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如此“优秀” ...
-
【一】得不到的“优秀”
走出申优大楼,R先生神情落寞,进楼前原本挺得笔直的脊背此刻佝偻着,使不太年轻的他看起来更加苍老了。他的手中拿着一份盖有“驳回”印戳的报告,男子沮丧地抬头望了眼高耸入云的申优大楼,只觉金碧辉煌的大厦在阳光下很是耀眼,而他,则是那细小的微尘只被笼罩在失败的阴霾之下。
如今已是2064年,人类社会步入了高度智能的时代。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形成了全面精细化管理的格局,就连工作职位晋升也毫不例外——每一个工种都由EVA系统进行分析、拆解形成不同的评级,系统以每半年度为单位对所有人的成绩进行考评,唯有得到系统要求数量的“优秀”,个人才能申请下一级的职位晋升。
以R先生为例,作为一名工厂生产工人,经由EVA系统认证的评级分别是“普通工人”、“中级工人”、“高级工人”和“特级工人”四档,而根据规则,普通工人需要得到10个“优秀”才能申请成为中级,中级工人则需15个“优秀”才能申请成为高级,而高级工人更是需要20个“优秀”才能有望成为最优待遇的特级。
遗憾的是,入行5年有余,每一次R先生的评优申报材料都被驳回,所以虽是工厂里的老员工,他却依旧只是一名最底层的“普通工人”,升职加薪在他眼中,都成了梦想与奢望。
深深地叹了一口气,R先生表情复杂地看着自己日以继夜准备的材料,只觉茫然极了。恰好此时,他瞧见同事K女士正意气风发地从自己的身旁走过——K女士入厂才7个月,与R先生分属不同的流水线,平日里交集不多,属于点头之交。
鬼使神差地,R先生主动上前打了招呼,同时,他也自然瞧见了K女士手中那份被盖了“优秀”印章的材料。
“如果可以,我想请您喝杯咖啡,K。”R先生用自以为殷勤的语调发出邀请,未料到K女士不由自主地向后缩了缩。他立刻意识到K女士或许曲解了自己的本意,于是索性开门见山道:“我想请您告诉我如何申请到‘优秀’。”
话语落下,R先生深深地弯下腰,作请求状。而K女士无奈地点点头,只得应允了眼前卑微男子的请求。
【二】高人指“路”
两人来到一家露台咖啡厅,咖啡厅里的顾客不算太多,但R先生依旧寻了个隐秘的角落,郑重其事地领着K女士入座。
比起上了年纪、凡事小心谨慎的R先生,年轻的K女士倒显得开朗多了,她第一次来到这家露台咖啡厅,不由得被精美的店内装修吸引,于是忍不住拿出手机将喜欢的场景摄下。
“太惹人注意了。”R先生心中有些焦虑——他觉得K女士此刻的行为太过高调和引人注意,这样的氛围,似与接下来要聊的话题格格不入。同时他也不由哀叹,这样看起来大大咧咧的K女士,究竟有怎样的才能,在第一次评优过程中就能顺利拿下了“优秀”?而沉稳的自己,则屡战屡败,永远与“优秀”失之交臂。
不一会儿,店员就将两份咖啡和蛋糕套餐端了过来,R先生若无其事地品着咖啡,心中反复盘算着应当如何开口。K女士则是先尝了尝蛋糕,巧克力酱在她的口中化开,叫她眼神一亮欣喜极了。
“R先生,您想知道我得到‘优秀’的秘密?”K女士眼神晶晶亮,直言不讳地说穿了R先生的心事。
“是的”,R先生脱口而出,“如您所见,我已经在工厂里工作5年,可10次评优没有一次是‘优秀’!无论是工作或是申报材料的准备,我都是全力以赴!可是不知为什么,竟然每一次都得到如此让人气馁的结局。如果不是走投无路,我也不会冒昧地向您求助,请您看在一起共事的份上,帮帮我吧!”
