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楔子--- ...

  •   蛊,这个神秘的东西。

      我是在网上接触这个字的,自从那时开始,我对这个东西的痴迷便一发不可收拾。

      我是贵州贵阳人,是汉人,也算是半个苗人。

      因为我妈妈是苗族,是熟苗。

      年幼的时候听神婆三姨妈(是个地地道道的苗人,好像还是懂巫术)说,可惜我妈嫁给了我爸,不然这颗好苗子也不会..每次说道这里,三姨妈就住口了。

      苗族,其实是一个统称,里面的分支分多很多,大概分的有生苗,熟苗,生苗,是指未被汉化的,一直生长在苗寨里,几乎与世隔绝的苗人,他们有自己的语言,他们彪悍,血性,义气,能用生命捍卫自己的家园,至今不与外族通婚。但有极少数的入赘郎。熟苗,是指被汉化了的苗人,除了还保留着自己的服装,自己的饰物,其它的几乎与汉人相同了,苗语,也只有奶奶辈的会说了。

      我名字是三姨妈给算过才取的,我名字叫唐文瑾,本来我的瑾应该是璟,可是我爸白字先生,在族谱里面把我的名字写错了,可是到了我六岁的时候,三姨妈说要给我改名字(我小时候体弱多病,身体很不好。)于是就取了唐源洵,三姨妈说我五行里却水,所以就在我名字里加了水。诶!也别说,改了名字,我的身体就慢慢的好起来,而且呢,一改以前文文静静的性格,变得调皮捣蛋起来,而改了名字以后,生了一场大病,紫癜,听我妈说,那个时候我差点就死了。

      我蛮喜欢唐源洵这个名字的,可是呢,我跟这个名字无缘,谁叫我爸特糊涂呢,本来户口上,这个名字应该是原名的,写在第一栏,而第二栏曾用名则写唐文瑾。可是我爸搞反了。

      中考的时候,人家要的是原名,然后不得已就改成了唐文瑾。

      可是我妈说他是故意的,因为我唐文瑾这个名字是爷爷在我出生前就叫爸爸取的,是他唐家论辈分取的,我这辈是文字辈,他那辈是建字辈。

      而且呢,我们是在贵阳生活,所以在族谱里又写着孙族,也就是我爷爷从湖南来湖南另外造了个族,可是还是属于湖南的那个家族。由此,我们的字辈和湖南家族的字辈不同。

      也不知道是名字的原因还是什么,叫唐源洵,这个名字的时候,我特别自信,也特别活泼,而且呢,交的朋友也很多(包括女朋友)。

      一叫回唐文瑾,我整天就呆在家里,宅得可以生蜘蛛网了,而且变得非常内向,话也不多了,而且特别怕生。

      我自己就是认为性格和名字有关。

      (偏题了..继续我的神婆三姨妈)

      我曾今看到过三姨妈发功,有一户人家,儿子无故的死亡了,想让三姨妈算算是怎么死的,那时候我还小,所以记得不是很清楚,记得最清楚的就是,三姨妈拿着鸡蛋在一个妇女身上慢慢滚了一圈,嘴里念念叨叨。

      然后把那个鸡蛋煮熟,拨开以后,我记得那个鸡蛋是个骷髅,我还记得,那个妇女吓了一跳,然后我三姨妈闭上眼,说那个人是被车撵死的。

      所以,我从小都对一些科学无法解释的东西感兴趣。

      因为我相信,科学无法解释的东西并非不存在,只是解释不了而已,所以就说它们是迷信。

      我从16岁开始就一直研究蛊,所以对它可以说很熟悉,也可以说不熟悉。

      我从来没看过有人中蛊的样子,也没看见过蛊师,只是知道有蛊的存在,所以我才想要去探究它。

      我还想过自己连蛊的,但是看到网上说,蛊会噬主,而且还要去捉很多种虫子来练,所以这个念头就打消了。

      于是,就慢慢的去研究起来。

      蛊术,是在中国南方乡村,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比如,贵州,云南,四川,湖南,广西等地。

