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府试阅卷2 ...

  •   游怜山以为,秦舒此举,意在用错综复杂的朝局,拖住内阁首辅李经章的精力,让李经章插手不得府试首场的阅卷。

      游怜山是礼部左侍郎,过问不了工部、户部的差事,也没有六科给事中、或御史之流的直谏资格。为不负秦舒的苦心布局,他站在大殿上,生生忍住了上呈奏本的冲动。

      熬到了下朝,游怜山转身就奔宫门而去。

      在他身后,内阁次辅袁至诚正叫住首辅李经章,说,抓紧去内阁值房,继续讨论湖西道修河款的事宜。
      李经章应了声“好”,话音听来无奈。

      时辰紧迫,游怜山急急出了宫门,没回礼部,反正礼部衙门空着,问起来,他也有话可辩。
      他吩咐马车夫,立刻前往家中孩子的老师袁敞府上。在上京,能与他商议此事的贴心人,恐怕也只有袁家。
      却没想到,他在袁府门前碰上长子游乘和刘与之。

      二人站在府门前的梧桐树下,见游怜山到来,游乘忙上来行礼,问道,“父亲来找袁公,可是为了工部尚书秦家?”

      游怜山想了想,“怎么?你俩也担心秦家,找袁公来想办法?”说着,看向一旁的刘与之。

      刘与之拱礼,“世伯,子应不敢像上回似的乱找御史言官,深知袁公智慧超绝,定能拿出权益之策,为秦家解难!这才约介舟一起请教袁公。不知世伯您来,又是为何?”

      游怜山笑道,“不巧,我的确为秦家而来。可朝局上的冲突,你们孩子要少掺和。行了,乖乖的,快回家。”
      他转头敲府门,门房来应,认出是游家大爷,立刻接应他进去,又看着游乘和刘与之,问道:“二位公子不进?”

      不等游乘回答,游怜山替儿子说:“他们有别的事,先不打扰袁公。”

      游乘一听便皱眉,“父亲要安排我何事?”
      游怜山走回来,“确实有一事,需要你赶紧去办的。听说,你前日挑拨了秦九娘子和刘子应的婚事,现下秦九娘子说什么也不肯嫁,已经把秦夫人气得病倒了……若你俩此刻没什么急事,带些药品去秦府探探秦夫人的病?尤其是乘哥儿你,去了之后要虔诚悔过、道歉,无论秦夫人怎么罚你,你都别顶撞!”

      游乘颔首,“儿子明白,这就领着子应同去。”

      提到刘子应,游怜山对刘子应说,“毁了刘秦两家的秦晋之好,此次乘哥儿犯了大错,我在此给子应道歉了,来日,会与夫人去刘府,当面向子应的母亲谢罪。”

      刘与之忙摆手,“世伯不必自责,也不要责怪介舟。子应对秦徐妹妹,并无男女之意,只当妹妹相处,是两方长辈会错意,才强扭瓜藤。介舟前日出面,是帮了子应和秦徐妹妹的大忙。”

      游怜山听言总算明白,但坚持一点,“你们小辈满意,长辈们不满意,说明,乘哥儿没办好此事。”

      游乘立刻道,“父亲教训得是!介舟未顾周全,今日去秦府赔罪,改天再去刘府赔罪。至于子应……我又想了想,觉得他和九妹妹的关系正说不清,此时到秦府,不合适。”

      刘与之重重点头,“对,我去,真不合适。”
      游怜山思忖道,“那就乘哥儿一人去,带上子应的歉意吧。”

      游乘应下,又问:“秦世伯他,没事吧?”

      游怜山一拍脑门,“唉呀!你别啰嗦了,我要来不及了。反正乘哥儿你记住!经此一事,咱家欠了秦家好大的人情。”
      说罢,转身冲入袁府,疾跑而去。

      得知游怜山的来意,袁敞沉默着喝完两杯茶,给游怜山点出一句话,“找言官这事,不可大意,镜水何妨请尊夫人出马,走一趟千家胡同?”