“哎呀,真的是好可怜呐。”K女士点点头,似乎格外同情R先生的遭遇。想了想,她打开手包在里面翻了翻,终于,她满脸愉悦地从手包里取出一张名片来。
名片上写着“保优工作室”五个大字,同时还附有一个简洁的“码”——只要用手机扫“码”,就能顺藤摸瓜得到更多的讯息。
K女士笑盈盈地说道:“保优工作室始终致力于提供各类评优申报材料包装服务,经由他们包装后的材料,优秀通过率十之八九。见R先生如此落魄,我当然义不容辞地将这一讯息分享与你啦。”
“可是,申优大楼要求所有的申报材料必须由申请者本人亲自准备呀?”R先生大惊失措,愕然道。
“所以,请您保守我的秘密呀。”K女士眨眨眼,说话间,她已经将蛋糕和咖啡全数消灭。于是她起身,向惊魂未定的R先生道别。
R先生犹疑地望着桌面上放着的名片,叹息着将名片夹入自己的笔记本中,然后付款离开。
【三】如此“优秀”
接到猎头公司电话时,R先生错愕不已。
哪怕是此刻与来电的猎头面对面坐在露台咖啡厅里,R先生仍觉得自己恍若在梦境中。猎头T正口若悬河地诉说着,可当他滔滔不绝地将话说完,才觉得主角R先生似乎并不在状态。
“R先生,刚才我说的,您听进去了吗?”猎头T努努嘴,有些烦躁地望着眼前呆愣愣的家伙。
“您想邀请我跳槽去一家职业工作室,成为职业经理人,是吗?”R先生忐忑地回应道,他尚未消化猎头T那海量的资讯,他也不认为工人出身的自己,能够胜任“职业经理人”这样专业的职位。
意识到R先生或许听不懂自己此前的专业论述,这一次,猎头T的语句变得浅显易懂起来:“我们的工作室专为各类职业人群提供评优申报材料咨询业务,而您,就是我们向往的专业人才,也就是我们希望寻找的职业经理人!”
“可是,”R先生诚惶诚恐地说:“我每次‘评优’都被驳回啊。”
“是啊!”猎头T兴奋极了,“所以你是此方面的翘楚啊!理论上,评优成功的概率为50%,可优秀如您,竟然能做到100%的驳回率!拥有这样丰富与宝贵经验的您,正是我们团队亟需招募的人才!请务必加入我们!”
“用我失败的经验去帮助他人更好地获得‘优秀’?”R先生诧异道。
“不,是用您的宝贵经验帮助那些同样不想要得到‘优秀’的人。”猎头T回应,转而补充道,“所有人被要求每半年申请‘评优’,然而很多人并不想按部就班地评优晋升,对他们而言,‘躺平’比‘卷’来得更为安逸,与其饱受评优晋升的困扰,不如永远只是底层职工。然而您也知道,只要评优总会有得到‘优秀’的概率,而多一次优秀,这些人就会多困扰几分。因而像您这样在‘评优’路上屡战屡败的经历,必然会成为我们工作室招揽这类顾客的极大卖点。”
R先生听着猎头T的话语,百味杂陈,这是他第一次发现自己如此“优秀”。
“就这样吧,听说您近日将投递第11次的申报材料,等‘驳回’的结果出来后,就请您正式入职我们工作室吧,待遇和薪酬比起您原来的工厂,只优不减。”猎头T不容分说地将咖啡一饮而尽,起身离开。
【四】一场空
这天晴空万里,似在预示着有什么好事正在发生。
也正是这一天,R先生第11轮的评优结果出来了,“优秀”二字如此显眼地盖在材料右上角,然而R先生并没有预料中的欢欣鼓舞。走出申优大楼的R先生有些无精打采,他百思不得其解为何本来寥寥几语的申报材料,竟会变得如此“丰富精彩”——也正是因为这篇精彩纷呈的申报材料,他获得了考评结果“优秀”。
如在往日,他定会对“优秀”的结果喜出望外。可今日,他实在开心不起来,猎头T的那句“等‘驳回’的结果出来后,就请您正式入职我们工作室吧。”的要求仍然在耳边回荡,也正因如此,他这一次的申报材料显得如此敷衍了事,因为R先生本就是抱着被“驳回”的心思,去准备这一切的呀。
只是,为何到了临门一脚,材料却离奇地变了呢?R先生不解。
回到家中,一顿丰盛的晚餐却已经在等待着R先生。鸡鸭鱼肉齐全,甚至比往昔过年时的年夜饭还来得丰盛些许——R先生诧异地看着大餐,不安地问;“今天有什么好事值得庆祝吗?”
R先生的女儿挤眉弄眼道:“爸爸你的‘评优’今天出结果了吧?是不是……”她顿了顿,欣喜若狂道,“优秀?!”
R先生怔怔地望着女儿,只听古灵精怪的女儿继续洋洋得意地说道:“那天我看到您笔记本里‘保优工作室’的名片,还担心这工作室靠谱不呢,毕竟,为了让工作室给您准备申报材料,花费了我好几个月的零花钱呢。然后还小心翼翼地将您原有的申报材料替换掉,投递了工作室的那版申报材料。对呀,这桌好菜也是我让妈妈准备的,想必工作室还是靠谱的,您第一次评得‘优秀’,当然要好好庆贺一番啦……”
诚然,R先生评上了“优秀”可喜可贺。只是那工作室职业经理人的职位,就得一场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