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8、第 38 章 ...

  •   若隐若现的议论声中,蔡京冷漠地看了一眼郑皇后,心下暗恼,早知道在郑皇后拒绝渡江之时,他就该说服道君对她多加防备,如此她也不会这般轻易地投靠皇帝,还落井下石将他们陷入更为不利的处境。

      散去心中的懊悔,蔡京捋了捋袖子,大义凛然道,“成国公怕是领会错了皇帝的心意。皇帝自幼温和心善,我大宋又素来是和睦四邻的礼仪之邦,‘杀胡令’这等杀伐之语可一点也不符合他的性子。”

      “我还急着护送道君皇帝回京,可没心情跟你争论这些!往后你自己去跟皇帝分说。”赵栎随意地挥挥手,“如今蔡相还是赶紧前去安置吧!”

      蔡京的话头被毫不客气地堵回来,嘴角克制不住地抽动两下,还没来得及出言回击,胡林已经带着人迎了上来,“蔡相公,请随小的往这边走。”

      面对手扶腰刀一脸正气的胡林,又看看他身后已经自动自觉上前将童贯控制起来的两名禁军,蔡京轻轻咬住牙齿。

      “成国公且慢!”张师正蓦然扬声。

      赵栎收起看蔡京笑话的眼神,微微拧眉,“张统制不知有何见教?”

      “末将无礼,方才听成国公安排,是想让胜捷军护送道君皇帝回京。然战场之势瞬息万变,精兵强将更有可能是决胜之关键。末将腆颜,胜捷军不弱于大宋任何一支劲旅。”

      分析完己身的优势,张师正冲着赵栎正色抱拳,“故而请成国公见谅,容末将携众兄弟们先行出发,急行军至种帅麾下,听候差遣。”

      赵栎赞赏地点点头,“你有此心很好。不过也不用急这么一时半刻,毕竟是身娇肉贵的朝官衙内,行军之前至少要给他们半日以作安排。”

      “我们也要急行军回京城?!”蔡京第一个领会到赵栎的话音,此时他的表情彻底绷不住了,声音也是前所未有的高亢。

      “当然。”赵栎理直气壮地点头,“如今正是与金国对战的关键时期,不仅胜捷军关乎此战胜败,众位朝官亦是不可或缺。”

      “我一路晓行夜宿赶到镇江,如今众位以最快的速度赶回京师,也是应该的。”

      蔡京面如菜色,眼神游离,落到赵佶的营帐时,他的双眼亮了一下,急切道,“可是官家……”

      赵栎笑着安抚,“蔡相不用担心,有范医官随身服侍,官家定能安然无恙地返回京师。”

      “更何况,道君皇帝比我们所有人都更加心系北方战局,这急行军之事,正是他下的命令。”

      道君皇帝心系北方战局?下令急行军回京?蔡京张大嘴巴,险些没站稳。赵栎口中真的是自己侍奉了几十年的那个人?

      赵栎欣赏够众人五彩斑斓的表情,重重点头,“时间紧迫,众位还是赶紧做好安排。明日一早,我们就该出发了。”

      惊讶过后,蔡京迅速恢复了平静,面露难色道,“成国公,我等到此本就是得知官家消息,毫无准备地匆匆而来。行宫之中事务繁杂,船只来往更是颇为不便,半日时间怕是太过仓促。”

      “这有什么仓促的?”赵栎不在意地耸肩,一脸正色地扫视四周观望之人,“再仓促还能比得上你们当初从京城逃离?彼时你们能半夜得知消息就跟着道君皇帝一路来到镇江,如今可比当初好多了。”

      他们能说当初逃离之前已经花费许多时间妥善安排吗?哪怕心中万分抗拒,理智也告诉他们不能。

      于是憋得快内伤的大臣们,也只能快速去到自己被安排的地方,再设法联系自己的扈从以作应对。

      将赵佶的支持者们打发干净,赵栎看向郑皇后,“明日胜捷军护送道君皇帝回京,太后若是愿意,可伴着众位国公留守镇江。”

      那群朝臣被怎么折腾赵栎都只有开心的份,但是对于他心存敬意的郑皇后,赵栎就不那么忍心了。

      郑皇后轻笑着摇头,“成国公前脚才劝说我掌控命运,后脚却又让我偏安一隅,我倒不知成国公心里到底是何想法了。”

      “太后也说了是‘劝’,若我劝过之后却自顾带你回京,那可就不是‘劝说’,而是‘逼迫’了。”赵栎回以同样的淡笑,眉眼温和,“如此,太后是决定返回京城?”

