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一兔三吃 ...

  •   三只兔身一只用来做干煸兔丁:兔肉切成小丁,加少许酱油,白糖,盐,米酒,花椒粉抓匀腌制一刻钟,加少许面粉抓匀。
      锅中烧油,倒入兔丁,中火炸金黄捞出控油。
      留底油下姜蒜,花椒和辣椒小火炒出香味后,倒入兔丁大火翻炒均匀,放虾皮和花椒粉快速翻炒,撒上白芝麻和葱段翻炒均匀即可。
      剩下两只做红焖麻辣兔,热油下入香料煸炒出香味,放入兔肉翻炒一会儿,然后淋入少量米酒,继续翻炒,再淋入酱油上色。
      倒入清水、白糖、适量盐,烧开转入砂锅中,小火慢炖。兔肉熟后再倒入炒锅中,大火收汁,最后放入辣椒和葱花。
      三种吃法同时做,无缝切换,看得付任目瞪口呆。
      程封同样目瞪口呆,这次三锅都是兔肉,放的调料又很像,他只认出了砂锅里的兔头,另外两种看的他眼花缭乱,导致他没分清,菜谱也没有记上,他第一次发现自己这么笨。
      楚锦轻蔑地瞟他一眼,拿过他手中的纸笔,把他没记上的部分补充完整。
      菜都做好了,现在开始做煎饼果子,面粉和水按四比三的比例,加入一勺盐,一勺糖调制面糊,搅拌到面糊细腻均匀没有颗粒。
      面粉中打入鸡蛋,搅拌均匀后开始揉面,揉到面团光滑,醒面三十分钟。
      醒好的面团擀薄切大块,这是用来炸薄脆的面皮。
      煎饼果子的酱料是用多种酱料熬制的,很多酱都没有,李景知只能做出大致的味道。
      豆豉、芝麻酱、赤酱和辣椒、花椒、蒜末、葱碾成的辣椒酱一起下油锅慢炒三分钟,加入凉水,小火煮滚,从炖了一天的鸡汤中瓢半勺鸡油,熬制粘稠。
      一碗粗辣椒面,一碗细辣椒粉,一勺盐,一勺白糖,半勺花椒粉,再加入白酒和猪油搅拌均匀,在表面撒上白芝麻。
      凉油蒜瓣炸黄捞出,下入葱姜、八角、桂皮、花椒、香叶、孜然、茴香,炸置焦黄捞出,将炸香的热油浇入辣椒中,边倒边搅。
      刺鼻辛辣的香气瞬间被热油激出,李景知非常有先见之明地用帕子遮住鼻子,厨房另外的四个人在辛辣的刺激下不停打喷嚏。
      “这是什么呀?”堂堂六尺男儿被刺激的眼泪都下来了,程封瞬间回忆起第一次在江南生吃辣椒时的恐怖滋味。
      “油辣子,蘸鞋底都好吃的油辣子。”
      程封满头疑惑,但还是认认真真地在纸上写道“蘸鞋底都好吃的油辣子”。
      薄脆热油下锅炸至金黄就捞出控油,虾仁、蔬菜都洗好了,再让楚锦削了截贴合大锅弧度的竹片,准备工作就全部做好了,可以开始摊饼了。
      用油布过一遍锅面,一大勺面糊放在锅中间,用竹片摊开成薄片。
      面皮定型后打入两个鸡蛋,像面皮一样摊开,洒上芝麻然后翻面,反面刷酱和辣椒,撒葱花,放薄脆、虾仁、蔬菜。
      李景知把面皮摊的很大,所以每个面皮摊了两个鸡蛋放了两个薄脆,一个煎饼果子够一个人吃饱了。
      当然,不包括楚锦这样的大胃王。
      李景知怕他们胃口大吃不饱,一个人做了两个煎饼果子,楚锦三个,加上今晚做的几道菜,晚饭齐活。
      做好饭李景知没有走,想先把野草莓腌好,免得放一晚不新鲜了。
      留出今晚要吃的,剩下的野草莓洗净控干水,放入锅里,倒入白砂糖搅拌均匀。
      杀出水后烧火熬制,不停搅拌防止糊锅,等果酱浓稠就可以了,放凉,装坛密封,等要吃的时候再打开。
      吃饭的人多了,楚锦把主院的桌子换成了一张更大的八仙桌,坐八个人都绰绰有余。
      五个人热热闹闹的围坐在桌子旁,为楚锦多的一个煎饼果子拌嘴,笑闹的声音传入耳朵,李景知一阵恍惚,他有多久没有跟人坐在一桌吃饭了?