      关键时刻,倒忘了千家胡同的高人,手眼通天的尔惑先生。

      游怜山辞别袁敞,赶紧返回家中,用最短字句向妻子容芝介绍了前因后果。容芝便取出一枚画了庭院的团扇,说是千家胡同刚刚送到的,画上宅子的买主,就是一位工科给事中。

      如此凑巧,一切好像提前预谋好的。
      游怜山跑了老半日,躁热得坐下喝口水,拿起了那团扇,“小芝,这次尔惑答应你什么好处?”
      容芝并不隐瞒,“三百两银子。”

      游怜山惊道,“三百?他出手一直这么豪?”

      二者的合作有十一年了,经容芝买卖的宅子,也不过四五家。容芝粗略回忆,尔惑对她确实很豪,动不动几百两砸给她,眼都不眨一下。
      她有时想起这段奇妙的缘分,时常自问:尔惑拉拢她,拉拢游家几兄弟,到底在背后布局什么,却始终参悟不透。

      “不早分析过?尔惑是皇族,不缺钱,为了他的大业,花点银子,他觉得值得就行,”容芝收起团扇。

      游怜山的手压了上来,“小芝,你怕不怕啊?如果到时,尔惑摘了面具,咱们发现他非太子,那司宁侯府参与皇权内斗,站错了人,岂非要被灭门?”

      容芝当然设想过这种可能,只是,近来预感越来越强烈,“阿怜,十年前你告诉过我,尔惑所行之事,皆是利国利民的义举。也比如,这回的湖西道修河款。再则,去年你还在工部,知道去年就有湖西道的河工向工部讨工钱的吧。”

      游怜山点头,“工部的秦舒想把这事儿闹大,闹翻天,并非他任性,也并非故意帮我们孩子,他要借此机会,一举解决工部和户部的老积弊。”

      容芝为他添茶,“那阿怜再想想,尔惑有秦公、袁公相助,他究竟是不是正统皇族血脉,太子?”

      游怜山啧了一声,“不好说啊。不过朝臣们都知道,太子与皇帝是一条心的。”
      容芝拿起桌上的奏本,起身往屋外走,“尔惑是太子,我有六成把握!我去见工科给事中,交代奏本弹劾之事。你……”

      “我回礼部。带点待签批的公文,进宫去内阁值房找李经章,探探他那边的情况,”游怜山道。

      夫妻二人分头行动,容芝按照尔惑的指点,上门找工科给事中的妻子尹氏,以极低廉的五两银子,把千家胡同的一间宅子卖给尹氏。验房,盖官印,交付买卖契约,前后只用了半个时辰。
      尹氏应是知晓容芝的身份,什么也不多问,将弹劾奏本藏于食盒内,立刻乘马车赶往内城。

      时近午,游怜山已抵达内阁值房外,等着见李经章。
      只见一位太监拉门出来,喊了声“游侍郎”,帮李经章带话,说,把国子监治学的本子送进去就行。

      游怜山笑道,“望公公周知,今岁上京科举出现了好多意外情况,这国子监,作为本朝头等学府,新定了不少规矩,若本官不当面陈明,一会李尚书还是会找本官。”
      太监脖子一梗,“那您的建议是?”

      “烦请公公把李尚书请出来,他一边看本子,本官一边说明,这样便能更快地了结此事,”游怜山道。
      太监说那您等着,没一会,门又开了,换成内阁首辅李经章走出来。

      李经章不住擦着额汗,看似累得不轻。
      游怜山忙上前,搀扶李经章到椅子上坐,尽管关心值房发生了什么,他也不能先开口提。

      “一群废物,”李经章念叨道,端起游怜山倒的茶一口饮尽,便抓起他递上的礼部折子,一页一页往后看,偶尔问起具体,游怜山答得顺畅,却故意放慢了语速。
      喝了三杯茶,李经章才放下折子,捏着眉心道,“公文整体无问题,通知国子监祭酒,务必落到实处,严正上京学风!”

