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二狗那平淡无奇的人生 ...
-
二狗出生在一个不说家徒四壁,但也能够得上一贫如洗的农村家庭。
这一家子人由二狗的爸爸、二狗的妈妈、二狗的姐姐和二狗组成。
如大部分农村家庭一样,二狗家颇为重男轻女,小时候,二狗经常见不到他的姐姐,因为家里太穷,姐姐大部分时间在外婆家生活,二狗对他的姐姐相当的不熟悉,不知道姐姐在哪里上学,不知道姐姐什么时间放学,不知道姐姐平时喜欢做什么,他什么都不知道。
尽管一贫如洗,但二狗的爸爸妈妈依然把二狗带在身边养活,即便如此,二狗的童年也并没感到多少家人的温馨,即使爸爸妈妈已经把他们的所有都给了二狗。
二狗对于他的童年并没有残存多少记忆,比较深刻的有年夜饭吃的清汆丸子、过年时放的爆仗,然后就是爸爸妈妈的争吵、被撕成两半的人民币、与姐姐的争吵、偷拿家里钱被发现的鞭打、在武校里的打架……
说起武校,二狗并没有真正学习过武术,在本来应该上幼儿园的年纪,二狗家的村子里并没有幼儿园,有的,只是一家教习简单武术的学校,二狗就被送到了这样一家武校托管。
二狗记忆中最深刻的是冬天在武校门口等开门,那时天刚蒙蒙亮,还泛着青黑色,因为妈妈要去上班,爸爸常年累月不着家,所以妈妈只能在自己上班的时候就把我放在武校门口。在武校里,二狗会有武术课和文化课,文化课除了语文数学外,居然还有英语,二狗的“apple”和“banana”就是在这里学的,武术课二狗学会了翻跟斗,当然是手支撑地面那种。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了,二狗还上过另外一家隔壁村的幼儿园,那算得上是一家专门托管幼童的幼儿园吧,但二狗在哪里什么都没学到,只记得有一次妈妈送他去托管时,二狗的脚被缠进了自行车后轮里,应该很疼吧,但之后是怎么处理的,二狗也全然不记得了。
其实武校和隔壁村幼儿园的先后顺序,二狗是没有印象的,只是那个印象深刻就先说那个吧。
同村里的同龄人一起,二狗在7岁的时候,去相隔较远的另外一个邻村去上小学,虽然是邻村,但隔了好多地,中间甚至有一座立交桥,二狗的父亲这时已经转了性子,去千里远的外地打工去了,母亲依然忙于厂子里的计件工作,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二狗没人接送,上下学全靠两只脚,好在周边几个村子里的孩子大多也没人接送,二狗和他的小伙伴们就这样每天走着上下学,每天来回两趟,不用刻意锻炼,双腿就健硕有力。
小学时的二狗,学习成绩还算可以,周边几个村子规模不大,同一级入学的人数也少。二狗回想起来,那时候学会的东西,也就是九九乘法口诀和一元二次方程组,语文会背几篇古诗,读过几个故事,英语却是一塌糊涂了,可能也与小学里三门主课只有两个老师有关吧。记得那时候,二狗最喜欢的是语文书,每次新书一发下来,二狗就迫不及待的把语文书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那时二狗最开心的时候了,他最喜欢读故事了,只是家里穷,父母又没什么见识,不会给二狗买书看,他们大概是觉着,读学校里发的教科书就够了吧,不像是有些学校,还要求学生们阅读一定量的经典小说之类的。
二狗是个懒惰的人,这一点他清楚的知道,小学、中学、高中,二狗从来都是假装勤奋,但饶是如此,二狗居然还是考上了省内的一所一本大学,那时候还是有一本、二本之分的,只是二狗没什么主见,选专业的时候挑着一个名字听起来还不错的就选了,从此踏入了所谓的“生化环材”大门。
其实也不能全怪专业,只是这些专业确实不是什么人都能报的,如果你全然不感兴趣,而且在大学里没有人束缚,那你的大学生涯,怕是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在宿舍度过的,往事不堪回首呀。
四年匆匆而过,二狗的大学生涯真可谓是乏善可陈,普普通通的上课,普普通通的参与考研,不知道努力的二狗,当然没考上,错过秋招,春招时的工资待遇真的是一言难尽,离家近的一家化工厂,工资居然不到四千,可谓是一记绝杀。二狗放弃了,选择二战,学校当然是“帮忙”给二狗联系档案托管,以免他拉低就业率。
二狗回家“努力”复习半年,恰逢扩招,二战还真让这小子考上了一所外省的普通一本,还参加了与校外一个名头不小的研究所的联合培养项目。经历了大学一无所成的二狗,已然悔悟,决心在研究生期间奋发图强,只是天不遂人愿,没什么科研经历的二狗,偏偏参加了联合培养,去了研究所之后,偏偏选了个以事业为重的年轻导师,一周七天,六天见不到人,尽管导师表示,有事可以去他公司找他,车费也是可以报销的,但对这个实际上希望学生能自己解决问题导师,二狗确实没抱什么希望了。三年又是匆匆而过,二狗的两个同门也都是联合培养的学生,一个没什么毕业要求,另一个和二狗一样,只要一个专利或文章就可以,理所当然的,二狗与这位同门好友选择弄个专利。
虽然麻烦,但总归是毕业了的二狗,在离所回家待了几天后,就要开启他的新一阶段的人生了,虽然不普通,但现实告诉我们,有时候,普通不是坏事,如果一个人普普通通的过完这一生,那就已经是很大的幸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