      但是先把苗蛊和蛊苗,还有蛊巫分清楚。

      苗蛊就是字面意思,苗族制作的蛊,而蛊苗就不是了,蛊苗是生苗里面的黑苗族,也就是专门研究蛊的,称之为蛊族。而蛊巫一般都是彝族,壮族的人。蛊巫就是利用蛊和巫术连接在一起下蛊。

      在蛊里面,并不都是坏的,有些蛊医,就是练蛊,把蛊制作成药蛊拿来救人,也精通很多解蛊的方法替人消灾。

      苗族是蛊发明的始祖,而降头也是苗族传到南洋去的。

      所以,蛊,是个很神秘的东西,在几千年前,就有了蛊这个东西。

      而蛊又分为黑蛊和白蛊,黑蛊都是害人的蛊,其中最厉害的就是金蚕蛊。而白蛊呢,就是情蛊,专门为找不到老婆的男人所创造的。

      黑蛊传女不传男,白蛊传男不传女。

      蛊在苗族地区俗称“草鬼”,相传它寄附于女子身上,危害他人。那些所谓有蛊的妇女,被称为“草鬼婆”。

      传说中的草鬼婆眼睛是红色的,跟患了红眼病一样,据说眼角总是有很多眼屎,听起来是一些很脏的女人,让人不敢接近。因为这样一个脏女人,谁愿意去接近她呢?所以就神秘了。草鬼婆全是女人,一代一代相传,从远古时候传到今天,只能听说,不可能再看到了。有人说,这是母系社会解体时,由当时的女巫留传下来,作为维系女□□情、尊严乃至生命的一种神秘莫测的技术,听起来很有道理,但真相是什么样子,谁又知道呢?

      蛊术在中国古代江南地区早已广为流传。最初,蛊是指生于器皿中的虫,后来,谷物腐败后所生飞蛾以及其他物体变质而生出的虫也被称为蛊。古人认为蛊具有神秘莫测的性质和巨大的毒性,所以又叫毒蛊,可以通过饮食进入人体引发疾病。患者如同被鬼魅迷惑,神智昏乱。先秦人提到蛊虫大多是指自然生成的神秘毒虫。长期的毒蛊迷信又发展出造蛊人的观念和做法。据学者考证,战国时代中原地区已有人使用和传授造蛊害人的方法。

      在苗族的观念世界,蛊有蛇蛊、蛙蛊、蚂蚁蛊、毛虫蛊、麻雀蛊、乌龟蛊等类。蛊在有蛊的人身上繁衍多了,找不到吃的,就要向有蛊者本人(蛊主)进攻,索取食物,蛊主难受,就将蛊放出去危害他人。放蛊时,蛊主在意念中说:“去向某人找吃去,不要尽缠我!”蛊就会自动地去找那个人。或者在几十米开外,手指头暗暗一弹,蛊就会飞向那人。甚至有人说蛊看中了谁,即爱上了谁,就叫它的主人放蛊给谁。不然,蛊就要它主人的命。所以有蛊者不得不放。

      放蛊,在湘西苗区,为女人的专利,称为蛊婆。虽然谁也拿不出具体的证据,外人甚至本地人都对蛊婆的存在深信不疑,甚至有“无蛊不成寨”的说法。

      蛊是中国巫术中的一种,以云南苗疆最盛,也最神奇和负有盛名。据说中了蛊术,就必须听命於放古人的差遣,并定期回到苗疆,服用特制的解蛊药,续命一年。年年如此,直到死亡。也只有放蛊者帮你拔除蛊毒,才有可能摆脱蛊毒的残害。

