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7、第 47 章 ...

  •   很快,两刻钟就过去了,张师正翻身上马,大声喝道,“所有人,准备出发!”

      军士们迅速行动起来,上马的上马、列阵的列阵……没花多长时间,便恢复了前进时的阵型。

      张师正满意地收回眼神,再次大喊,“出发!”

      队伍缓缓地往前移动,赵栎的马车外传来胡林的声音,“成国公,我把你的马带过来了,你可要下车骑马?”

      “不用了,”赵栎正挑了一个舒服的姿势靠着,听到胡林的声音,连动也没动弹一下,“你把我让他们跑步的事禀报太后,太后作何反应?”

      “圣人只让我转告他们,任他们自行选择。”胡林答道。

      赵栎皱眉,起身掀开了车帘,“太后没有做其他安排?”

      胡林被吓得往后缩了缩,镇定下来后疑惑摇头,“并无。”

      “啧!”赵栎没好气放下帘子,起身走出马车。

      “成国公改变主意了?”胡林适时地半递出缰绳。

      “我今儿不骑马了。”赵栎侧身避开,抬脚大步往前走。

      越过前方四个皇子的马车,赵栎迅速追上了郑皇后的车架。他正要继续加速,不想却对上郑皇后的脸。

      触及郑皇后的眼神,赵栎疑惑,“太后是在等我?”

      郑皇后比他更疑惑,“不是成国公有事寻我?”

      在赵栎徒步越过赵樾等人的马车时,随行护卫才禀报她,赵栎不是找她,莫非是要去找道君皇帝?

      顶着郑皇后警惕的眼神,赵栎慢下脚步,“嗯,其实这事找你也一样。”

      “成国公请说。”郑皇后略微放松下来。

      赵栎扭头看了一眼,“太后将选择权交给瀛国公他们自己,应该也是期望他们及早参训吧。”

      郑皇后微微摇头,“我可没这想法。只是其他人不说,十九哥定是巴不得早早开始。又有皇帝开封下的圣旨,我若拦着倒是误了他了。”

      “太后有心了。”赵栎略有动容,“那太后便将范医官请来,陪同他们训练吧。”

      “这……”郑皇后疑惑,“此事与范医官有何干系?”

      莫不是赵栎之前下了暗手,此时将范医官调走,就是为了不让道君皇帝得到救治?

      赵栎轻哼,“建安郡王和瀛国公尚未长成,嘉国公和英国公更是身有不足,当然要有医官随侍在侧,以免训练过度,或是伤及身体。”

      “可是官家的伤还未痊愈。”郑皇后仍旧迟疑。

      “他好端端的躺在马车上养着,痊没痊愈有什么关系。”赵栎没好气地打断她,“更何况范医官身边也有药童吧,让他时刻关注着道君不就行了。”

      赵栎都说到这份上了,郑皇后也能确认他没有对赵佶动手的心思,于是点头应道,“成国公说的也是,我这便派人去请范医官。”

      “太后费心了,告辞。”得了准话,赵栎干净利落地转身离开。

      路过跟在马车边慢跑的赵樾四人,赵栎轻飘飘地问声好,便施施然地回到了自己的马车。

      为自己调整到最舒服的位置,赵栎嘴角勾起一抹惬意的笑。来时日夜兼程,昨天跟人斗智斗勇,还憋屈地和赵佶共处一室,现在总算可以微微休息一下了。

      一觉睡醒,太阳已经快落到山脚,队伍也停了下来。扎营的、造饭的,一片热闹景象。

      下了马车,胡林正等候在侧,他伸手指着一顶独立的小帐篷,“成国公,你的营帐已经扎好了,可要进去歇息?”

      “不用了,在马车上窝了这么久,我先四下走走。”赵栎伸了个懒腰,否决了胡林的提议。

      “是。”胡林顺从地应声,一一为赵栎指点营地的布置。

      主帐在何处,随行人员如何安置,士兵又是如何歇息……

      听到一半,赵栎的目光落向其中一顶帐篷。那帐篷比他的略大,与主帐和他的小帐篷皆相邻。

      他好奇地问,“这是谁的帐篷?”

      “是建安郡王和三位国公。”胡林答道。

      马车一起坐,现在帐篷也一起住啊,赵栎挑了挑眉。不过他也理解,就跟坐马车一样,在无法人手一份的时候,其他的安排方式更不合适。

      绕过四人的帐篷,赵栎停下了脚步,“那边住的是谁?又是在闹什么?”

      他所指的地方与主帐隔了一段距离,被将士们的帐篷团团围住,不时响起高亢激烈的吵闹声,和整个营地的热闹而平静格格不入。

      “那边是蔡相和大臣们的住处。”胡林回答了第一个问题,然后召来一个士兵,命他前去打探消息。

      赵栎好奇地问,“童贯也跟他们一起?”

