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这个时代当兵的是十分受尊重的。而且待遇极好。
赵立言每个月能寄回十五块钱,而且还有各种粮票、肉票、布票。乡下人有地,粮票不怎么用,但是肉票、布票这都是硬通货,一般乡下人是搞不到的。
但是之前没分家,赵立言寄回来的东西都是给赵父赵母收着的,蒋凌烟是碰都碰不到,她身子弱,生完孩子也一直没有下地挣工分,所以她从赵家走的时候,一件东西都没带,也一点存款都没有。
除了身上这件都磨损的差不多的衣服,她兜里是干干净净。
但是谁能想到自己的大儿子竟然跑去把他爹的信直接给拿了回来了呢。
现在已经分家,她把赵立言的信拿过来也是应该的。
蒋凌烟看着跑进来灰头土脸的大儿子,心下软成一片。
大儿子赵与砚长得和他弟没啥相似之处,蒋凌烟估摸着是和他爹长的一样,乱蓬蓬的头发,浓浓的眉毛下面乌溜溜的黑眼珠,看上去又机灵又聪明,皮肤也比他弟黑上不少。
“我去把爹的信提前拿来了,跑了好几里地。”赵与砚像是求奖励一般看着蒋凌烟。
“就你机灵。”蒋凌烟点点他的小鼻子,也递了一个包子过去,“快吃了吧,以后我们就住这里。”
大儿子虽然和小儿子一个时候出生,但是相比较小儿子与山懵懵懂懂的性格,他更机敏,看到香喷喷的白面包子,疑惑的看向了蒋凌烟,说:“娘,咋有大包子?”
蒋凌烟没想到他一个四岁的小不点竟然这么敏锐,只能找借口说:“刚刚朱大娘给的。”
朱大娘平时也经常帮衬她们娘三,这个赵与砚是知道的,但是朱大娘也不像是能给出这个大包子的样子。
这大包子,过年时候都未必能吃的了。
这个时候,赵与山开心的跑过来说:“哥哥,快吃吧,冷了就不好吃啦,我都吃过了。”
蒋凌烟看着大儿子的机灵,心里叹了口气,想着空间里的东西,拿出来还是得小心点,不然就给自己这个大儿子发现不对劲了。
但是她也没多说话,摸摸赵与砚的小脑袋,说:“快吃吧。自家娘给的包子,有什么好想的。”
闻着喷香的包子,赵与砚也没再犹豫,大口大口的啃起来,边啃还边说:“这包子好香啊。”猪油在他说话的时候从嘴角流了出来,蒋凌烟忍俊不禁,帮他擦掉了嘴边的油。
小孩子饭量小,一个大肉包子就吃的饱饱的了,看着赵与砚吃完包子,蒋凌烟把赵立言的信拆开了。
信中就是老样子,粮票、布票,不过这次没寄肉票,寄了几张工业票,工业票可是好东西,城里人都搞不到几张,赵立言能寄回来工业票,看来他在部队肯定是发展的还不错的,蒋凌烟也希望他在部队里好好发展,毕竟他也是她的底气。
随票还有一张二十块和一封短信,信太短了,以至于蒋凌烟看到都感觉有点无力吐槽,信上就四个字,“安好,勿念。”
字写的倒是蛮好看,毕竟赵立言是村里唯一一个去县城里读了高中的,也算是个文化人。
就是这信也了和没写也差不多,蒋凌烟知道这个时代的人都是很含蓄的,有什么感情都不太会表达,何况他们夫妻两个人正在相处的时间也不过一两个月。所以没给她写什么东西也很正常。
就是不知道原主心里到底会不会有失落了,蒋凌烟继承了她的记忆,自然也继承了她的情绪,还是清楚,原主对赵立言确实是有几分情意的。毕竟在原主的至暗时刻救了她,又给了她一个家庭。
因此收到这样的信,多少还是有点难过吧。
不过这个和蒋凌烟没什么关系,她的当务之急不在儿女情长上面。