      通俗的讲蛊其实就是一种毒虫,所说的巫蛊之术就是用这些毒虫的毒素去害人,因为古时候缺乏医学知识,所以人们才将这一现象和巫术联系到一起。
      列举一个制作巫蛊方法:将蜘蛛、蝎子、蟾蜍、毒蛇、蜈蚣等毒虫放在一个容器中,密封十天,开封后存活下来的那只就是最毒的,它也就是蛊的首选,然后经过饲养(略去方法)最终就是蛊,把它的粪便放在被人家的水井或粮食里吃了的人肚子里就会长虫,慢慢身体虚弱而死。
      蛊,音同古,相传是一种人工培养而成的毒虫。传说放蛊是我国古代遗传下来的神秘巫术;过去,在中国的南方乡村中,曾经闹得非常厉害,谈蛊色变。文人学士交相传述,笔之翰籍,也俨然以为有其事;一部分的医药家,也以其为真,记下一些治蛊之法。

      其实蛊最开始是用来救治人的,可是久而久之,一些邪恶的苗疆人就发现了这蛊可以惑人心智,不然蛊惑心智这个成语就不会由来了。

      这些邪恶的苗疆人偷了蛊圣的制作方法,开始练蛊害人,而他们也组成了一个族,这就是蛊族,而蛊圣痛恨蛊族对自己的背叛,然后就广招徒弟,教他们如何用蛊救人,如何练制药蛊,如何解蛊,可是蛊圣害怕再被背叛,所以就没有教后一批的弟子放蛊。这批弟子就是蛊医了。

      但是现在,蛊医基本上失传了,所以真正懂得解蛊的人也寥寥无几。

      解蛊又叫隔蛊,就是将蛊毒和人的身体隔开。

      现在,最广泛的就是情蛊,可是我对情蛊不感兴趣。我曾今在一本书上面看到过,练蛊有禁术,我特别想知道这个禁术是什么。

      看过几篇关于蛊的小说,也不知道是真是假,禁术有,鬼蛊,蛊人。虽然我知道这只是小说里面的幻想,可是我看过一篇报导,是国外的。

      我很喜欢丧尸,也希望有一天希望砍杀它们(别说我血腥)那篇报导上说,可以利用中国古时候的巫术来研究生化武器。

      于是我就想到了禁术。

      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对蛊情有独钟的原因,因为我想看看传说中的蛊,也想知道蛊到底有没有禁术。

      蛊是苗族人"发明"的,但是苗族也分很多分支水苗:一般只居住在有河流过地方的苗族,并以水为生花苗: 唱歌跳舞都是行家,打扮也很花俏白苗(熟苗):被大多汉化或者是衣服以白色等纯色调为主的苗说到蛊,就是黑苗了。一般情况很难分清是什么苗,但是去苗区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一独居的老人家里不要去二进主人家时先看屋子房梁上有坛子或者其他异物,有就不要进。

      蛊,告诉你们点禁忌吧,家里干净不要去(干净的诡异)深山周围无虫鸣不要去。住宿吃饭是先吃大蒜。睡觉周围洒硫磺。多带石榴汁。不要惹事…带些银针。

      蛊或有形或无形,中毒极易,但辨认之法,是应该万分注意的。中毒后的辨认之法:
      以生黄豆(黑豆也可以)食之,入口不闻腥臭,是中毒。
      (2)以灸甘草一寸嚼之,咽汁随之吐出的,是中毒。
      (3)插银针于一已熟的鸭蛋内,含入口内,一小时后取出视之,如蛋白俱黑者,是中毒。

      蛊毒非常厉害,能使人惹病丧生,虽有方法医治,也不应轻易去尝试。据说预防之法有:   (1)凡房屋整洁,无灰尘珠网的,是藏蛊之家,切勿与之往来。
      (2)凡食茶、水、菜、饭等物之先,须用筷子向杯碗上敲动的,是在施毒,急须向主人问道: “食内,莫非有毒吗?”一经问破,可免受毒。
      携同大蒜头出行,每饭,先食大蒜头,有蛊必吐,不吐则死,主人怕受连累,当然不敢下蛊。
      (4)大荸荠,不拘多少,切片晒干为末,每早空心白滚汤送下(以二钱为度),纵入蛊家,也可免害。
      (5)蛊之由饭酒中毒的,分外难治,故出外宜以不饮酒为原则。

