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2、交换 ...
-
一时之间,狗子的笑容在月光下特别耀眼。
狗子将鬼牌递给宋砚书,宋砚书接过后,借着今晚异常明亮的月光,瞧见了鬼牌的样式。
鬼牌并不大,像一个印章,一看便是为了方便携带。
这个牌子方方正正,不知由什么材料制成,通体泛着黑幽幽的光,令牌表面雕刻着一只鬼头,看起来阴森森的。
宋砚书看完后,便将鬼牌还给了狗子,并说道:“走吧!”
二人也不再耽搁,离开了这个烧焦之处。
狗子在前,宋砚书在后,月光将两人的影子拉的修长。
狗子走的全是偏僻小道,不过,这样有一个好处,便是二人没有遇到一个巡夜之人。
不知走了多久,周围的建筑渐渐消失,暗夜里竟然升腾起了薄薄的烟雾,附近都被掩映在烟气里,在深夜里竟然充满着不可言说的鬼气。
再往前走,人渐渐多了起来,并且都和他们朝着相同的方向。
看来,大家都是前往鬼市的。
不过,宋砚书却看不到他们的面容,因为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各式各样的面具。
宋砚书奇怪问道:“狗子,他们脸上为何都带着面具?”
“哦,差点忘了和你说。”狗子不知从哪里拿出来一个青面獠牙的面具,将它递给宋砚书,解释道,“来此处之人,自然不想被别人认出来。带面具,也是为了遮挡面部特征。”
狗子竟贴心地为宋砚书准备好了面具,只是这个图案,怎么看怎么狰狞。
“你也赶快带上吧!”狗子催促道。
“那你?”宋砚书并未看到狗子手中还有别的面具。
狗子一笑:“你看我的脸可需要?”
宋砚书看着狗子脏兮兮的只露出一双眼睛的面容,不觉失笑:“确实不需要。”
“好了,我们快走吧,前面还要大排长队呢!毕竟,鬼市一个月只开一次,积攒了很多急着来交易的顾客呢。”狗子说罢,便加快了步伐。
果然,不过一会,人群便多了起来。
没想到,子时了,在整个望津城沉睡之际,鬼市竟还能如此热闹,真是不可思议。
待宋砚书和狗子走近,果然看见前面排起了长龙。就连检查鬼牌之人,也带着面具。
宋砚书远远望去,鬼市的牌楼在薄雾里若隐若现,就连上面挂着的灯笼,也在暗夜里发着幽幽的光,将牌楼下带着面具的众人照的如牛鬼蛇神般。
众人不像是来做交易的,倒像是来排队喝孟婆汤,等着投胎的。
想到此处,宋砚书忍不住浑身发凉。
这个鬼市,竟如此神秘!
此情此景,宋砚书不想在此多做停留,只想等事情办完后便迅速离去。
两人站在队伍里,等了一阵,便轮到了他们。
门口的守卫带着牛头面具,他接过狗子手中的鬼牌,又看了看狗子破烂不堪的样子,不觉将鬼牌放在手中摩挲了一番,又放在眼前仔细观察了下,问道:“有几人?”
“两人。”狗子指指身后的宋砚书。
“嗯。”此人点点头,脸上的牛头面具朝下晃了几下后,便挥手让狗子和宋砚书进去了。
“此人为何看你的鬼牌这么久?”宋砚书忍不住问道。
说实话,刚刚她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真害怕狗子手里的鬼牌有什么不妥之处。
“他不过是看着我的穿着,有所怀疑罢了。”狗子不甚在意。
“我还以为他发现了什么?”宋砚书语带担忧。
“放心。我借的这块鬼牌,它的主人今日是不会来鬼市的,我们也不会被发现。”狗子很自信。
“你如何确定?”
“因为他今晚,正在被其他更重要的事缠身,根本没有空过来。”
既然狗子如此说,看来他已将一切都打探清楚了。
宋砚书跟狗子走在鬼市里,鬼市的构造看起来非常无序,各个摊位也摆放的很是随意。
不仅来鬼市的人带着面具,就连在摊位前做买卖的人也带着面具。不过,他们的面具却是统一的。
想来,这是鬼市为了区分摊主和顾客的区别。
看来,无论是摊主还是顾客,都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身份。
交易双方只想钱货两清,再无牵扯。
可是,宋砚书又迷糊了,每个摊主都带着一样的面具,如何区分他们的业务呢?
而在宋砚书身旁的狗子,却丝毫没有好奇,他行动自如,犹如闲庭信步。
宋砚书见状,便问道:“狗子,你以前来过鬼市?”
“这是自然,不然,我如何知道入鬼市的规矩。”狗子没有隐瞒。
原来如此,宋砚书心想道,就是不知狗子之前为何来这,不过,宋砚书见狗子没有多说,也就不再就此事多问。
“不过,我有一事不明,他们都带着同样的面具,你如何知道他们的业务?”
