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放假 ...
-
终于熬到了周五放学,容晓也不得不感叹,当学生也不轻松啊,每天的课程很紧密,下课上厕所都是靠冲的,放学吃饭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样就为了排队吃到自己心仪的菜。
容晓随着人流走出校门。
周五放假学生更多,本地学生有人走路有人骑自行车,更是有好几辆公交车在校门口,这都是为了方便镇上的学生回家,阳县县一中中学招生也不是全部都是县城学生,至少有一大部分学生是几个镇下面的,很多家长是为了孩子的学业,想办法把孩子往教育相对好的学校送。
他们阳县这种小县城,每年高三的升学率都是很一般,大部分都是普通本科,可能后世划分的985,2111都很少,更别提国内那几所顶级大学了。
教育资源一般,社会风气不好,在学习这方面还真是靠自觉。
从当下的眼光来看,阳县是个很大很吸引人的地方,至少从她的老家来一趟县城就很不方便。但是以她二十年后的眼光来看,感觉就像是从北上广来到了偏僻小山村,无法想象还有这么发展缓慢的地方,很多地方都还没开发,不像后世,地皮涨价,大多数人都去买楼房了,而现在的话,大概三五万一块八十平方的地皮就可以拿下了。
容晓的姑姑家条件不太好,比她老家还要偏僻,早两三年前就在县城租房了,姑姑生了两个孩子,老大与她同龄,老二就小两岁,姑姑也是为了孩子的教育,一边在厂里打工一边照料两个儿子,但是很可惜,两个儿子也是高中没上完就出来工作了。
不过可能是因为姑爷老家太穷了,老人也都不在了,所以姑姑和姑父努力攒钱在阳县买了一块地皮,又放了好多年才终于在她上大学的那两年把房子建起来。这些都是她出来工作之后,后来慢慢和两个老表有了来往,偶尔提起的。
因为在那之前,她要么上学要么在外地上学,亲戚之间的联系仅限于过年拜年那会,见面都是大人们在那寒暄。
后来聊天才知道,原来每个人过的都不容易啊,只是有些苦咬咬牙就过去了,没有人可以对你施以援手,生活还是要自己扛。
事实也是这样,在她回来之前,姑姑过的很舒心,两个儿子娶了老婆,然后表哥也有点小事业,带着表弟一起挣了一些钱,现在姑姑和姑爷就是在家里颐养天年,照顾孙辈。
姑姑大概也就是这几年买的地皮吧,因为她有这个想法,所以一直在努力存钱赚钱。
不像她爸爸,一个在她眼里很不幸运的男人。她爸爸在别人眼中是个还算厉害的人,当然,这个厉害到底是别人捧着他还是事实那就不用说了。反正这个男人挣了一些钱,他很努力很勤奋,但是他的钱不知花在了哪里,他不是那种喜欢花天酒地的人,但是他从始至终都只有一辆车一套在按揭的楼房。
他也不关心子女,不,也不能说他不关心,在别人看来他只是没有那么有时间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