      不记得了,太久了,久到他已经记不清上一次坐在一桌吃饭的人的面容了。
      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还能和别人一起坐在这里,除了楚锦没有人会直视自己的眼睛,没有恐惧,也没有紧张,他好像忘了记忆中害怕的画面。
      刚才包括现在,他记得的都是面前几人的笑脸,这样的感觉,他很喜欢,很喜欢。
      “傻笑什么呢!快喝,待会就凉了。”楚锦拿筷子敲敲他的手,催促他赶快喝鸡汤。
      在炉子上待了一天的鸡汤,终于在晚上进了他的肚子里。
      在砂锅里炖了一天,里面的鸡肉都快炖化了,连骨头都炖的酥脆一咬就烂。
      只加了盐调味的鸡汤配着中药的清香鲜美回甘,一口下去暖到了心里。
      李景知喝鸡汤,其他人喝粥。咸香的鸡肉粥,配上鲜香甜辣的潮汕生腌,一口生腌一口粥,清甜不腻,口味俱佳,其他菜还没开吃呢一碗粥就见了底。
      李景知对他们几个无话可说,粥都喝完了才开始吃煎饼,不嫌噎吗。
      不想瞅见他们啃兔头啃的满嘴油的吃相,李景知低下头吃自己的兔头。
      兔头上没什么肉,其实没什么可吃的,但椒香麻辣,咸香嫩滑的味道令人欲罢不能,楚锦、程封纷纷感叹兔子抓少了。
      啃完兔头,接着把筷子伸向两道兔肉,就着兔肉,一口煎饼,一口茄子吃的欢快。
      比起剩下的两道兔肉,李景知更偏向干煸豆角和爆汁豆腐,吸满汤汁的炸豆腐外酥里嫩,一口下去汁水充盈,搭配脆香的豆角,实在是太好吃了。
      这几天肉吃多了,有些腻了,正好多吃点素菜换换口味。
      作为一个有着现代灵魂的古代人,他总是觉得每天吃的太油腻了,不健康,但奈何楚锦几人都是肉食动物,一顿没有肉能被他们搅和的饭都做不了。
      以后尽量都这样做吧,荤素搭配,营养美味。
      李景知今晚做的菜不仅种类多,量还大,就这还不够他们四个风卷残云一刻钟的。
      李景知鸡汤还没喝完,他们四个就把菜都吃完了,坐在那拿着煎饼慢悠悠的啃,一口粥一口饼,巴适得很。
      “公子,猪崽都劁好了,您要看一下吗?”付任那最后一口煎饼果子塞进嘴里,意犹未尽地舔了舔嘴唇,给李景知汇报今天交代的任务。
      “明天吧,今天太晚了。”
      从溪风山回来天色已经黑了,做饭吃饭又花了不少时间,今天在山里钻了一下午,还踩了粪便,不洗澡就睡的话混身难受,待会儿还要烧水洗澡,实在没有时间去看猪崽了。
      明天再去瞧瞧吧,看看伤口有没有恶化。
      付任点头应声,换了另一件事情,“派去南下采买辣椒的人已经就绪了,随时可以出发。”
      李景知沉吟一番,“把纸笔给我,我再写几个辣椒的菜谱送给采摘的农民,再加上今晚炸油辣子的那个,应该够了。”
      这个世界的字和他前世古文字八分像的。
      李景知上小学时还不社恐,当时也是个中二少年,伤痛文学深得他心,为了能更好的装一把,深入研究过各种文字,古代汉字信手拈来。
      不过这是对于曾经的李景知来说,现在的李景知作为李景芝,是不会写字的,应该说是大字不识。
      李景芝作为一个哥儿,被父母当做“赔钱货”养大,爹不疼娘不爱,吃不饱穿不暖,面黄肌瘦,衣衫褴褛,逃荒途中最先被抛弃的就是他。
      他没有任何途径可以识字,所以现在的李景知也应该是不识字的。
      “算了,还是我说你写吧,我不识字。”
      李景知摸了下鼻尖,避开楚锦意味深长的目光,开始按着记忆叙述辣椒的吃法。
      楚锦放过他,拿过程封手里的纸笔,亲自动手记菜谱。
      傻子,前天还看到他翻自己的游记呢,现在又说不识字,前言不搭后语,怎么会这么笨。
      楚锦在决定要对李景知负责的时候,就让付任调查过他,没查到李景知,反而查到了李景芝。
      李景芝,阜召府仁康县五黄村人,父母打骂,兄弟欺辱,从小到大都被当做下人使唤,活的悲惨又可怜。
      逃荒是他这十四年来第一次出五黄村。
      这样一个哥儿,哪里来的这么丰富的知识储备?哪里来的这么厉害的厨艺?又是在哪里识得的字?
      楚锦也曾怀疑过李景知,但观察他两天就放弃了这种想法。
      实在是李景知太好懂了,不懂得伪装,不懂得收敛,害怕外人但眼神透彻不胆怯,什么想法都摆在脸上,明摆着就不是一个在村里吃苦长大的哥儿该有的性格。
      这样一个性格的人,也不会有能力伤害到自己。
      楚锦没有深究,每个人都有秘密,李景知不告诉自己,无非就是还不够信任他。
      李景知终有一天会自愿并且毫无保留地跟他坦白,他有这个自信。
      “新鲜红辣椒,加一勺姜末、两勺蒜末、豆豉、盐、白糖、白酒,搅拌均匀,密封腌制七天,可以用来炒菜,也可以配饭直接吃。”
      “这是第二种方法,第一种就是我今天炸的辣椒油,用来炒菜和凉拌。第三种:油热下青辣椒沫、红辣椒沫、两勺蒜沫、一勺姜沫、白芝麻,再加上紫叩、砂仁、肉蔻、肉桂、丁香、花椒、大料、小茴香、木香、白芷、三奈、良姜、干姜磨成的十三香,盐和白糖,搅拌均匀之后加白酒。用来炒菜、做蘸料都可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