      胡林连连摇头,“当然不是,童贯由张统制亲自负责,看管得可严实。”

      “那我们也过去凑凑热闹吧。”赵栎抬脚往吵闹之处走去。

      随着距离的缩短,入耳的声音也越发清晰,“你们究竟在作甚?!蔡相已年近八旬,因着你们说赶路不便,与人同车、同住蔡相都依了。”

      “但午饭你们就拿难以下咽的干粮来糊弄,如今埋锅造饭却还是只送来些不堪入口之物,你们莫不是有心磋磨、要将我等全都折在路上?!”

      赵栎扭头问胡林,“说话那人是谁?”

      他看到了蔡京,也看到蔡京身边围着几个与他容貌相似的男子,想来全是他的子侄。

      然而蔡家这一大家子站在一旁,明明吵闹的中心是蔡京,也没有任何一人出声为叫嚣之人帮腔。

      侧身看了一眼,胡林答道,“此人是工部尚书张权。”

      “工部尚书?”赵栎挑眉,故意问道,“工部尚书不是应该留在京城?怎跑到这里来了?”

      胡林答,“因他求了一个‘淮南勾当公事’的职位,在道君皇帝东巡之时,一同跟了来。”

      赵栎皱眉,“他既是淮南勾当公事,怎又跟着道君来了镇江?真真是胡闹!”

      因为这只是一个他找的离开京城的借口啊!胡林条件反射地看了赵栎一眼,这么明显的事实成国公居然猜不到?

      不对!胡林闭紧嘴巴后撤了一步,成国公心思难辨,他可不能做了成国公闹事的由头。

      无趣地扫了胡林一眼,赵栎大踏步朝吵闹的中心处走去。原本听胡林嘲讽赵佶修路,赵栎以为他是个胆子大的,结果就这。

      不等赵栎入场,有人抢先迈入了局中,“众位相公,息怒息怒!有事我们慢慢说!慢慢说!”

      声音急促中带着几分讨好,脸上挂着明晃晃的笑容,不是张师正的“军师”李复又是谁?

      怀揣着对李复的几分好奇,赵栎停下脚步,选了一个隐蔽的角落观察全局。

      另一边,张权上下打量李复,面色不甚好看,“你是何人?张师正为何不来?”

      仿佛没有感受到张权的轻蔑,李复脸上的笑容仍旧灿烂,“下官乃张统制麾下偏将李复。张统制正向道君皇帝禀报行军事宜,相公这般着急,我这便命人前往主帐传信。”

      “这就不必了!”张权犹如被踩了尾巴的猫,急促得险些破了音。

      蔡京微微垂下了眼皮,他的儿子们大多同样不动声色,但也有人的脸上露出了几分嫌弃。

      赵栎的眼神忍不住滑过去,不想那人没动静,却是另一人开了口,“为人臣子,当以官家为先,李偏将之言却是有些不妥。”

      赵栎顺势朝他看去,从外形上看,此人年纪当是除蔡京外最长。再看站位,其余几人皆落后于他,但他却又与蔡京相距最远。

      想了想他搜集到的蔡家消息,赵栎猜测说话之人应是蔡京长子却与他反目、受封燕国公拜太保领枢密院事的蔡攸,对了,他还兼任了赵佶的龙德宫副使和东巡行宫使。

      除他之外,站位靠前分立蔡京左右的应是他的四子蔡绦和五子蔡鞗,一个曾代替蔡京主理政事,一个是茂德帝姬的驸马,或许颜值高一点的那个是蔡鞗?

      最后二人不用说,年纪大的是蔡京的三子蔡翛,年纪小的是七子蔡脩。

      这边赵栎还在分辨谁是谁,那边李复已经笑呵呵对上蔡攸,“蔡相公说的是,下官必定谨记,往后再不敢犯。”

      蔡攸顿了一下,也扯出一个笑来,“孺子可教也,甚好,甚好。”

      这回换李复的笑容凝固了,他干笑两声,进入正题,“下官方才远远就听到张相公怒意勃发,不知我胜捷军是何处得罪了相公?”

      “你还好意思问!”张权一下子又支棱起来,指向人群中间一张简陋的小木桌,“你看看他们拿过来的东西!这能当晚膳吗?!”

      赵栎顺着张权的手指看过去,小木桌上放着两个竹篮、几个瓦罐、一把筷子和几叠陶碗。竹篮里装着满满当当的饼子,瓦罐里冒着热气,闻着像是肉汤。

      他扭头看向胡林,“今天他们的晚饭应该没有跟军士们不一样吧?”

      他认得出来,中午吃的干粮就是这个饼子。

      “怎么可能一样?!”胡林惊讶地笑起来,“他们这里炊饼肉汤管够,军士们别说肉汤,一人能捞着半个饼子就不错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下一本《悲催贾赦哭活路》,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呀 贾赦醒悟自己只是书里的一个配角 亲身体验过各种死法 得到的却只有书的前八十回内容 甚至还付出了与女子敦伦的能力作为醒悟的代价 清醒过来的贾赦欲哭无泪 然而失去的已经回不来 贾赦索性破罐子破摔 以哭开道求取生路 第一哭,哭回自己的私产 第二哭,哭回自己的掌家权 第三哭,哭回……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