有了钱和票,蒋凌烟就想着,还是得赶紧要买点东西,家里物资太稀缺,吃的不用管,她吃的东西还多,就是不买东西,也够她们娘三个吃很多年了,就是生活用品要抓紧时间采购,肥皂不用,她空间里有,撕掉外衣,也就看不出来不同了,顶多是比现在市面上流通的要更香、更好用些,这不是什么大事。
缺锅碗瓢盆之类的,就二十块钱,肯定也买不了太齐全,大概能买个七七八八,现在这个年代是不给私下交易的,被查到就是倒买倒卖,但是有些黑市,私下里交易,交易完就走,也不知道对方身份信息,倒是比较方便。
蒋凌烟空间里有些东西,可以去黑市交换一下,估计就能把置办的差不多了。
办这些事要趁早,现在还没到中午,赶去县里一时半会回不来,她要先把两个小萝卜丁安置好,正好邻居朱大娘为人向来热心,平时也照顾过赵与砚和赵与山,交给她蒋凌烟是放心的。
想到这些,她就和两个小萝卜丁说:“娘现在去县里买点东西,叫朱大娘过来找看一下你们,等东西买齐了就回来。”
大哥胆子大些,说:“娘,你放心去吧,我把弟弟就能照顾好了。”
蒋凌烟点点头,又说:“别玩水,饿了就先吃糖。”她在空间里摸出几颗水果糖,一人手心里放了几颗,哥俩看到糖眼睛都放光了,看的蒋凌烟心里头都有点难受。
她心里想,还有很多好吃的,以后肯定不让你们饿肚子。
安顿好哥俩,她就走出了小院子,按着原主的记忆走到朱大娘的家里。
朱大娘早年老伴去世,一个人拉扯大朱家三兄弟,如今三兄弟都成家立业,对她这个娘亲非常的感激,也没有一个不孝顺。虽然已经分家,但是仍然住在一起,蒋凌烟去的时候,朱大娘就正在和她刚怀孕的小儿媳妇一起纳鞋底。
看到蒋凌烟过来,朱大娘赶紧招呼,问:“小山他娘,可有什么要帮忙的。”
蒋凌烟硬要分家这件事在赵家屯是闹的沸沸扬扬的,朱大娘本来心想,“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蒋氏硬要分家,弄得家里头不好看。”是有些不赞成的,但是后来又想自己这些年拉扯几个孩子的不容易,也就对蒋凌烟抱有了几分同情,想着以后还是能帮就帮,毕竟立言不在,娘几个实在难过。
看到蒋凌烟分完家就过来,也存了几分帮助的心思。
“大娘,家里实在什么都没有,我打算去县里采买一点,放他们二兄弟在家实在不放心,你能帮着看看吗?”蒋凌烟说。
“这是什么事儿,你放心,直接把他们两兄弟抱来就行。”朱大娘立马接口。
蒋凌烟冲她笑了一下,感受到她穿越来的第一份热心,说:“他们俩小子也能照顾好自己,就麻烦大娘稍微留意些就行,不用抱过来烦人。”
朱大娘摆摆手:“那也行,你走到县里去,都下市了,叫我家三小子骑车带你一程吧。”
那时候自行车都是少有的大件了,家里有一辆自行车那是非常值得炫耀的事情,朱家小儿子是厂里工人,正经工作,又因为是小儿子被格外偏疼,在朱大娘赞助下才买的,也因为这样,所以娶得小儿媳妇是城里人。
蒋凌烟本身不太好意思让人家搭一程,但是确实路程远,她走过去怕买什么都不赶趟,拿回来也一样不方便,因此思量了一下,也就应下了。对着朱大娘说:“实在感谢大娘。”
朱大娘进屋子把朱小弟喊出来,和他说了蒋凌烟用车的事。
朱小弟挥了挥手,对蒋凌烟说:“正好我要去县里给我媳妇儿买点红糖。”
蒋凌烟道:“麻烦你了。”
朱小弟笑的憨憨的:“不费什么事。”
两人就动身去了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