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我支持你 ...


  •   这是我第一次去淮安。福仪的车舆在队列最前面,我因尚未受封,落在仪仗的最后头。

      这样倒也自在,我并未乘辇,挥着马鞭,天高海阔,江水潺潺,青山可爱,我恣意地流连着路上每一处景色,常常落后,也不会有人责备我。

      淮水南岸停了龙船,为首的高帆为赤金色,写着朱红的“魏”字。我混在人群里看见宫女卫士簇拥着她,她并未回头。

      我倒是回头望了望,淮安城,十四年来我不曾踏出一步,此刻它化成一个暧昧虚浮的轮廓,静静绘在云霞深处,我的心莫名悸动一瞬,赶紧捏了捏胸前的狼牙。

      那条龙船即便威势如会稽王也不能登上,最后我倒和父亲碰上了。

      他对我的脸色缓和些,我也愿意顺着他。

      月亮从东边渐渐升起,需要赶在天幕完全黯淡下来前渡过淮水,去对面的驿站落脚。

      此时晚风正好,他坐在窗前烹茶,有些江南雅士的派头。

      “这些你学着点,去了淮安有些场面需要应付。”

      我懵懵懂懂地点头。他似乎不怎么满意我的态度,皱了一下眉。

      “怕不怕?”他又问。

      我瞪着眼,不知如何作答。他又叹了一口气。

      他大抵对我这个继承人是不怎么满意的。

      “这几年北部边关连连与戎狄交战,双方死伤无数,元气大伤。”他的动作优雅,水声沸沸,他执起壶柄,不紧不慢地放入一些我看不懂的东西。

      “双方有意讲和,但谈判人选一直迟迟未定。”他忽然瞟了我一眼,看着我胸前莹白奇特的狼牙。

      “我可以求您一件事吗?”

      他有些诧异。

      我解下项链,淡淡道:“我想知道关于我母亲的一些事。”

      茶杯被他重重怼在案板上。

      他很久不曾说话,直到船快靠岸了,他看向我:“她是狄族女子,叫莎罕。”指尖沾水,他在案板上写下母亲的名字。

      我认真看着,摸着胸前的狼牙。十四年,你还记得她的名字。

      ·

      从淮安到洛平,这一路上我和福仪不曾见过面,偶尔她身边的内侍官会给我送些吃食或玩意,说是公主恩赐。其中有些笔墨,我想着学院的功课不能落下,日日练练字帖也算打发时间,一路颠簸,昏昏糊糊了月余,队伍抵达上洛山时,侍卫们说山前那座巍峨恢弘的城中之城便是京都洛平。

      我突然有点紧张。

      父亲提前一步入宫复命,福仪身份尊贵,下榻的地方与我自然不同,整个营帐内外,我找不到一个可以依靠信赖的人。

      我蹲在山脚下的树荫处,扯着路边的杂草,有些心慌。

      “蹲在那里干什么?”

      我被吓了一跳,仰头,又被吓了一跳,赶紧蹦起来:“你……你……”支吾半天才想来对方是公主,赶紧蹲下身子准备行礼。

      她托住我。

      笑脸盈盈,眉眼如弯月,亲切柔和:“好了,现下无人就不必行礼了。”

      我有些不好意思:“这怎么可以!”

      她换了一身湖蓝色的华服:“我来找你是有些事同你商量,边走边说。”

      上洛山方圆十里已被围禁,行人车马一律不得靠近。

      她有自己的亲卫,隔着很长一段距离跟在我们身后。我们沿着石阶向上,通向上洛山的山顶。

      “会稽王应该已经同你讲了一些朝堂上的事。”

      我偏头看她,看她鬓边的珠钗和耳垂上的玉珰。她亦看我,眸光温润。

      “是,我总得开始学着。”

      她垂首轻笑了一声。

      “朝廷想同北狄讲和,但北狄王并不信任我们的诚意。这些年,葬身隆山南北的魏人、狄人很多很多。”她的声音发沉,神色也严肃起来。

      “皇室和会稽王府的姻结,一面表明魏国朝政稳固,上下一心;另一面,不久后会稽王会领兵北上,代表魏国同北狄谈判。”

      “更深一步,你的血统特殊,按照魏律,普通百姓也不是随便能与异族结合的。”

      我顿住脚步,她也停住。

      “如果这些话冒犯到你,我向你道歉。不过要想改变现状,只有两国和平息战才有改变的可能。”

      她转过身去,继续向上走,喘着气:“你应该听说了,我父皇开始并不太支持这门婚事,朝廷上的那些谏官就更不必说了。”

      “有个侍御史甚至上了折子,要父皇撤掉我的徽号。”

      她越走越远,我不得不跟上去。

      趁着她喘气的功夫,我插上嘴:“可是两族积怨甚久,停战尚且艰难,何谈握手言和。”

      “总得试一试。”

      “实话告诉你,不仅国库的财政支撑不下去了,边镇那些手握兵权的都督也在挟威自重。”

      我听着觉得好笑:“我怎么记得会稽王的风评也不怎么好。”

      她恍然看了我一眼:“怎么会,我的姑祖母曾是会稽王妃,司马氏与皇室关系亲厚,血脉相连……”

      我听着她嘴里胡诌的托辞,暗自讥笑。

      “福仪。”我打断她,有些犯上,她愕然,我却不管。

      站在山巅,视野开拓,我才得以一窥那座声明赫赫又一直存在于想象中的都城,方正、周严,像一个坚不可摧的囚笼。和淮安城区别不大。

      “福仪,这是我第一次走出淮安城,很多东西我未接触过,所以做得不一定好。离开淮安前,我父亲让我对着祖宗牌位发誓,以家族利益为重。”

      “我是有些害怕,也有些迷失,但是我从未想过后退一步。”

