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离心泵 ...
-
离心泵的操作/工作原理:开动前泵内要先灌满所输送的液体,开动后叶轮旋转产生离心力,液体因而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叶轮外周,压力增大,并以很高的速度流入泵壳,在壳内减速,使大部分动能转换为压力能,然后从排出口进入排出管路,叶轮的液体被抛出后,叶轮中心形成真空,泵的吸入管路一端与叶轮中心处相通,另一端则浸没在输送的液体内,在液面压力与泵内压力的压差作用下,液体便经吸入管路进入泵内,填补了被排出的液体的位置。只要叶轮不停的转动,离心泵就能不断的吸入和排出液体,由此可见,离心泵之所以能输送液体,主要是依靠高速旋转的叶轮所产生的离心力,故名离心泵。
压头:泵向单位重量液体提供的机械能,称为泵的压头。
实际压头:离心泵在实际情况中,它的压头不同于理论压头,所以实际生产中的压头为实际压头。
理论压头必须要满足以下理想情况才能满足
1.叶轮内叶片的数目无限多(当然叶片的厚度为无限小),液体完全沿着叶片的弯曲表面流动。2,液体为粘度等于0的理想液体,即流动没有阻力损失。
实际压头小于理论压头的原因:
1.叶片间的环流:由于叶片数目并非无限多,液体不是严格按叶片轨道流动,而是在两个叶片之间有环流出现,从而产生涡流损失,此损失只与叶片数目,液体粘度有关与流量几乎无关。
2.阻力损失:实际流体从泵的进口到出口有阻力损失,约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约与流量的平方成正比。
3.冲击损失:液体以绝对速度c2离开叶轮周边冲入窝壳内的液流中,产生涡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