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材料一和材料二(地理) ...
-
资料1
一、地图
1.地图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1:1000000的意思是: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一百万厘米。
2.相同图幅,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表示范围越大。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表示范围越小。
3海拔和相对高度。
4.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①周围低,中间高,表示山顶;。
②周围高,中间低,表示岔地。
③两山顶之间的地方是鞍部。
④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陡崖。
⑤等高线中间高,两侧低的地方是山脊。
⑥中间低,两侧高的地方是山谷。
二、海陆分布和海陆变迁。
1.地球上71%是海洋,29%陆地,七分海洋三分陆地。无论怎样平分地球,任何一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亚欧两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
亚非两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南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亚、北美洲以白令
海峡为界。
3.海陆变迁原因是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次要原因是人类的活动。
4.七大洲面积大小顺序排列为: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一南极洲一欧洲一大洋洲;跨经度最多的洲是南极洲;跨纬度最多的洲亚洲;平均海拔的洲南极洲,平均海拔最低的洲欧洲。
5.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被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内部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比较活跃,世界的火山和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1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2地中海一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我国位于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6.板块的运动方式:
a、碰撞挤压:位于非洲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中海将消失,是由于板块的挤压碰撞;喜马拉雅山的形成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碰撞;科迪勒拉山系(美洲):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交界处。(挤压碰撞)
b、张裂:红海将扩大,是由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作用。
资料2
1、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2、我国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增
长快。
3、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以黑河(黑龙江)腾冲(云南)为界,东多西少,分布不均。
4、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20世纪70年代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5、我国人口最多的河南省,人口密度最多的是江苏省。面积最大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6、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超过500万的少数民族有壮族,满族,口族,苗族,维吾尔族,蠡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共9个。
7、汉族的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回族,分布最广的民族是汉族,分布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份是云南省。
8、各民放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9、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我国的民族政策是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