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入尘 ...

  •   却说黛玉和宝钗二人各自从幻境中回来,两相竟未碰面,但不约而同各自皆有领悟。

      同一天内两个孩子共同破境,引得家中长辈们皆是啧啧称奇,只道她二人格外有悟性,却不晓得这一番奇遇。

      加上两相也未见面,更不知道互相都得了同一处机缘,暂时没个交流。

      只是这一两日中本除这两样事以外,也无甚么大事。

      却不知这高墙大院当中,忽地闯进一个不速之客来,满身血迹,倒地不省人事。
      被凤姐手底下管事的妇人周大娘瞧见,细观她周身穿着,不过是些粗布衣服,当是出身寻常人家。

      看上去年纪也大,满头银白灰掺杂的头发,昏迷状态下瞧去,格外地老态,令人忍不住怜惜。

      更何况怀里还护着一个半大的孩子,懵懂不知地趴在她身上,嘴里直唤着:“姥姥,起来,别睡。”

      周大娘瞧她满身鲜血淋漓,看上去颇为可怜,又命悬一线,便起了心命人过来,将她扶回房间,收拾伤口。

      这厢先将她安置,只是瞧着像是逃命而来的,竟不好出去请大夫,便先去请示过凤姐身边的心腹名唤平儿的。

      只将她所观察的一一说个清楚,请她拿个主意。

      “我原是在墙根处发现她的,虽说府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是这人既然倒在我们院里,又不好给人丢出去,特意来请您的示下。”

      平儿略作思量,便说:“先带我过去看看吧。”

      于是周大娘方带着平儿往里间去,领先打起帘子,此时正有几个丫头在帮那昏迷之人处理伤口。
      新伤旧伤混杂在一起,看上去尤为可怖。

      平儿打眼一瞧,又仔细观察几处细则,譬如那伤口的形状、虎口以及五指磨出来的茧子,心中已有了大概的猜测。
      于是嘱咐周大娘:“你只管好生看顾她,将我们自院常请的那个姜大夫叫来,着人去禀明掌门。”

      原来平儿自这伤口并厚茧间,认出这伤者原该是在军中待过的人物,加上这个年纪,极有可能便是当年同老太君一道打过胡人的娘子军部署。

      又在濒临之际逃至此地,想来是极为信任此处,方有此求生之举。

      平儿原也随王熙凤在外行走过,多少有些处理的经验,不似府中这些出生便不曾如何见血的丫头们。
      眼下大夫还未来,便接过丫头手中的帕子,替她细细擦拭起来。

      待得大夫过来时,只需将几处致命伤诊疗一二,再加上药方处理,这口气便算是给她救回来了。

      到晚些时候凤姐回来,方听下面人来报,往此间过来。

      此时伤者已经醒转,睁眼第一件事就是问自己的孙女青儿在何处。

      一问之下方才知道,原来是家中遭了难,孙女又被人劫走,这才好不容易将孙女救下来,强弩之末,便凭着本能到了此处。

      她自言原本姓刘,几人便将她唤做“刘姥姥”。
      这刘姥姥说明一些原委,自知是这府中人好心救下她,可她身无长物,这锦绣人家也不缺她那点子碎银,于是当即便要拜谢。

      平儿忙将她扶起来,连说不用这般道谢。

      刘姥姥才知这里原来就是史老太君府上,面前这位便是如今千红门的掌门人——王熙凤。

      刘姥姥当即便要从床上挣扎着起来,好似见着活菩萨一般。

      原来她家中自当年娘子军被解散之后,便同大多数同袍们一般,各自归家去过普通寻常人家的日子了。

      她出身寒微,家中仅有一间破宅,一点薄田,勉强够生活而已。
      平常又没有别的营生可做,唯有靠着一点力气,有时候连基本的生活都不能够维持。

      更何况归家后,多年不曾见过的女儿与她极为生疏,尊敬有余,亲近不足,也不爱同她说话。
      且别说家里本就拮据,女儿年少守寡,日夜劳苦,独自抚养孙女,却没想不过是因着容貌略有些姣好,便被一恶霸看上,趁着她不在家,强要将她女儿掳去做妾。

