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采蘑菇 ...
-
知青点
吴燕正在心里生闷气,她知道自己不该多关注苏青青,可不自觉就是会去关注,关注了就会被气个半死,简直恶性循环。
烦死了!苏青青就不能消停点吗?天天就知道买买买,早晚穷死你!
吴燕无能狂怒,只能拼命诅咒。
想到肖志远对苏青青的宠溺,给苏青青买的那老些东西,再看看宋书明,最多就是帮着做点农活,吴燕酸的都要长出柠檬树了。
吴燕心中默念:不能比不能比,自己好日子在后面呢!
然并卵,更气了!
啊!烦死了!
燥热的夏季随着一场大雨而凉爽了不少。
雨后,苏青青和肖志红约好去山上捡蘑菇,苏青青兴奋的一晚上没睡好。
得益于后世短视频盛行,苏青青对蘑菇野菜基本还是认识的,一进山2人就发现,那蘑菇真的是一丛一丛的啊。
榛蘑,草榛蘑,牛肝菌,鸡油菌,红菇,鸡枞,猴头菇等等,榛蘑尤其的多。
苏青青姑嫂二人只来得及“哇”了一声,然后就只顾着埋头捡菌,话都没多一句的。
苏青青双手开工,那蘑菇一丛一丛的肥嘟嘟的,简直是童话里的小精灵一般,不一会2人的背篓就满了。
2人抬头看着还有巨多菌子的树林.................恨不得自己是个大力士,把这些都捡回家啊!
可惜,只能想想,二人打道回府。
中午吃饭的时候,苏青青说了蘑菇的事,表示好多蘑菇,可惜自己一趟背不了多少。
肖妈不以为意的开口:“这有什么,你下次再去捡的时候,提前和我们说好,多带几个麻袋,到时候捡好了放在一起,沿路记得留记号,我们下工了去给你挑回来。”
苏青青眼睛刷一下亮了:“还可以这样吗?”
其余人都笑了,肖大嫂说:“这有什么,等农忙过后,村里人集体上山采山货的时候,都是这么干的。”
苏青青双收一拍:“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明天一早我和红红去捡蘑菇,中午妈你们记得来哈。”
“行,你们山上主意安全啊。”
苏青青笑眯眯:“放心吧妈,我可惜命了。”
不得不说捡菌有瘾,从这天往后,只要是下雨后,那第二天苏青青必然会上山采蘑菇,然后中午回来,下午织布,可以说时间安排的满满当当。
第一次苏青青他们捡的几麻袋蘑菇由肖家人帮忙背下来的时候,村里人还传苏青青娇气,矫情什么的,后来见次次如此,肖家人也不介意,就没人说了。
说那么多有啥用呢,人正主都不介意。
以至于后来村里人都习惯了这码事了,要是哪天苏青青自己一个人背东西下山,村里人还不习惯呢。
因着苏青青和肖志红够勤快,所以家里的蘑菇逐渐增多,苏青青每天是换着法子吃蘑菇。
什么清炒蘑菇,蘑菇炒青椒,蘑菇炒蛋,蘑菇炒腊肉,蘑菇炖鸡,红烧肉炖蘑菇,油炸蘑菇,凉拌蘑菇,那是吃出了花来了,吃的肖家人都惊呼从来不知道蘑菇吃法这么多,以前只知道炖鸡炒肉,糟蹋了东西简直。
就是这么吃,蘑菇还有非常多,于是各家的院子里开始晒蘑菇干。
夏季天气炎热,光照充足,蘑菇不到一周就晒干了,装袋后足足有8个大麻袋!
不只肖家人震惊了,苏青青自己也震惊了,居然不知不觉捡这么多了吗?!
于是肖二哥和肖志远的销货名单里又多了个蘑菇干。
苏青青还收拾出一包来给涂家寄去了,这野蘑菇城里可吃不到哦。
京城
涂爸正在上班,突然门卫来找他去门口签收包裹。
涂爸疑惑:“老于头,你没听错,是我的包裹?”
门卫老于头慢吞吞说:“是啊,本来地址是你家,不过邮递员正好来咱厂送邮件,就顺便让你带回去,多跑那一趟浪费时间嘛。”
涂爸问:“哪寄来的?”
老于头:“好像是东北哈市的吧,你家媳妇前头那个闺女在那边下乡是不是?”
涂爸:“是啊,那估计是青青寄回来的。”
说话间,到了门口,在邮递员那边签了字后,邮递员手一指:“看到那个麻袋没,就是你家的。”
涂爸抬眼一看:“嚯!”好家伙,半人高个麻袋,这寄的啥啊?
老于头也很好奇:“老涂,打开瞧瞧,你这闺女可真行啊,这么大一袋。”
涂爸犹豫了一下,还是解开了袋子,那边邮递员也好奇凑过来看。
只见最上面是个报纸包,打开一看,是10来朵品相极佳的干猴头菇;挨着的是一个大一点的纸包,是10来斤干牛肝菌,里面还有一封信。
再下面就是粗布做的包裹,一包一包的是干榛蘑,目测最少有五六十斤。
涂爸展开信纸,苏青青在里面除了日常的关心问好,以及告诉家里自己过得很好不用担心以外,就是仔细说明了包裹里有哪些蘑菇,都要怎么吃。
涂爸看着这一大麻袋,心情复杂:这闺女刚结婚一个多月就往娘家薅东西可还行?!
