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生物 ...

  •   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注意出分析说明题)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

      一、练习使用显微镜。
      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和安放;右握左托(右手握镜臂,左手托。

      (2)对光:升、转、看、调。

      (3)观察:放、压、降、看、升、看、调。

      (4)整理。
      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cm左右处,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cm距离)。把- -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观察: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定要看着物镜)。双眼睁开,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整理:实验完毕,应该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把物镜偏转到两旁,目镜放回镜头盒,把镜筒缓慢下降到最低处,再把显微镜放入镜箱内。
      2、几点重要的结论:
      ( 1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2 )显微镜物象和实物是上下左右都相反(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

      ( 3 )要将视野中的某个方向的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玻片就往那个方向移动(例如:要将视野中左上角的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玻片就往左上角移动),如果是将视野中央的物象移向某个方向,就将玻片往相反的方向移动。

      (4 )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看到细胞数目越多,物象越小,光线越亮。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看到细胞数目越多,物象越大,光线越暗。

      (5)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6)视野中的污点有三种情况:物镜上,目镜上,装片上。移动目镜,如果污点随之移动,则污点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随之移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如果前两次都不能移动污点,则污点在物镜上。

      (7 )光线依次要通过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玻片标本、物镜、镜筒、目镜,才能进入到人的眼睛。

      (8 )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清晰,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模糊不清,应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

      (9 )转换物镜时,应转动转换器的边缘,而不能直接用手扳动物镜。

      ( 10 )镜头脏了,只能用擦镜纸擦拭。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