      她女儿不过略有反抗,便被那人殴打致死,
      那人家中势力非凡,虽不似宁荣两府这般大族人家,却也不是她们这样的普通百姓之家能够招惹得起的。

      她想要申冤,也无处可诉,她自己寻到对方人家去报仇,却无奈对方人多势众,护院众多,即便她三头六臂,可到底敌不过一众好手围攻。

      加上对方早料到她会去寻仇,故意拿她孙女做诱饵,阴谋暗算,这才弄得这样狼狈。

      好不容易逃出来,也没让小孙女身上受一点伤,自己却是伤痕累累,差一点殒命。
      若非运气好碰上她们这些人,恐怕后果难料。

      刘姥姥声泪俱下:“求您发发慈悲,这些事对您来说不过举手之劳,看在菩萨的面子上,主持一个公道,如此才算因果报应,也算您行善积德,结个善缘,将来我必任您驱使!”

      凤姐本听明原委,已经有心想要插手,如今更是锁起眉头,思量起对策。
      又听得平儿在一旁同她耳语,向她说了些自己方才的观察与猜测。

      一下转换了脸色,满面春风地将刘姥姥扶起来坐在炕上,嗔道:“怎么不早说?姥姥原是有功劳在身的,不过可惜上边没好好安置你们,才叫你们如今晚年遭了这些罪。”

      “如今既然事情闹到我的面前,自然没有说不管的,左右不过一些小人作祟,我答应您,这件事情我管定了!”

      一面张罗吩咐周大娘将外头行走办事的人喊进来,明明白白地仔细交代一番,就在刘姥姥面前,更是当面叫她写好状纸,当即就交往大理寺去也。

      刘姥姥如何能不感激?
      这厢又传过晚饭,凤姐同她们一道吃过饭,刘姥姥已拉过青儿来,说话就要拜别。

      凤姐挽留道:“如何这般着急就要回去?万一那人再去寻你们麻烦该如何是好?何况你这伤这般地重,身边又没个人照顾,还有个孩子要带,不如多留两日,也好养伤,到时再回去也不迟。”

      刘姥姥坚持道:“非是我想冒险,只是家中女儿还未下葬,得快些回去,好让她安息,早些入土为安才是。”

      凤姐这才知晓,几人都不禁为她的遭遇扼腕叹息,这本是人之常情,旁人代劳不得。

      于是权衡之下,当即指了两人,同她一道回去,好歹也是照应,待事情办妥当了再回来交差。

      又数点过五十两银子,交与她手。
      方才话里行间已知她生道艰难,衣裳也是破破烂烂地,恐怕这一趟不好回去,况且安置葬仪哪一点不需要银钱?

      刘姥姥本不欲接,可她确实也是需要的,最终还是拿了银钱,谢了又谢,方随周大娘出院门去。

      临走前凤姐还说:“若有困难,可再来此处寻我,我千红门虽已渐渐淡出江湖,可这帮天杀的忒没王法,若有困难,我定是能帮上忙的,都会尽力。”

      刘姥姥心知凤姐这话多么难得,当即一字一句道:“来日必报此恩!”

      凤姐哪里放在心上,不过是顺手而为罢了。

      至于刘姥姥归家之后如何,便是后事了。

      却说周大娘将刘姥姥送出去之后,回来时路过梨香院,此处正是薛家那几位的居所。
      正要回去,却被薛姨妈唤住:“你且等等,现在有事没有?我这里有几样东西,正想托你替我去送一送。”

      周大娘于是住脚,停下来问:“是什么东西?”

      薛姨妈道:“待我拿出来给你看过,就知晓了。”

      于是周大娘只好等着,院里的小丫头引她进院里来玩,周大娘便轻轻走进去。
      但见宝钗正在里间写字,身上也只做朴素打扮,只有贴身的莺儿在旁侍候,专心致志地瞧着她写字。

      见她进来,和颜悦色地同她说:“周姐姐这边坐。”

      周大娘只靠着边坐下,一面小心地说:“姑娘好。”
      又觉得不说些什么不合适:“这几日不见姑娘往那边院子里去玩,难道是与几位姊妹们闹不愉快了?”

      宝钗说:“只因我近日身上不大愉快,故而未往院中去。”
      周大娘说:“姑娘哪里不舒服,可服些什么药,小小年纪没落下什么病根,可曾请大夫来瞧过?”

