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1、第 51 章 ...

  •   第51章江河

      顾九思与柳玉茹定亲后不久,便启程去东都求学了。三年的求学生涯,让两人已经习惯了东都的生活。

      东都虽然与扬州差别不大,但在这一砖头砸下去就能砸出个达官显贵的东都,两人还真不习惯了一阵。好在两人的适应能力强,再加上有前辈的引导,很好的在东都立足了。

      三年后,顾九思参加了春闱,而他也果然不负众望,如愿夺得了状元。

      自此,江家一门三状元之事,算是彻底的在东都,乃至整个国家宣扬了开来。不少人更是死皮白赖的向江河取经,希望自家也能培养出这样的人才来。

      可惜,江尚书的嘴哪是那么容易撬开的?众人不得其法,只能另想他招。这不,有人就想到了一道“妙招”,想着在陛下面前提及此事,届时江尚书总不能推诿了吧?

      方法很好,可惜他们的对手是有江狐狸,注定是要失算的。

      早朝进行了一半,突然有人向皇帝进言,希望江尚书能将培养家中子侄之法公布,也好为朝廷培养人才。

      说的冠冕堂皇,私下还不是为了自家的孩子?江河本不欲理会,谁知他的好言好语却让人觉得他太过慈善!既然如此,那就怪不得他了,他总会找补回来的。

      皇帝听闻此次新科状元是江尚书的外甥,更是说起一门三状元的“壮举”,饶有兴趣的问道:“江尚书,不知诸位爱卿所言可是真的?”

      江河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回皇上,绝无此事,您听臣如实道来。”

      皇帝不置可否的颔首:“江尚书起来慢慢说。”

      江河弯下的腰,转瞬便站直了。他恭声道:“谢皇上。”

      他有条不紊的道:“臣家确实是一门双状元,然在下却是十几年前的状元了,臣便不提了。臣的儿子江知仁现任翰林院编修,乃上一届状元郎,他师承章大师。而臣的外甥顾九思,他师承国子监王祭酒,这三年来臣的外甥在国子监多仰仗祭酒大人的指导。不怕诸位同僚笑话,在下不过是起到引导的作用罢了,孩子们有出息除了孩子们自己争气外,最要感谢地人就是两个孩子的师父。”

      文武百官听完江河的解释才恍然,哦,原来不是江尚书一人的功劳啊!他们就说,要是江尚书真的如此厉害,那还如何得了哦!不过就算是这样,他江家也很厉害了好嘛!他们自家可是连一个状元都没有呢!

      皇帝觉得江念明这命是真的好啊!儿子是状元不说,亲外甥也是,还是近日新鲜出炉的状元!皇帝心下一动,这样的好儿郎不为自家公主扒拉来,岂不是对不起自己?

      江念明那儿子的长相皇帝已经忘记了,毕竟过了三年了。作为编修的他,还不用在皇帝眼前晃悠,故而皇帝是真的没印象了。没印象便没印象吧,反正这届的新科状元他还记得真真的呢。就顾九思这样的颜值,若不是为了三元及第这好寓意,他还真的想过点顾九思为探花郎!

      皇帝笑着问道:“江爱卿,既然顾九思是你外甥,那你可知他有无婚约在身?”

      江河心下一凛,这都改变了那么多了,难道皇帝还想将公主下嫁他家九思?两辈子啊,皇帝难道真的如此热衷与他江家结亲?咦,不对,他有儿子呢,他家知仁还未有婚约,皇帝老儿怎么不问知仁?

      面对皇帝这神来一笔的提问,江河不得不庆幸,好在早就给九思定了亲,他皇帝总不能抢亲吧!?!

      皇帝若是知道江河的想法,估计会回一句:也不是不行,这不是还未成亲嘛!

      江河恭敬道:“回皇上,臣外甥已在三年前便已经订下了婚约。”

      皇帝很遗憾,这样俊俏的状元郎怎么就不是自家的呢?也不知便宜了谁家,他心中好奇,便随心的问了。他问道:“江爱卿,不知顾状元的岳家是?”

      江河脊背挺的直直的,骄傲的道:“回皇上,顾状元的未来岳父,正是臣!”