      正说着,值房门又开了。
      游怜山认出是户部郎中,招呼一声,却见那郎中也是一头热汗,问李经章讨一杯茶喝。而后,郎中对李经章拱礼,“首辅大人,刚在里面,下官被逼问得无话可讲了啊!工部的人来势汹汹,我们户部顶不住的。”

      李经章扶着额,哼了声,“就几个河工,让兵马司直接镇压,以妨碍公务罪,打入刑部大牢,不成吗?”

      户部郎中躬身,没接话。
      游怜山摸摸鼻子,将两人的空茶杯都倒满了。

      这时,太监从外面走来,压着嗓子喊道,“李首辅啊!您赶紧拿主意吧!工科给事中弹劾工部秦尚书,长期延误河道修缮……万岁爷那边正发脾气了!”

      游怜山在太监手上看见熟悉的字迹,忙接过来,送到李经章面前。李经章却看也没看,一把就推开,“湖西道怎么如此麻烦?”

      户部郎中道:“其实他们吵着要的修河款,不多,一年五万两而已。”
      李经章抬头看他一眼,“五万不多?你们拿得出?”
      户部郎中摇了摇头。

      李经章长叹一声,“罢了,没钱有没钱的办法,咱接着进去商量。”
      户部郎中紧随其后,回去内阁值房。

      游怜山给留下的太监倒茶,“天热,您歇口气再走。”
      太监便端起了茶杯,目光盯着值房的门。

      值房里正热闹,工部尚书秦舒看了那封弹劾他的折子,冷道,“本官为何拖延款项,皆因户部不给批银子。”
      户部郎中态度也冷,“国库虚空,不是一两年。兵部尚书说西南剿匪,刚拿走了二十万军饷。现下,户部变成了空壳,只有下官这条命,秦尚书要,就拿走吧。”

      秦舒道:“他兵部有自己的预算,没钱也不能占工部的。”
      户部郎中听了,就只一句话,“反正没钱。”

      忽然里面安静了下来。
      隔了会,像是袁至诚的嗓音响起,“户部没钱,咱先解决急钱的来源。李首辅,您看应该如何处理?”

      李经章估计正犯头疼,半晌才道,“袁次辅有何高见?”
      袁至诚道,“袁某还真有一法子,不知在场各位,能否慷慨解囊,为工部凑齐五万两的工程款?”

      “臣子掏腰包,充抵国库?简直闻所未闻,匪夷所思……”
      “并非所有人都像袁次辅家中那么富裕……”
      “某才四品,官俸低,一年拿不到二百两,哪里拿得出五万两啊……”

      一时间议论纷纷,全是反对意见。
      袁至诚道,“袁某知道大家都不容易,可眼下国库没钱,没什么好办法一下变出钱来,对不对?不如,大伙劲儿往一处使,先帮户部、工部过了此关,也能让圣上老人家息怒了。”

      搬出皇帝,无人再敢反抗。
      袁至诚又道,“既是袁某想出的主意,袁某自当作好表率,愿意捐一万两银,以解燃眉之急。”

      此言一出,原本僵持的局面有了松动。

      户部郎中说,愿意捐一千两,接着其他人跟上,五千不嫌多,五百不嫌少。游怜山听得仔细,没等到内阁首辅李经章的嗓音。

      一声脆响,茶杯搁在桌上。
      游怜山听身边的太监说道,“李首辅的夫人是湖西道的富商,这会儿,谁装哑,李首辅也不该装哑。”

      游怜山笑了笑,终于听见里面传来李经章的话音。

      “老夫愿意捐,一……”

      “户部的,快算算!加上大家全部的心意,离五万两,还差多少?”袁至诚打断了李经章。

      户部郎中扒拉算盘,答得干脆,“差二万五千两。”

      袁至诚道:“李首辅,您是最后一位捐赠者,您量力而为吧。”
      李经章没说话。

      户部郎中兴致高昂,“首辅大人,您少不得要捐两万两?剩余五千两,我回去想办法,挪点别的资金,也就把湖西道的修河款凑齐了!”

      李经章迟缓道:“行,我捐,两万两。”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0章 府试阅卷2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已完结,求预收收藏。 《庶子科举宠妻日常》:唐代科举背景,穿书数学老师vs重生和亲公主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