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一张CD ...
-
宋竹筠唱了一首歌,唱完之后笑着将一个扁平的正方形礼盒送给了陆雪。
“我要走了,你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说完,用手抚了抚礼盒上用来包扎的丝带。
“这是什么?”
“一种声音。”
然后宋竹筠便离开这座小城,行李只有几件衣服,她没有带走什么,其他的都留给了陆雪。
宋竹筠认为自己走的静悄悄,就像三年前,她来地静悄悄一样。
但她不知道的是,她还带走了很多,比如跟陆雪三年来的情谊,留给陆雪的是一种声音和无休止的回忆。
陆雪回到家后,打开包装,那是一张CD,这张CD显然是它主人最喜欢的一张——银色表面上一道道不规则的划痕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的光泽。
陆雪轻轻将CD放入,并且按下开始键。一道声音,轻抚着她的心,像是三月的春风,温润着因为冬日严寒而干涸的小溪,然后流转到山林遍野,最后缓缓渗入最深处,那氤氲在心灵深处的记忆如梨花般徐徐绽放。
陆雪回想起了第一次与宋竹筠相见时的情景,想起了宋竹筠精灵般玲珑的身体和风华无双的舞姿。
那是学校的元旦晚会。宋竹筠来到了后台,并遇到了陆雪。当时的宋竹筠问了陆雪一个问题,具体的问题,陆雪已经记不太清了,也忘记了具体的答案。
只是一袭红色的连衣裙永远停留在了她记忆的深处,也留在了她对于宋竹筠最初的记忆里。
或许那时的陆雪和宋竹筠从未意识到在青春里,他们第一次成为了彼此的灯。
一天下班回到家后,陆雪有些劳累,当她瘫躺在床上的时候,想到了宋竹筠送给他的那一张CD,于是又一次听起了那张CD。
声音有些模糊,好像是一个男中音在浅吟低唱。似乎带着一种随风而来,又随风而去的悲伤;似乎在遥远的天堂里,轻轻的吟唱。
清幽、柔美。
它适合任何幸福,亦或是不幸的人们去听它。
陆雪想起了宋竹筠,想起了宋竹筠的家世,也想起了宋竹筠不可能完成的梦想。
宋竹筠出生在一个世代怀有建筑情怀的家庭。在她出生之前,父母已经为她治定好了未来时规划。
但是宋竹筠喜欢的是文学;喜欢的是残雪,海子……;喜欢的是尽情的读,胡乱的写。
因为家族的梦想与责任,宋竹筠不得不选择了理科。
宋竹筠有的时候很羡慕陆雪,因为陆雪可以看自己喜欢的书,可以写一段鲜活的文字。
而宋竹筠的棱角却早已被父母的不支持、不理解打磨殆尽。
陆雪更忘不了的是,宋竹筠一次又一次的说,“为了我们这个家族,我一定要好好学建筑。”时的那一脸倔强。
其实现在的陆雪远不是宋竹筠心中理想化的样子:陆雪也对生活低下了头,向生活服了输,离开了属于自己的象牙塔,自己的乌托邦——成为了一名银行柜员。
这 是陆雪曾经所不愿成为的样子。
第三次听这张CD的时候,正是暖阳当空的五月。
看了CD封面上关于歌手的介绍——“一个行走在孤独中的人”。
“秃顶也好,身材不佳也罢,一切在这梦幻的声音前面都有微不足道。”陆雪在心中这样想道。
就像宋竹筠所说的,“生活本身给我们的不是一种外在的东西,而是一种内在的感受,是如幸福,又比如不幸福。
你说现在的你只是为了去拼,为了幸福,为了承诺,一些事情既然无法改变,就要去接受,这才是最真实的生活。”
“更何况,建筑学本身就是一种凝固的艺术,不是吗?”宋竹筠曾经总是这样子喃喃自语的质问自己。
每当这时,陆雪的心就会狠狠的揪在一起。
…………
这种声音让陆雪甘愿一头栽进回忆里。
纵使回忆是一种痛。
但那也是让陆雪痛并快乐着。
宋竹筠留下了一种声音,温暖的包围着了陆雪。
陆雪也心甘情愿的沉默在这优雅的声线之中。
宋竹筠更给陆雪留下了一份记忆与感动以及永久的回味。
一个女孩,一张CD ,一份记忆,这一切都单纯而又美好。
……………
回过头来,陆雪才发现自己对于宋竹筠是如此的迷恋,就像对待另一个自己。
可惜这些宋竹筠永远都不会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