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3、发丘中郎将 ...

  •   人未至,先见青雀鞭,百川院院主石水女侠在江湖上也算是声名赫赫。
      她在四顾门“佛彼白石”中排行老四,“佛彼白石”是一个十年前就存在的组织。它本是十年前四顾门对抗邪教金鸳盟时内设的刑堂,而后金鸳盟土崩瓦解,四顾门门主李相夷与金鸳盟盟主笛飞声海上一战后双双失踪,四顾门也随之解散。十年前铲除金鸳盟的少年侠士都已步入中年,归隐的渐渐声名湮没,而未归隐的已纷纷娶妻生子,开宗立派。显赫一时的四顾门只有刑堂留了下来,出于当年对四顾门的敬仰,十年来它成为江湖刑堂,为各门各派叛徒逆子评审功过,施以刑罚。“佛彼白石”一共四人:汉佛、彼丘、白鹅、石水。这四人曾是李相夷的左右手,经过十年岁月,早已成为这一代江湖弟子心向往之的当世大侠。倒是当年和笛飞声在海船上两败俱伤、一起失踪的李相夷已渐渐被人遗忘,反倒不如“佛彼白石”如今声名显赫。
      一入“佛彼白石”,定能得到最公正的评判。
      “不必纠缠。”金鸳盟主笛飞声制止了要拔剑的雪公,四人扬长而去。
      李莲花的手上全是血,那是解清亭的血。他抱起公主,说道:“快回城中找大夫,尼雅公主受伤了。”
      半个月后,解清亭养好伤,此时李莲花和方多病已经告别多日,玉城上下是百川院的人在监管,解清亭顶着公主的名头行动不受限制,痊愈后,她便离开了玉城,来到熙陵。
      这里是前朝熙成皇帝的陵寝,方圆五十里的山头被修整成了圆形的宝顶,种上整齐的松木。宝顶下建有规模宏大的宫殿,大称熙陵,当地人多称“一品坟”。
      前朝熙成皇帝一生平庸,在位期间未有什么功绩,但也未曾出过什么大错,驾崩数百年来熙陵寂寂无闻,连书生墨客也极少想到这里悲风怀古,近日却因无头尸案而议论纷纷。
      据说朴锄山七个无头尸都是盗墓贼,想打一品坟的主意才死的,府衙从无头尸上搜出黄泉十四盗的标志行牌。解清亭祖上四代皆是盗墓贼,直到建国后期才开始转行洗白,做起古玩拍卖生意。听到这类消息不由自主的想去接触,她从当地人口中探查到附近还有个买卖古玩的黑市,叫“卫庄”。
      远远的,看见两个熟悉的身影被拦在门外,解清亭从荷包里掏出三百两,扔给卫庄门卫:“他们的保金我一并付了。”
      方多病奇怪的看了她一眼,深宫里养出来的公主,还懂黑市交易?
      卫庄内古玩玩市场和私人场所,进私人场所吃席需要行牌,方多病拿着黄泉十四盗的行牌把解清亭带了进去,由于和李莲花赌气,没有管他。
      丁元子最先看到他们,目光顿时黏在解猜亭身上挪不开了:“呦,瞧着面生,你也是来吃席的?小兄弟挺会享受,吃席还带家眷。”
      “她是我朋友,不是家眷。”方多病解释道,但也默认了吃席一事。
      丁元子又问:“那小老儿打听一下,尊驾是几更动身,走的是哪条便道?”
      方多病没多想,回答道:“前天动的身,走的官道。”
      话音刚落,在场所有人都站了起来,右手放在武器上,打斗一触即发,突然,插进来一道声音,平定了危机:“竹哨、排箫都见响儿,这位朋友呢,也跟咱们在一个屋听曲,南腔北调不分家呀,诸位,这位小兄弟呢,不过是个内头,平日里不怎么下地,不懂行理,大家莫怪啊!”
      来人竟是李莲花,也不知道怎么进来的。
      听到是肉头,丁元子挑衅道:“你又是几更动身,走的哪条便道啊?”
      李莲花从容应答:“二十更动身,走的嘛,独户道。抗金幡,十三年前京南皇陵,明楼前留过的四个字。”
      众人面目相觑,随后拱手得礼,齐声道:“拜见素手书生前辈!”
      之前说的都是盗墓一行的切口,凭借素手书生的名气想要带两个肉头吃席完全没问题,但解清亭就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她说道:“二七更动身,发丘中郎将。”
      解清亭穿越时18岁,和乔婉娩同岁,她因家庭原因出生便入行,如今九年已过,故报二十七更动身。
      但她没有想到,因为年龄相同,让李莲花起了疑心。
      这一下,更加震惊,要知道,发丘中郎将早在很多年前就销声匿迹了,可有素手书生出山在前,无人怀疑真假,更何况解清亭右手食指和中指确实比普通人长一大截,这便是最有利的证据。
      方多病官宦子弟,不懂土夫子行话很正常,李莲花呢,神神秘秘的,好像都懂一些,最令他震惊的是,尼雅公主出身皇室,是怎么知道倒斗切口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