      众人默然,好么,亲外甥成了女婿,这还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啊!

      皇帝也被江念明的这波操作给惊呆了,不得不佩服他识人的眼力劲儿。若他是江念明,他也会这样做的。想到这,皇帝不由得想起了几次辞官未遂的吏部尚书。

      吏部?皇帝看向江念明,此人识人有一套,加上自身的“才华”,不若将人调到吏部,掌管百官任免?

      好主意啊!等下次那个老头子再提出致仕的请求,他便答应了。如今他有了合适的人选,不稀罕那个老头子了。

      果然,三天后,江河接到了平调的旨意,让他一个管钱的去管人事任免!不得不说,咱们这个皇帝陛下那是相当的任性啊。

      江河的这一调任,给他为自己,咳咳,不对,是为新朝培植“党羽”,提供了便利。

      顾九思成为状元那一年,他迎娶了柳玉茹为妻。人生三大喜事莫过于他乡遇故知、金榜题名时、洞花花烛夜……三大喜事被顾九思占了两儿,这一年对顾九思来说,那可真是躺着都能笑醒啊。

      顾九思与柳玉茹婚后鹣鲽情深,羡煞旁人。当然,这里的旁人不包括江知仁。因为顾九思婚后不久,长辈每每见他都会行催婚之事实,让他“烦不胜烦”!

      在顾九思成为状元后的第二年,皇帝倒行逆施,全国各地起义则众,朝廷渐渐处于颓势。

      又一年,起义军攻打到了东都城门外,眼见着就要攻破城墙了,在外征战数月的范轩与周高朗终于赶到了。然,还是晚了一步,皇帝陛下已然服毒自尽在金銮殿上。

      彼时大夏正临战火,范轩匆匆继位,留守东都监国。擢江河为左相,顾九思为殿前都指挥使,留守东都。而大将军周高朗率领大军平叛起义军,令军师江知仁随军帮扶。

      范轩继位,轻税轻徭,广开商贸,补贴耕农。又有富商顾柳氏,内修善堂,外建商交,引各国之粮、各国精艺之术于大夏,使得物资繁盛,百姓安康。

      时年三月,周高朗攻下益州,一统山河。因大夏广交海外,那一年各国来贺,大夏上邦之国初现!

      这一世,江河与上一世一样,他还是选择了和范轩一起建立了大夏王朝。唯一不一样的就是,不再像上一世一样鲜血淋漓了。

      再有,上辈子加注在孩子们身上的枷锁,这辈子早早的就有人为他们解决了。比如本该是顾九思解决的永州,早早便被洛依水清理干净,而秦楠也如期做上了永州州牧,统管永州。

      这辈子的江知仁,不知是改了名字的缘故还是其他,总之与上辈子的洛子商全然不一样了。现在的他性格温和,甚至有那么几分柔软。而江河有了孩子,性情也不太一样,他年轻的时候杀伐果断,做事颇有些不择手段,可是他总怕江知仁学他,于是凡事都留了几分余地,远不似当年。

      一事改变,事事改变,如今的大夏焕然新生。就连这个王朝的继承人范玉,在他的有心为之之下,也长成了合格的守成之君。

      假以时日,有贤臣辅佐的他,终是能名垂千史、万古流芳!

      大夏王朝,以法为束,无为而治,而后文化兴盛,最终大夏风流之名远传海外,得万朝敬仰来贺。

      这个时代里,有着最好的君主,最好的臣子,最好的百姓。

      这是他的大夏。这是他、范轩、周高朗、顾九思、沈明、叶世安、柳玉茹、叶韵、李玉昌……他们一个个人,用尽一生去建立、又即将付出的国家。

      这个王朝终将迎来盛世!这是最美丽、也最难得的风景。

      江河在阳光中仰起头,看向远方城楼。

      他的目光一路穿过厚厚城墙,穿过屋顶瓦檐,穿过塔楼望台,直抵城楼最高处。

      他隐约看到城楼之上,那一袭青衣于风中翻飞招摇,花缠香风拂过大夏广阔国土——歌舞盛世,光照人间。

      <正文完>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1章 第 51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