“你看每个摊位前面挂的小旗子。”
“小旗子?”宋砚书疑惑,她并没注意到小旗子。
顺着狗子指的方向,宋砚书果然看见了插在摊位上的小旗子。
这些旗子都不大,若是不仔细观察,还真是难以发现。
宋砚书扫视一圈,果然发现每个摊位上都有。
“可即使有旗子,也看不出什么?”她还是不解。
“你近前去瞧瞧。”狗子指引道。
宋砚书走到摊位前,竟看到旗子上写了字。她又走到另一个,发现也有字。而这上面,都写着各自的业务。
真是隐秘,宋砚书有一瞬间的无语,这让第一次来的人,如何发现!
“如此一个个瞧去,要找到猴年马月?”宋砚书忍不住说道。
接着,她望向小乞儿:“狗子,既然你来过这儿,可知在何处办理户籍。”
“别着急,我现下正在带你朝那处去。”
狗子的话抚平了宋砚书的心绪,如此便好。她本以为狗子刚才是在鬼市乱晃,看来自己竟误会他了。
于是,宋砚书也不再多问,而是一直跟着狗子。
不过一会,两人便走到了一棵巨大的树前。
这棵树的树干异常粗壮,树枝盘根错节,一看便有些年头。
“这里?”宋砚书瞧了半晌,难以置信。
狗子点点头:“没错,就是这儿,这是洞老的住处。”
“他住在树上?”宋砚书确认。
“洞老住在树洞里,因此被叫做洞老。”狗子解释道。
宋砚书也能理解,说不定这是洞老的喜好,因此,她不再犹豫:“既然如此,那我们便进去吧!”
“等等。”狗子叫住了宋砚书,“洞老脾气古怪,先敲门。”
宋砚书这才发现在粗壮的树干上有一扇小小的门。若是不仔细观察,还真是瞧不出这个和树融为一体的门。
鬼市上其他做交易的摊主,都大力吸引顾客,这个倒好,竟闭门在屋,也不招揽顾客,真是古怪。
不过一会,门便被打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个矮小的老头。
此人佝偻着背,一看便上了年纪,不过,洞老浑浊的双眼却泛着精光。
他望了宋砚书一眼,声音沙哑地说道:“客官想要户籍还是路引?”
宋砚书不禁在心中暗暗惊叹,没想到让自己处境艰难的户籍,在鬼市上竟这么容易!
“您好,洞老,我需要一份户籍。”宋砚书礼貌说道。
洞老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而是直接递给了宋砚书一块木牌。
正在宋砚书不解时,便听他说道:“写上户籍上想要的名字以及想要的籍贯。”
宋砚书忍不住瞪大双眼,听洞老的意思,便是想写什么名字,便写什么名字,想要来自何处,便可来自何处。
宋砚书想到这些日子以来找工作的经历,总会因为外地人的身份而困难重重。
继而她又想到,自己近期不打算远行,准备在望津城生活。
因此,思考了半晌后,宋砚书郑重地在木牌上写下了“宋砚书,望津城人”七个大字。
洞老接过木牌,他并没有去看上面写了何字,而是开口道:“年轻人,一百两,先付款,再给户籍。”
“一百两!”宋砚书冷吸了一口气。
此时,洞老脸上闪过不悦,他毫不客气地说道:“若是没钱,速请离去,不要浪费彼此的时间。”
说罢,洞老便要离开。
“洞老,等等,在下有。”宋砚书叫住了他。
她从怀中取出荷包,从中拿出所有的银两,和一支云素兰曾经赏的钗子。
在宋砚书低头的时候,她未曾发现,洞老看似无神的双眼里闪现出了一股逼人的精光,随即一瞬而逝。
宋砚书猜测,这支钗子的价格应该不会低。
她将这些递给洞老,说道:“洞老,这些应该够一百两了。”
洞老没有接过这些东西,而是说道:“我不收钗子。”
宋砚书看着手中值不少银两的钗子,陷入了为难。
正在这时,洞老眯着眼睛,指着宋砚书的荷包说道:“不过,年轻人,我看你里面有块玉佩,成色不错,你若愿意拿它来换的话,老朽我就破一回例,不收你的银两。”
玉佩!是了,宋砚书荷包里确有一块裴钦曾留下的玉佩,只是没想到,洞老的眼睛竟这么尖,连荷包中剩的最后一块玉佩都没能逃过他的法眼。
宋砚书从中取出那块牌型玉佩,问道:“洞老说的可是这块?”
“正是。我看这块玉佩通体晶莹,隐有幽幽绿光,乃是上佳的玉佩,不知小哥从何处得来?”洞老不动声色地问道。
“此乃一位朋友所赠。”
“原来如此。”洞老接着说道,“小哥,你的银钱根本不够,但,若是你拿这块玉佩来换,你想要的东西,老朽自会奉上。”
“这——”宋砚书看着手中的玉佩,很是犹豫。
洞老见状,并未催促,而是不紧不慢地说道:“年轻人,你可要想好了!错过这村,可就没这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