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8、第五十八章 ...
-
【会员345:曹老板这梗是过不去了……笑哭.JPG】
【会员028:莫办法~~~谁让这梗太出名~~~狗头.JPG】
【会员021:我曹老板真不至于……哭笑不得.JPG】
【会员014:我要给曹老板申冤!古代女性结婚时的年龄放到现在也就是个孩子,曹老板所谓喜欢人/妻其实指的是喜欢成熟小姐姐~~~这才是人类正常审美!奸笑.JPG】
【会员021:就是就是~~~我曹老板明明喜欢的是成熟小姐姐~~~什么人/妻,才没有呢~~~】
【会员079:谁不喜欢成熟小姐姐呢~~~嘿嘿嘿~~~】
【会员036:小姐姐多可爱~~~我也喜欢小姐姐~~~狗头.JPG】
【会员014:咋滴啊,你们要组团跟曹老板抢人吗?挖鼻.JPG】
【会员021:抢不过,抢不过。抹汗.JPG】
【会员036:艹啊,我脑子进水跟曹老板抢人?抢得过吗我们。】
【会员014:没事,有我们帮你啊~~~奸笑.JPG】
天幕嘻嘻哈哈给对方出主意怎么抢人,说到后面连底下的曹操都听不下去,忍不住抚住额头。曹丕见了大惊:“父亲,可是头疼病又犯了?”
曹操默默看了他一眼,见他眼里满满关怀没有别的,心上一暖:“无事,继续听就是。”
能听到曹贼笑话对孙权来说是件非常痛快的事,笑得他直拍大腿;刘备也是忍俊不禁,张飞等人更是毫无形象地拍案狂笑。
【会员213:说到美人,怎能不提古代四大美女。】
【会员023:还有四大美男~~~狗头.JPG】
【会员172:四大美女有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四大美男有潘安、兰陵王、宋玉、卫玠。】
【会员014:“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四大美女太出名了,到是美男很少提到,美男里最出名的是潘安和兰陵王吧?】
【会员028:潘安不一直被誉为我国古代第一美男子么,史称“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之后的美男只要好看都用“貌比潘安”来形容。】
【会员014:不过这人人品不行,我记得他投靠了贾南风,最后被诛三族?】
【会员231:他“性轻躁,趋世利”,谄媚当时权臣贾谧,利用手中笔害过不少人。当时贾后、贾谧构陷愍怀太子,潘岳仿愍怀太子语气,起草祷神而欲自立之文,导致太子被废,在党争中招致杀身之祸,被赵王司马伦夷灭三族。他本人文才是不错,而且对妻子非常痴情,其中悼念亡妻的《悼亡诗》为我国文学史悼亡题材开先河之作,历代被推为第一,在文学上与陆机并称“潘江陆海”。】
【会员014:文才好但人品不行对我来说也没什么用,秦桧本人文才也不错还是进士呢,宋徽宗还是出了名的书画家呢。挖鼻.JPG】
【会员025:秦桧竟然是进士?】
【会员014:是啊,他学问挺不错的,就是没骨气。】
【会员025:行吧……抽搐.JPG】
【会员231:晋朝当官的也就那样吧。说句不客气的,我很怀疑好官在晋朝能不能活下去。】
【会员025:其他美男呢?我知道兰陵王,在我这里他比潘安名气大,毕竟很能打~~~】
【会员231:兰陵王算是四人当中稍好些的,有才有貌还能打,可惜被皇帝忌惮毒死了;卫玠也可以,但他也是早逝。他在《晋书》中美貌描写之详细远超其他三位,琅琊人王澄为当时名士,很少推崇别人,但对卫玠风仪言谈十分尊崇,时人谓之“卫玠谈道,王澄倾倒”。据说他每次出门“观者如堵”。他是体弱多病导致的英年早逝,死时二十七岁,也有流言他是被围观看死的,成语“看杀卫玠”就是这么来的;宋玉的话,他是楚国人,屈原的学生,他的美貌来自《屈原贾生列传》“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说他是美男子主要是他自己那篇《登徒子好色赋》,带点自我吹嘘的味道,跟其他三人比起来算弱的。】
【会员025:那不就是前三都可以,只有宋玉不太符合?】
【会员231:到也不至于,他美男是肯定的,不然也不会被人进言他长得太美所以好色。只不过比起其他三位来美貌显得有些虚。】