      “俗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官家回京,我这个做妻子的,岂有不随行之理。”郑皇后答道。

      赵栎立马爽朗地笑开,“那就太好了。回京途中的各项事宜,便仰仗太后了。”

      这一回从汴京到镇江,彻底唤醒了他被父母找到之前对出行的恶劣记忆。而这次回京人多又复杂,时间还仓促,麻烦事只会更多不会减少。

      如今有了接这烫手山芋的人选,也怪不得赵栎开心。

      “让我安排?”郑皇后微微拧眉。

      赵栎连忙道,“妻者,齐也。太后既是道君之妻,在道君病弱之时,由你替他担上这份责任,正是理所应当。”

      看出郑皇后略有动容,赵栎继续劝,“太后放心,万一有人不听号令,你就让他自去请示道君皇帝。我会一直跟在道君身旁,直到将他安全交到京师的皇帝手上。”

      郑皇后沉吟片刻,坚定地点了下脑袋,“既然如此,此事我就接了。”

      “正该如此。”赵栎兴奋地点点头,立马就给郑皇后加任务,“除开出行之事,还有一事需得请太后出手。”

      “还请成国公直言。”郑皇后问道。

      “太后停留此地许久,想来与此地世家联系不少。”赵栎果然直白,“而出京之时,随行众臣皆带了不少细软家私。如今大战将起,还不知延续到何时,军费可是万万少不得。”

      成国公或者说是皇帝赵桓,还没等到朝臣们回京,就已经开始惦记他们的家产了?!郑皇后惊骇地瞪大了眼。

      正是如此!赵栎不闪不避的眼神告诉郑皇后,她的猜测没有错。

      郑皇后抿了抿唇,想到赵栎要求的急行军,他们怕是连南逃朝臣的命都没看在眼里。

      好半晌,她小心翼翼地开口,“回京之人年高体弱者不少,若与军士们一同急行军,怕是受伤犯病的不会少。不如我多请几位大夫随行?”

      “能多请些大夫、多备点药材自是好的,不过让他们跟军士们一样徒步绝对不行,他们的速度纯纯就是拖累。”

      赵栎心里是不准备让他们好过,但也没想给自己找更多麻烦,“就给他们安排一批马车吧,三五个人坐一辆,还能说说话聊聊天,挺好。”

      虽然这种待遇对每每出行都是前呼后拥的“贵人”们而言不可同日而语,但赵栎好歹没有直接送他们去死,郑皇后顺从地点头,“好,我就这样安排下去。”

      “这只是小事,大事上太后还要请世家们用心。”赵栎看了郑皇后一眼,目光投向北方,悠悠地道,“皇帝让我来镇江,说的是请道君皇帝回京,实则是为北伐做好万全的准备。”

      “要想安心北伐,一者国境之内并无掣肘,二者将士一心,三者后勤齐备。将士的心倒不必担忧,但其余之事,也都要太后与此地世家好好分说分说。”

      贪官手上的财物虽多,但也得将它们换成粮食兵器等等物资方才有用。而开封以及战区早已被金军搜刮过了,后续定是需得南方出力才行。

      再有伐辽之战虎头蛇尾,方腊起义逼得赵桓调兵镇压也是原因之一,前车之鉴不可不防。

      郑皇后迟疑,她是和此地世家有些联系,但这些事情可是涉及到各大家族的根本利益,岂是凭借几句言语就能轻易改弦易张?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哪怕北伐失利,甚至京城失守,莫非此地世家能在道义民心之上胜过皇帝和朝廷?”赵栎说得更加直白,“或者,他们以为,朝廷的败军没办法收拾他们?”

      这话就是搞笑了。郑皇后摇头,只凭道君皇帝带着几千军队来到镇江,便轻轻松松截留军队物资、控制东南,就知道面对朝廷,此地世家成不了什么气候。

      赵栎继续分析,“既然他们承担不了朝廷失败的后果,何不索性全力襄助朝廷北伐?到时论功行赏不说,只看黄河以北大战过后的空缺,岂不全是他们的机会?”

      “当然,要是有那出工不出力,妄图令宋金僵持、自己借机做本地土皇帝的,也无所谓。只要别被我发现,一切都好说,否则咱们就是不死不休了。”

      “毕竟我不止在朝堂上说过,方才也告知了所有人,我受太祖所请前来此界的目的。任何阻扰我完成任务的,全都是我的敌人。”

      威胁!这就是赤裸裸的威胁!避开赵栎眼中的冷光,郑皇后心口发闷,谁敢跟他不死不休啊?利箭入脑都能毫发无损,还有其他法子能伤得到他?那不就只剩下死路一条了!

      再有那朝廷的奖赏和北方的空缺也是相当大的诱惑。哪怕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背井离乡,那把碍自己眼的人赶过去,空出来的不就成了自己的!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8章 第 38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