涂爸是班都没心思上了,决定请半天假,下午回家商量这个咋办。
涂爸刚收好信准备扎麻袋,老于头拉住了他。
老于头:“嘿嘿,老涂啊,咱这么熟了,你那干蘑菇匀点给我咋样?我也不要你那2包量少的,就那种榛蘑,是叫榛蘑吧?匀我2斤咋样?也不占你便宜,那市面上干菜6毛一斤,你这蘑菇难得,8毛一斤,怎么样?”
邮递员在一边喊:“还有我还有我,我也想要2斤。”
涂爸:“............这样不好,不合适。”
老于头:“有啥不合适的,又不是黑市上那些投机倒把的,咱这就是同事,熟人,托你带东西,当然要把你垫的钱还你嘛。”
邮递员:“没错没错,熟人带东西嘛。”说着,这小伙还特机灵的掏出1块6毛钱塞进涂爸手里,那边老于头也眼疾手快的把钱塞过来。
涂爸:“..............”被迫卖了4斤蘑菇!
涂爸请假回家,一路上扛着个麻袋招摇过市,家属院附近都知道涂家媳妇前头那个闺女寄了老大一个麻袋东西回来了。
孙妈和涂家老两口都惊了。
孙妈:“这孩子怎么想的,她日子不过了?”
涂老太太:“可不,这么一大袋,她婆婆会不会讲究她啊?”
涂爸递上信:“应该不会,这个是青青山上捡的蘑菇自己晒的,听说晒了非常多,吃不过来。”
涂老太太翻了个白眼:“那边再多,这往娘家寄了这么多,婆婆要是小气点,都够吵一架了。”
孙妈:“是呀,别的不怕,就怕青青在那边难过。”
涂老爷子看完信,敲敲烟锅袋:“孩子寄回来了,是一片心意,收下吧,你明天买点吃的,再加上10块钱,一起寄过去,这样她婆家那边就算有看法也不会为难孩子。”
涂爸点头:“好的爸,我知道了。”
孙妈:“谢谢爸,那今天时间还早,要不要弄点蘑菇尝尝?听说这个牛肝菌,炒辣椒或者炒腊肉都好吃,咱家正好还有块腊肉呢。”
涂老太太:“做做做,我老太婆也沾你的光,今天尝尝这个山珍。”
等苏青青再一次去收购站卖布时,收到了涂家一个零食大礼包还有10块钱。
苏青青:“..................麻了。”算了,到底一片心意,退了也不合适,等自己再多搞点山货给寄过去吧。
之前因为蘑菇收获巨多,野菜苏青青就没采多少,只捡爱吃的多采了点。
现在蘑菇囤的够多了,苏青青开始转战山野菜。
这边的山野菜品种也不少:蕨菜,猴腿,大叶芹,刺嫩芽,猫爪菜,蒲公英,荠菜等等。
荠菜、蒲公英春季的时候比较嫩,现在有点老了,苏青青特别喜欢蕨菜和大叶芹,之前就弄了不少,这次的主要目标还是这俩,其他的看见了也不会放过。
苏青青还在山里采了许多木耳,之前晒了一些,凉拌了尝过,脆脆的,香。
苏青青这边沉迷采野菜蘑菇,不知道那边吴燕又被她气到了。
那天苏青青从县城取回涂家寄来的包裹,被吴燕看到了,这时候能给苏青青寄东西的,就只有苏青青娘家。
吴燕后槽牙都快咬碎了,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自家娘家人不跟自己要东西就谢天谢地了,哪能指望寄东西来。
吴燕再一次清晰的知道,自己的好日子是系在宋书明身上的。
于是吴燕为了稳坐宋太太的宝座,开始更加温柔的对宋书明好,并暗示结婚。
宋书明对结婚不排斥,于是写信回家说明自己要结婚的事,吴燕暗自窃喜。
好日子,稳了!
又到了去收购站卖布匹的时候,苏青青和肖志红2人悠悠哉哉卖了布,又分头去买肉菜和调料。
趁着和肖志红分开行动,苏青青赶紧往自己的背篓里放了各色五香粉大料之类的,自己做饭用的比较多。
空间里鸡鸭早已经长成了,之前只能偷偷摸摸拿些蛋添菜,这回赶紧将鸡鸭各拿了一只出来,用绳子捆扎好,放在背篓里。
拍拍手,苏青青满意微笑:“不用花钱买的感觉就是好。”
等肖志红回来,发现三嫂居然买到了鸡鸭,高兴的说:“还是三嫂运气好,我这边就不行了,肉都比较瘦,剩下的就是猪肝猪心猪肺了,没买到好肉。”
苏青青安慰:“没事,我搞到大料了,今天回家把内脏卤上,也是一道好菜。”
“哎!听三嫂的。”肖志红笑着答应,2人下了客车后,沿着土路往村里走,正走着,突然一阵自行车铃声响起,苏青青回头,是一个不认识男的。
苏青青拉着肖志红往路边让了让,没想到自行车到了她俩边上停下了。
“志红,好久不见了啊,你还好吗?”一道男声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