【会员032:发现这些美男不是早逝就是被杀,好惨。】
【会员132:惨啥啊,四大美女才是最惨的吧。和亲的和亲,被杀的被杀,还有些被利用完就没消息了。】
【会员021:我记得四大美女貂蝉是虚构的,西施的话还好点,就是后来没消息了。】
【会员014:西施有人说她最后被杀了,也有人说她跟范蠡隐居了。不过哈,西施据说也是虚构的人物,历史上根本没这么个人。】
【会员025:那不就王昭君和杨玉环是真实的?】
【会员014:差不多。】
【会员079:落雁的王昭君啊~~~因为没钱给画师导致画师把她画丑,最后被汉元帝赐给单于为妻。等成亲时才发现对方是大美女,从而一怒之下把画师给杀了,不过美人儿也没了~~~】
【会员021:王昭君这事存疑,历史上只有简单的一句汉元帝把王昭君赐给匈奴单于为妻,没有其他描写,到了《后汉书》才描写她的美貌和皇帝对她一见倾心,为此还杀了给她画像的画师,就因为对方没把她的美貌真实描画出来导致皇帝错过这位美女。但是《后汉书》成书于刘宋时期,距离西汉二,三百年了,所以一见倾心和杀画师的事可能是虚构。】
【会员014:挺正常的,在当时来看,就是书生借着写美女来暗喻自己怀才不遇呗。】
【会员025:说来说去四大美女不就一个杨玉环最真?惊讶.JPG】
【会员021:毕竟是唐玄宗从自己儿子手上抢的媳妇嘛,如果杨贵妃不漂亮皇帝也不会专门从儿子手上抢人了。挖鼻.JPG】
来了!李世民蹭的一起站起来,天幕终于要说到这个唐玄宗了吗?
【会员036:打住!别提唐玄宗,今天只说好玩的不提这种扫兴的。】
【会员014:哈哈哈哈好的我们不提他,反正不是我提的~~~喝茶.JPG】
别啊!提一提吧!好不容易等到这个唐玄宗的消息,但天幕只提了个名又不愿意再说了,急得李世民团团转。后世三番五次提到这个唐玄宗都是一笔带过,不愿多提,哪怕是大宋那两昏君和大明那位“战神”都没这待遇,这皇帝当的多天怒人怨啊!李世民心里越发不安,心直往下沉。
唐臣们也想到这个问题,面面相觑,连魏征也少见的没有话说。群臣思索片刻,一起看向皇帝。
见大臣眼巴巴瞅着自己,李世民咬牙道:“等,后世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提到那个唐玄宗,在此之前,诸位慢慢等就是。”不等怎么办,后世又听不到他的声音,就算他想知道这个唐玄宗的事,对方不提也没办法。大臣也都明白,只能无奈的继续等待。
李世民叹了口气,再一次想着天幕若能跟他互动多好,至少能更清楚的了解后世发展。但能得天幕提点已是上天赐予的奇迹,他知道不能过于贪心,否则惹来神明不满,收回天幕怎么办?想到这里,他看向天幕,寄望后世能早点提到那唐玄宗。
这段时间已足够皇帝们明白一件事,后世是后世,天幕是天幕,后世能传道于此,皆为天幕之功。后世并不知道有天幕的存在,她们也不知自己的言行会随着天幕传到自己的皇朝,所以对于后世,皇帝们当作小辈看待,但对天幕,却存着一股敬意。
对皇帝和大臣来说,天幕才是神明的象征,是神明赐予的圣物。否则无法解释为什么后世的举动会随着天幕投放过来。
因为这个原因,皇帝和大臣对天幕有着天然的敬意,也是对神明的敬意。
在这些皇帝当中感受最深的是始皇帝。不说后世对他的提醒,仅天幕的出现就让他推行的政策比以往更能顺利地实施下去。毫不夸张的说一句,在儒家心里他现在的地位与设定博士官职时的地位完全不可同日而语,那些博士对他已彻底臣服。虽仍有儒家不满,但皇帝已不放在心上。有了这些博士的帮忙,他有足够的信心借助舆论管理好六国,而这一切都是天幕带来的。
不论后世的推崇还是天幕的出现都说明了一件事,他是神明承认的皇帝,也是神明承认的大一统皇帝,为了他的大一统,神明会毫不客气的将所有反对者全部予他陪葬。
这点在上次的天幕里已经由后世点明,虽然后世只是在打嘴炮,但皇帝们不知道。在崇敬鬼神的时代,她们的话更是明确了始皇帝政策的正确性及合法性,仅这点就足够消除儒家对皇帝的所有不敬,也让那些曾经的反对者统统闭上嘴。
他们可以反对皇帝,却不能反对神明,还是一个为了推行大一统能让整个皇朝陪葬的神明!这也是为什么朱元璋会对后世发脾气,却绝不会辱骂天幕的原因。
谁会想不开去得罪一位神明呢?