      “男儿在世当封功建业!即便你未择我做你的驸马,我做不了会稽王府的继承人,有朝一日,我还是会走出淮安城。”

      “和我是谁无关。”

      “我会自己去找答案。”

      ·

      父亲安排了几个亲卫给我,让我有时间去洛平城逛一逛。明日有宫宴,接连几日又都是应酬。

      我问那小兵,知不知道福仪公主的府邸在哪儿。

      他领着我去了城西一片废墟地,说这儿就是。陛下刚划出一整条街为福仪公主建府。

      我心里盘算了一下,看来婚事不算太着急。

      又问他太学在哪儿。

      他又领着我去了城东一片地,大门上贴着封条,说是前两日太学生妄议朝政被御史弹劾,朝廷下令封禁一月,整顿改过。

      我走得累了,只好打道回府。父亲领着大将军的官衔,京城下榻之处也在将军府,我去书房翻出几本兵书,算是打发时间。

      “喜欢兵法?”

      来人骤然出声,我立刻将书合上:“打发时间罢了。”

      他刚回来,卸下铠甲:“要是喜欢,我给你请个老师好好教你。”

      “真的!”

      他挑了挑眉:“自然。”

      视线下移,他看向我腰上的锦带,我有些尴尬,正准备出去:“这腰带形制是皇家用度,看来福仪公主对你上了心。”

      “可能是我对她还有些用处吧。”

      他满意地点点头:“你能看明白最好。”

      ·

      皇帝的年纪和父亲相仿,身形有些瘦弱,倒不似书上写的那般周身隐隐围绕一圈龙者之气。

      我见到了福仪的弟弟,魏国的皇太子,和福仪有三四分肖像,眉目舒展张扬,隐隐神气。他偶尔看我两眼,多数时间自顾自饮酒,话不多。

      席间都是几位大人在发言。

      他们盯着我的样貌,眸色复杂,而我已经习惯了这种意味不明的打量,乖乖坐在父亲身后,低眉顺目。

      福仪并未出席这场宴会。

      “会稽王,难道您真的打算让这位公子继承会稽王府的基业吗?”

      父亲云淡风轻地应答:“有何不可。”

      “昔年两军对峙之惨像,老朽尚历历在目。”

      席间一片唏嘘之声。

      “臣护的是魏国安危,奉的是天子之旨,个人荣辱,不足挂齿。”他举起酒杯,冲皇帝遥遥一拜。

      “诸位爱卿都是为国分忧。”皇帝扫了我一眼,落在腰间,眼波流转,又看向皇太子。

      世子册封之礼,由皇太子亲自主持,这是莫大的恩幸,也隐隐昭示着驸马之位近在眼前,皇室和司马氏亲如一家。或许有朝一日,就像父亲辅佐陛下一样,我也会成为眼前这个人的辅臣。

      太子是福仪的胞弟,比她小一岁,比我小几个月。

      父亲拆下我的银翅簪:“去吧。”

      金冠重些,我还有些不大适应,太子替我簪上,轻声道贺:“恭喜啊,司马公子。”

      “臣不敢,谢太子殿下。”我俯首叩拜。

      这一晚并没有预想中惊心动魄、剑拔弩张,我觉得还挺顺利的。出了明光殿,那个眼熟的内侍官正在等我,父亲瞧了我一眼:“马车在朱雀门外等你。”

      拐过一段宫墙,她站在宫灯下,发间的金枝步摇散着柔光,她拢着一件轻纱外袍,像一片柔软美好的云。

      “过来些,别站在风口上。”

      我惶然惊醒,小心上前两步:“公主!”

      “今日倒是学乖了,见着人记得行礼。”

      她将我周身打量一遭:“不错,这锦带称你,金冠也不错,比想象中好。”

      我不知道她的想象是什么样子。

      “你是住在宫里吗?”

      她点头:“忘了同你讲,我住在东宫的崇明殿,公主府明年建成后才能搬出去。”

      “难怪我找不到你。”

      “你找我做甚?”

      “就是……就是……有些人生地不熟。”

      她眉眼弯弯:“那我让泽业去服侍你。”泽业是那个内侍官的名字。

      “不必了。”

      “今日宴席上一切可还好?”

      “很好。”我敲了敲头上的金冠,得意地笑笑。

      “那就好。过两日我便能出宫,到时候带你见识见识洛平。”

      “好啊!”

      我觉得我们之间的关系更熟稔亲近了一些。

      沿着宫墙,并肩走了一段路。也许这里是她的地盘,她整个人的气场舒服自然许多,笑便会大大方方地笑,不必端着。

      “公主,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这就算对你好?”

      “算。”

      “那我以后能对你更好。”

      “嗯?”

      风声卷过长廊,把对话吹得零碎不清。我没再追问。

      “今日席上我听他们谈论北边战局,说是如今朝廷缺将才。我想了想,打算去军营待上几年磨练磨练。”

      “你说公主府也许一年半载才能建成,算上筹备时间,至少两载。”

      我平静陈诉,她不曾打断我,也未觉得我的想法不切实际:“这是你的想法?”

      我点头:“是。我读书晚,脑子不太开窍,考策论取功名非我所长。书院的夫子说我射御上有些天赋,也许是真的。”

      “不会觉得为难吗?”这一句她问得有些小心翼翼,也许是因为看着我的眼睛。

      我大方摆手:“不会。我说过,我是谁这个答案我会自己去找。”

      “我听他们讲,便是言和也得有武力做后盾。”

      “我知道父亲和陛下的关系。公主,我并不能向你保证什么,至少现在我是想保家卫国的。”

      走着走着,朱雀门已近在眼前。我以为她会考虑两日再给我回复。走出几步,她拽住我的袖子。

      “我支持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