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来的:
“好”字的由来有很多说法,一是指女子抱孩子的场景,表示美好圆满,二是指女子貌美,三是将女和子拆开,子为男子,表示男女亲密相处……现在用以评价事物。
“始”字和“姓”都是母系时代的产物。
始,一切之初。
在金文里面等于(司,掌管)+(女),表示在母系时代,有神奇生育能力的妇女在中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还有另一个版本,金文中等于(台,怀胎)+(女,母),代表家族繁衍渊源的最先之母。并且,古人称天地初开、人类诞生之际为“元”;称代表家族繁衍渊源的太母为“始”。
姓,人之初,女性怀孕之初,用来表示姓。
《说文》对于姓的解释是:“人所生也”,“姓从女,从生。”因此,姬、姜、姚这些最古老的姓都与女性有关。
在母系社会,同一母系的后代不能通婚,为了区别不同的婚姻集团,便有了姓。其中一些主要的姓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随着同姓的不断出现,为了区别家族的地位、出身,才产生了氏,最早明确记载姓氏是从周朝开始的。氏的本义为“支”、“歧”,目的是用来区别子孙的出处,同一姓可以衍分为许多不同的氏。
先秦时期,“姓”、“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妇人称姓,男子称氏”,“因生赐姓,胙土命氏”,“姓别婚姻,氏明贵贱”。姓是氏的源头,氏是姓的分支。
姓起源于女系,氏起源于男系。“姓表血统,氏表职官、表居地、表职业”。
ps:以上资料显示,人创造的文字、制度和思想都有起源,但文字、制度和思想不会一成不变,历史具有创新性。人所遵循的都是人所制造的思想。文字、制度、思想能够证明思想的变迁,如果人被困在过往的文字、制度、思想和历史之中,那么将永远一成不变。
我讨厌我们默认“娘”与柔弱的女性形象捆绑,讨厌它明明代表的是每个人都有的母亲,讨厌它代表的是每个女性都有可能成为的身份,可我们又是这么的恨这个字,并把对这个字背后的恨意用文字制度和思想不停地传下去,没有打破这个历史。于是所有女性憎恨纤柔,所有男性不能纤柔,不管是外在还是内在。
这种恨是旧时代的产物。
觉醒年代过去一百年了,而我们的思想还顺延着很多旧时代的产物,这只是其中之一。鲜少有人察觉到我们的思想还在那些孔教三纲的阴影之中,不利于发展。
“同志仍需努力。”
愿我们的生活是创新发展的,而非一成不变的,更进步美好。愿我们是文字制度思想历史的主人,而非它们的奴隶。
这是我要写《女字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