      解除毒蛊的方法,最普通的,是用雄黄、蒜子、菖蒲三味用开水吞服,使之泻去恶毒。金蚕,最畏头嘴似鼠,身有刺毛似蚝猪箭的刺猬,故刺猬是专治金蚕蛊的特殊药品。其他如蜈蚣、蚯蚓,每每也可以治蛊。   其实用现代医学来讲就是每个人都有对自己不利的细胞,但一般情况不会有影响,但长期不管就会大量繁衍然后导致疾病,比如癌细胞,造成人体的损害。

      而一般会中蛊的几率,都是你冒犯了苗族的忌讳。

      而苗族的禁忌也是非常多的,生为半个苗人,我深知这一点。

      苗族禁忌

      1、就餐时,鸡头要敬给老年人,鸡肝、鸡杂要敬给老年妇女,将翅膀交于青年男女,祝其前程无限,鸡腿则要留给小孩。不准小孩吃鸡血,认为如果吃了长大后办事说话、讲理会脸红。
      2、忌在屋里煮蛇肉和吃蛇肉
      3、节日(尤其是春节)期间,不能斗殴,不能说不吉利的话
      4、春节初一,不动刀,不挑水,不扫地,不敲板壁,不赤足须穿鞋,不食粑粑,洗脸水不得倒于屋外,妇女不能去别人家里。
      5、春节初一至初三不可在寨内晾晒衣物,认为这样做了,当年会打凶雷,刮大风吹房屋。妇女不能在家中拿针线,可在外用。妇女在外用针线即有人所说的“坐年”(汉语音译意)。
      6、最忌讳的称呼是“苗子”。
      7、同姓不通婚。同宗共祖严禁通婚
      8、平时家里来客,吃饭时男主人陪男客,女客则由女主人陪,违反被视为不礼貌。
      9、客人至苗家,必以酒相敬,客人若接受,主人会引为知己。若客人不胜力,也要象征性品咂一下。
      10、年少者不能在年长者面前跷二郎腿,尤其是不能在老人面前跷二郎腿
      11、忌妇女与长辈同坐一条长凳。
      12、在家几代同堂之时,青年男女不应有过分亲昵举动。
      13、产妇不宜外出串门。家有产妇,便在门前插一个“草标”,暗示外人不可进屋,亲戚尚可
      14、戴孝的人不能进入苗族家中。
      15、人居住的房屋若建台阶,数目须为单数。牲畜圈若建台阶,数目须为双数。
      16、若老人去世,三年内不能建屋。
      17、入葬后一个月内,家中任何东西不得出卖或借人。
      18、守孝一百天。
      19、三年内不得办婚事或喜事,不能建屋。
      20、“草标”是苗族生产活动中一项重要的、用来对人和鬼神的物示语言标志。六畜产幼畜后,门前悬挂“草标”,外人不可入宅。
      21、忌跨小孩头顶,否则孩子长不高。
      22、任何人都不能在屋子内吹口哨,也不能在夜间吹口哨。
      23、险恶环境中忌嘻笑,忌刀口朝上,忌用凶器指人。
      24、苗族崇拜“牛皮鼓”,视“牛皮鼓”为能通神灵之物,凡丧葬祭祀活动都要敲“牛皮鼓”,平时则要挂放在“养鼓”人家特定的地方禁止随意搬动,更禁止随意敲响“牛皮鼓”。
      25、苗族人家神龛,外人不得触摸,忌讳靠墙坐在神龛下,更不能横睡在神龛下,因为只有死人才横放在神龛下。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楔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