼睛告诉我这样的信息,我并不知科长眼中的我是什么样,她也没有给我思考的时间,平静的声音组成了两个音节:
“任务。”
两个音节不轻不重,足够信息分析处理,视线带回数据板上的信息,“监视执行科长”的信息让残缺的字句汇成完整的文章,清晨没由来的兴奋便得到了解释,叫嚣的本能提醒我不喜欢平静的事实,刺激的事情能得到更多的信息分析,知晓一切让我上瘾。但理智告诉自己得时刻保持谨慎,该多嘴时还是得多嘴。
“我以什么理由进行的调职?”
科长仅仅是看了我一眼,她纵容了我的越界,依旧用平静的声音回答:
“德林卡最近有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急需侦察兵,委员会给执行科的解释是情报科有你这样一位侦察能力出色的职员,面试时侦察情报能力A+,是参与这次行动的最佳人选;另外,明天报道会有人接应你,信息传递装置由他交给你。”
“明白。”
语言此刻是一针镇定剂,向科长道别后离开办公室的路上只觉得血液已经冷静,心脏叫嚣着想要获得的刺激就在明天,回笼的理智却告诉自己这不是个好差事,想了这么多,却发现摆在自己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压根就没得选。我又一次将自己放进了疯狂的政治漩涡,这样想着。我将双手敷在脸上,长舒一口气后透过指缝盯着天花板,但白中泛金的穹顶并不会告诉我委员会怀疑执行科的原因,我或许只能有个心理准备,迎接这个惊险重重的未来。
又是一日清晨,透彻的阳光映在树叶上,洒下斑驳的光影,站台边熙熙攘攘,新闻依旧播报,路边咖啡厅堆起纸箱,差运气的老板这一次仍然没有走运,咖啡厅稳赔不赚,于是房东驱赶交不起房租的他,所有的一切都被塞进了纸盒;学生作了伴,阳光告诉他们出游的时间,于是嬉闹着前往日照充足之地,但他们落下一个没有伙伴的家伙,他只虚虚跟在队尾,显然对风景的兴趣要大过找朋友;我觉得那落单的孩子有些眼熟,那与阳光交融的身影逐渐与那军官的孩子的身影重合,我渐渐升起些不安来,此时的太阳刚爬上天幕,初晨阳光的照耀让我生出些许冷意,今天不是个平静的天。
我盯着自己的脚面,鞋子已经蹭了灰,耳边嘈杂声不减,列车今天依旧没有准点来。我并没有去数秒针走过的时间,只等待着,新闻还在播放,女主持人的声音在耳边飘着,我抬头看向荧幕。
“下面插播一条紧急新闻。”
我又一次与那位军官相遇,只不过他变成了一张皱着眉的照片,那眉毛耷拉着,蓬头垢面,让人感到不适。
“昨日,执行科05号搜查队抓获两名嫌疑人,维克托·布莱恩于昨日早晨9:45在留声书店与自由党党员苏木进行情报交易,出卖联邦机密,经委员会决定,将原执行科01队队长维克托·布莱恩剥去其职务,自由党党员苏木及其直系亲属进行其政治权利剥夺,两人于今日早晨10:30将执行死刑……”
街上安静了下来,但很快又恢复了喧闹,这再平常不过,一家独大的委员会眼里容不得一点渣滓,像是领地意识极强的猫,对每一个踏进地盘的猎物施以残酷的手段。
我看向队尾的那个孩子,他似乎愣住了,直到周围其他孩子的窃窃私语传进耳朵,他才堪堪意识到这悲哀的事情,并微弱的颤抖起来。
那个孩子失去了父亲。
就像戏剧的完美开头,一位军官的死拉开了委员会与执行科明争暗斗的序幕。
天色渐渐暗下来,今天或许要下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