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被儿子“坑”惨了的向秀 ...
-
今天我们来聊聊竹林七贤中的向秀吧,向秀,少年成名,不仅以秀为名,文章也同他的名字一样,以俊秀清雅闻名乡里,不喝酒,喜读书。
小时候,他的家庭环境并不是特别好,可以说是很贫穷,每天他都吃不饱饭,所以他整个人长的十分消瘦,同时他长得又很清秀,五官都很标致,他又喜欢读书,乡里乡外好多人都称赞他。
他有好多朋友,让我们一起看看他的“狐朋狗友”们吧。
有嵇康,阮籍还有吕安。
咱们就来谈谈向秀和嵇康他俩的小小友情。
风和日丽,蓝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雪白的云,嵇康家前的柳树枝条随风飘荡。“叮...噹...叮...噹... ”的打铁声在空中抖动,嵇康铛铛地打捶,向秀呼呼地鼓风,二人配合得好不默契,乐呵呵地。他们在干什么呢?打铁,是的。为补贴家用,嘻嘻,总不能只花钱不挣钱吧。而且打铁也能静心修身,总之,在他俩看来,打铁只有好处哪有什么坏处。这也是好朋友的默契吧。他和其他的朋友关系也特别好,在一起读书,向秀还常常帮吕安打理菜园子,不得不提一句,菜园子打理的相当不错。
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堪,国家政权更替频繁,嵇康对于司马氏采取不合作态度,因此颇招司马昭讨厌,后被司马昭害死,同样,吕安也被其害死。
两位挚友都被同一人害死,不难想象,向秀的内心受到了多大的打击,但是,最让人心痛的是,向秀最后在司马昭手下做官,为害死他的朋友的人办事,我们不知道向秀经历了多少不眠之夜,我们也不知道向秀看见司马昭时,心里有多么绝望,他恨司马昭,他更恨自己,恨自己被强权压迫,为避祸计,那段耻辱的回忆他不知梦里又重复经历了多少遍。
“我听说你之前隐居山林不做官,怎么今天却来见我了呢?”
他跪在殿堂里,司马昭居高临下地看他。
“像巢父、许由这样廉洁耿直的人,他们不做官是不了解尧帝的求贤如渴的决心,而我不同,我知道您的求贤决心,所以隐居生活并不值得羡慕。”
向秀用巢父许由自比,竭力地托着自己那一点点的自尊心。
强扭的瓜当然不会甜,他只做官不做事,消极无为。
有一次,向秀参加州郡征召选举,从洛阳归途中路过嵇康旧居,那时正值日落,天边残霞如血,乌鸦残叫,黄叶飘零。向秀驻停在嵇康的门前,想起了和嵇康一起打铁,嵇康当时和自己畅意地谈天说地,指论时政,“哈哈哈哈”嵇康爽朗的笑声好像又浮现在脑海中,他又想起与吕安一起种过菜,那些绿油油的菜,在清晨,叶子上的露珠和吕安脑门上的汗珠都熠熠发光……
他抚摸着门,不敢进,轻轻地推开,轻轻地踏进,好像怕吵醒了正在熟睡的故人,“呜……呜……”邻人的笛声从墙缝里钻出来,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缠绵而又悲催,向秀泪流不止,一篇流传千古的著作就此诞生——《思旧赋》。我想,不便畅言,有言未尽是向秀的遗憾,也是《思旧赋》中的遗憾,寥寥数语,但又纸短情长。
向秀目睹了这一切,经历了大悲大痛,大彻大悟,他的心境淡泊宁静,从此用心阐发庄子思想的精神。
他把庄子思想作为自己的避风港,为庄子思想的阐释做出了很多成就。但是其后数百年来,世人一谈到《庄子》注释,不会想到向秀,这是为啥呢。
这就回到了我们的标题,被儿子“坑”惨了的向秀。其实也不能怪他儿子,毕竟向秀去世时,他还小,不知道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没有将父亲费尽心血的《庄子注》公布,文稿被郭象抢走了,郭象这人真是聪明极了,他就补写了几篇,改换了《马蹄》一篇,其余篇目仅仅对文字稍加整理,便心安理得地以自己的名义大行天下。
希望大家看见了我这篇,想想那个身不由己而又坚强的向秀吧,多么希望当时有人对他说,向秀向秀,向前行走吧,不要困于忧伤,自然就会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