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红烧肉 ...
-
回程时,乔大郎坐在牛车上叮嘱“别告诉你娘挣了多少,银钱藏好留着以后出嫁好歹有点体己钱。给你娘啊,指不定又被你那不成器的舅舅骗去赌了”
父女二人绕开村子走山路回到家
宋氏抱着劈好的木柴去了灶房准备做午食
听到远处熟悉的几声咳嗽,杏花忙放下手里的络子打开西屋窗户探出身子,一抬头便看见乔大郎扛着大陶翁进了院子“爹,你们咋这么快就回来了?可是东西卖不出去?”
乔大郎微微转过身子笑着看了三女儿一眼“快出来,四妹给你买了好东西”
灶房里,杏花得了颜色好看的新头绳很是欢喜,家里许久没买肉了馋得慌,妹妹手艺好,自己便主动揽了揉面烧火的活儿
梨花将买来的猪肉一半切了,准备中午炒了吃
另一半用盐细细的腌了,挂在梁上,啥时候想吃就割一刀,现在天气冷也不怕放坏
东屋,乔大郎被宋氏围着问个不停,明里暗里打探小女儿得了几个银钱,一个被窝睡了十几年,乔大郎还能不知道自己媳妇儿的心思,似锯嘴的葫芦般,任宋氏如何问就是不松口
宋氏赶集买的麦芽糖还剩两块在柜子里,梨花全拿了
改刀将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切成小块,焯水后捞起来
锅洗净后,舀一勺油放五花肉慢慢煸,煸出多余的油脂盛到油罐里
杏花揉好面按梨花吩咐的放一旁醒发,灶房充斥着油香味,她忍不住深吸了口气,然后突然发觉肚子好像更饿了
这边梨花见肥肉煸的差不多,放入麦芽糖,嘱咐杏花用小火,待锅里慢慢熬着待颜色变深冒大泡,赶紧添了半瓢热水,最后放入切好的葱姜蒜,盖上锅盖慢慢炖,最后大火收汁
接着快速炒了个猪油烩菘菜,贴了几张面饼子
午食,桌上难得的沉默
抓心挠肝没问得信儿的宋氏竟难得忍住了旁敲侧击的试探,四人埋头苦吃,个个撑的肚儿滚圆。
下半晌,不知乔大郎回房说了什么,宋氏没再追着问银钱的事儿了,梨花松了口气
梨花喊了杏花回房,俩人关了门窗又数了一遍银钱,还剩一百零五文,这些明儿买了鸭蛋、豆腐和调料基本不剩什么了
那醉仙楼的掌柜肯定还会在自己这里订货的,梨花对自己的手艺很有信心。毕竟她以前就是靠这些小吃发家致富买房买车的
往后少不得需要杏花帮忙,俩人提前说好,挣得银钱去除本钱之后,俩人四六分
杏花见妹妹待自己这样厚道,自是感动不已,俩姐妹的关系对比往日瞧着是亲厚了几分
隔日,梨花和杏花便拎着篮子出门了,村尾的何老太家门口有口大池塘,旁边栅栏围起来养了许多鸭子
说起这何家老太太,村子里大家都很敬重。年轻守寡,独自一人拉拔大两个儿子,还给置下一份不小的产业
鸭蛋因吃着有股腥味儿,比鸡蛋价贱。鸡蛋一文钱一个,鸭蛋一文钱可以买两个
村子里许多人自家养了鸡攒鸡蛋去镇上卖,自是不会花银钱买鸭蛋吃。没养鸡的人家偶尔嘴馋也愿意花钱买几个鸡蛋吃,毕竟价格便宜也买得起
家里的鸭蛋不好卖,多半是平日里自己吃,其余的贱价卖了得几个钱
本就喜欢颜色鲜亮的小姑娘,老太太端详着侧坐在堂屋凳子上的俩姐妹,感叹道“真是一个赛一个的水灵,宋氏是个有福气的,养的好闺女呀”
冬月里这乔家四丫头才在自家买了许多鸭蛋,乍一听,小丫头又要买一百多个,喜不自胜地收了六十五文钱
也不多打听,没得平白得罪人,她才不做这样的蠢事
唤来门口喂鸭的小儿媳秦氏,仔细交代数一百三十五个鸭蛋出来
“多的这几个呀婆婆送你们吃”
最后硬是留她们一人喝了一碗糖水笑眯眯道“甜甜嘴儿也是好的,以后常来婆婆家顽啊”
送出院门的时候还拉着两人的手一个劲儿的夸。
回到家,院儿里,杏花腌鸭蛋,梨花起坛装霉好的豆腐乳,也不怕天冷冻着
宋氏瞧着两个笑闹顽皮的女儿,想起没有踪影的大丫桃花又是一番黯然神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