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解药》读后感 ...
-
《解药》读后感
这是我读的巫哲的第五本书。
前几本书的名义都有其独特的意义,我就思考“解药”的深层含义。生了病的人会吃一种东西,用来治病或是缓解症状,这种东西叫解药。究竟是谁,生了什么样的病,吃了什么样的解药。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听过关于它的一句话――你是解药,病了舔舔。起初只以为是单纯平凡的救赎文。却无法想到江予夺经历了怎样刻骨铭心的痛苦与恐惧,又如何挣扎最终选择治疗。
“废物”――全文最多用来形容程恪的词语,也是整本书开头的一个词语。二十七八岁的程家废物大少爷被赶出家门,罪魁祸首是自己的亲弟弟,这让我很费解。程恪从小听到来自父亲的词语是“失望”。一个无时无刻笼罩在“你让我很失望”的氛围下的人,也许已经对自己的父亲感到失望。我认为这种失望是双向的。程恪是一个非常谨小慎微的人,他说过,他没有把握的事情不会拿出来展示。比如沙画,他窝在房间里玩了几年才敢拿出来见人。他用沙画赚来的第一笔钱给了他母亲,但母亲好像…无感。他本质挺糙的,除了他在原来世界里花花绿绿的公子哥,他好像也没见过其他什么样的人了,自然也不会想到还有像江予夺一样从黑暗的牢笼里挣脱却依旧受困于囹圄的人。但他很聪明,当他猜测到江予夺精神上有问题后,他用自己的方式保护江予夺。从连燃气灶都不会开的废物程恪到四家主题餐厅的老板。从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对江予夺还有想法到“我哪里也不去”。我想,这是程恪的成长,里面也是他对江予夺情感的深化。
江予夺。江湖人称“三哥”。有事儿找三哥的三哥。听起来就像是令人闻风丧胆的老大,确实他在保护所有人,但他唯独保护不了自己。他的生活里会出现别人都看不见的“他们”,我并不想用“异常”来形容他,毕竟这是他隐藏了十年的恐惧和心病。他怕黑,怕昏暗,怕消失,怕失去,怕时不时出现的“他们”,怕自己绝望的童年。无声无息存在,无声无息消失,这会让他害怕。类似于斗狗的斗人,是他亲生母亲和继父对他以及其他买来的“小狗”的行为。他们接受着超乎常人的训练,忍受着黑暗,饥饿,潮湿,拥挤,寒冷和绝望。无休止的比赛,让几岁的孩子成为了亡命之徒。他获救了,但他没有真正获救。救他的警察牺牲了,所以他本能的厌恶医院,医院会让他想起因为自己而消失的恩人。不想面对被解救之后的痛苦,他就选择活在自己制造的恐惧中,所以“他们”出现了。他清晰地知道自己有病,“他们”是幻觉,自己在自残,但他始终不愿意接受真相。“痛苦的事情发生过,就弥补不了了。”只有程恪发现了他的不对,也只因为程恪,他愿意接受治疗,再次撕开已经结疤却不会痊愈的伤口。他是小狗,是三哥,但在且仅在程恪这里,他才是真正地活着的江予夺。
被踹翻的垃圾桶,一声恼怒的有病和最先被注意的积家表。程恪就这么突兀地出现在了江予夺看似安稳的生活中,而程恪也是除了无法控制的“他们”之外,唯一一个无法控制的人。“他们”看到了程恪,江予夺要保护程恪。程恪开始非常不解,他没有危险也不需要保护,但江予夺执着于此,他也就不再过多询问。直到江予夺差点伤害林煦之后,他才逼问江予夺,得知了小狗这个说法。过年,江予夺去南方的一个城市找自己的心理医生,并不是为了看病,而是为了证明自己已经“好了”。他舍不得程恪离开,所以笨拙地挽留。直到他愿意向程恪证明他在自残时,是他认为自己会让程恪真正消失的时候,也是他决定离开自己去治疗的时候。他告诉程恪,“等不及就走吧”,程恪告诉他“我哪里也不去”。后来江予夺出院了。再后来,出现了另一只小狗――小蚂蚁。他是来找江予夺比赛的,可悲。一切都该回归正轨了。喵开业了,分店在设计了。两人的故事以两句“我爱你”告一段落。
我不想用赏析文章的语言和方法开评价这本书,我觉得这会让它更加不真实。作者是故事的叙述者,读者是故事的欣赏者,江予夺和程恪才是他们故事真正的演绎者兼主角。他们经历了以前,拥有现在,当然也会有未来。
江予夺笨拙且直白是对程恪最大的吸引,程恪是江予夺与这个世界的联系。同时,他们也是彼此的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