      宝钗只道:“其实也无甚大爱,不过是打小带出来的毛病。”
      “尔时便有一比丘尼,曾经上门言我今生有所不足,并给过药方。名曰冷香丸既可补益修为又可精强身健体,只是吃过之后,有一小段时间的身体不适”
      可长远而言,这东西却十分友谊。

      左大娘说。哦,世间竟然还有这样神奇之物。

      宝钗方将,那冷香丸的药方一道来。
      浙大梁叔啧啧称奇。

      宝钗更是劝他多多注意自己的修行。切莫因为凡尘俗事耽误了各自将来。

      山城守望不过云烟劝他。早日登境,方为要紧事。
      原来竟是他那日,太虚静中所悟,只是不便直接与人言,又有长辈叮嘱在先,莫要轻易透露自己境界近义之事故而今日这般与他说。

      周大娘问候,也不过敷衍点头而已,一个半大女孩的话。他也并未多么放在心上。

      不一会儿薛姨妈终于将卧室拿出来,捧了好几个匣子出来给他看。
      笑着道。我家园是为圣上和军队铸造名气的,前日里。我瞧众丫头们倒是对宝钗这柄剑十分有兴趣。于是吩咐铺子里与各位。小姐们各自打上了一把,你给各位送去,任他们如何喜好,各自挑选。
      这里有十二柄剑,你家三位姑娘每人两笔,剩下六个给林姑娘送去梁兵余下四柄给便给凤姐吧。
      周大娘将剑侠接过。好深沉重幸而他平时也有所修炼上,算孔武有力,这才能一人掂起着许多剑来。

      脸上笑道,我定会完成使命给各位姑娘们送去。
      这才抱着剑。出了房门,证件金川在外头,与香菱玩耍,便问其他来历。听闻是。路上遭了官司的那个丫头,临上京时买的。
      便问他,你如今几岁了?是从哪里来?
      香菱至摇头说不记得。

      来到各厢房之中。循着方位,打听到他们三姐妹正在一处玩耍,便径直过去。
      却只见银探二的姐妹,于是将剑送上,又问四姑娘惜春。
      这人在另一处玩耍她便过去正朝他与水月庵的小姑子智能儿两个一处,见他过来说送宋剑只是,惜春笑道。我原不爱这些剑啊,刀的。正和自然而说呢,还是佛门里清净,如今拿着这剑又有什么用?
      既不能出去,行侠仗义又不能在外远播名声,不过是拿着在家里玩一玩罢了,有什么乐趣?
      没入啊,诵经佛法倒还算行善积德了。

      周大娘。素来知道惜春秉性,也不反驳他左右他的东西交到便是了。
      说着大家又在一处唠了一回。惜春指教身边的丫鬟入画,将这两柄剑收了。
      周大娘跟温智能啊,如今寺里如何。

      智能而是说佛门里也不见得清静。

      这一箱玩笑了好一会儿,周大娘便往凤姐处去。穿过花强加到角门,走至堂屋便签,他正哄小孩睡觉呢。
      之后才往老太君。那边去。
      证件待遇,自己一处修行,像那花地上。

      。最后才来到,黛玉所著的碧纱橱。
      此时一道走来手里只剩下最后两柄剑了。
      好生同那黛玉送去,谁知他竟。看过之后不慎入眼。

      这件单是给我的,还是众姐妹们都有。
      周大娘忙,说是薛姨妈专门打了注重卫,替姑娘们量身定制的剑,这才派我送来,其他姑娘们已经选了这两是姑娘的。

      没想到待遇却老了,其他中解围都选了,当然就最后两笔才来给我,怎么我该是挑剩下的吗?

      其实他听到姨妈专给他送件员是十分高兴的,却听这人这般说。一时不乐起来。
      周大娘自去无患,也不慎将此事放在心上。不过是送与小孩们玩一玩而已。有些小脾气也是正常。

      原著里周瑞家的没提过名字,周瑞和刘姥姥是亲戚,平儿叫过刘姥姥周大娘,文里就把周瑞家的叫做周大娘,刘姥姥还是使用大家更熟悉的这个称呼,就当她们各自姓周、刘吧。
      本回又名——行侠仗义王熙凤。
      and提一嘴,宝钗现在相当于修的是无情道,黛玉是逍遥道,无情不是字面的无情,逍遥也不是字面的逍遥,总是后面会有细写。
      文里应该会对绝大部分女性角色友好,背景设定应该算是高武,凡尘部分暂时不会飞升(这是不是有点剧透)。
      以及文里没有宝玉这个角色,相关的关键情节都会有其它角色替代。
note作者有话说
第7章 入尘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