【会员028:今天只聊开心的,不提气人的。唐玄宗提到他也可以,毕竟他那时候文人墨士也多,到他转个弯就是。吃瓜.JPG】
【会员025:是哒~~~李白大大不就是他那时期的人~~~】
【会员181:我好爱李白大大,如果他能少写点诗词就好了~~~血流满面.JPG】
【会员036:醒醒嘿,他要少写指不定你就不认识他,爱不上了!奸笑.JPG】
【会员016:知足吧,李白的诗歌据说流传到现在已经有不少消失了,如果都还在,咱背的课本得更多。挖鼻.JPG】
【会员038:想想屈原,想想他的离骚,背课文这个跟诗歌多少没关系!】
【会员014:陆游诗歌流传最多,但入选最多的还是李白!为什么,因为他是李白大大!不信你们去背蜀道难!】
【会员079:我已经全部忘光了……背完就忘……】
【会员025:我也是,离开学校好久我也早忘了……】
【会员028:我还记得……我们老师当时让我们抄了好几遍加深印象。惆怅.JPG】
【会员021:一遍就够了还好几遍?】
【会员028:谁让她是班主任,我们班主任是语文老师。】
【会员021:我班主任是生物老师。】
【会员432:我们是体育老师……吃瓜.JPG】
【会员028:体育老师?你们班主任?】
【会员432:真的……不过他也代教数学。我们都怀疑他以体育老师的身份代教数学的原因是为了正大光明在体育课上上数学……但他数学真的不错,除了我们班也教另一个班。】
【会员028:你们学校好神奇……哭笑不得.JPG】
【会员089:我也记得……不过我只记得一部分,离骚我到是全忘了。望天.JPG】
【会员014:你们记性真好,我离了学校就全忘光了。】
【会员028:我元素周期表到现在还能背出来呢~~~奸笑.JPG】
皇帝们有些惊讶的听着天幕提到学校,若他们没猜错,这学校是指学堂?这些女子竟然可以进学堂?他们瞬间想到这些人应该非富即贵,否则怎会有机会入学堂?先不说一个学子的学费有多贵,光是女子这一点,就可以排除普通人。
在后世的言语中始皇与刘彻已明白天幕里提到的百姓就是黔首,除了皇帝和贵族以外,后世将其他所有普通人统称为“百姓”,与秦/汉的说法有所差别。
想想这些人的性子,皇帝们仿佛明白了什么。
“看样子这些女子也是贵族之后,这到解释了她们言语的天真烂漫。何况非贵族又怎能入学堂?只是不知是什么样的学堂,竟然什么都教。听后世所言,竟是百家诸子都有学?”
“不,不对,别忘记她们所处的朝代。或许她们的皇帝并未严禁女子入学,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她们可以进学堂。何况上次她也说了,相当厌恶大明对女性的压抑。开了民智,自然会厌恶那大明对女性的决策。”有皇帝反驳道。
大臣心下一琢磨,到也有可能,毕竟已过千年,皇朝更迭也数个,发生什么事都是有可能的。
想到后世曾经提到的科举,秦汉两帝心里隐隐起了个模糊的念头。
【会员121:说到教学,大宋真的是最好的,可惜了。】
【会员014:宋朝真的是,教育气息浓重,就是可惜武将了。】
【会员121:是啊,大宋的官学有限只有少数上层家庭的子弟可以在官学中读书,但他们家还有私塾,普通百姓可以上私塾,有钱的还能单独请家教,女性也能受教育,可以说是历朝历代教育最好的。】
【会员036:有啥好的,教来教去也没见出几个有骨气肯跟外族杠的。】
赵匡胤:……
【会员014:大宋文人就别提了,越提越气。说真的他家有骨气的文人也不是没有,但少!还不如大秦那帮儒生呢!至少当时儒生还算有骨气。】
【会员025:有骨气到跟皇帝对着干~~~】
【会员036:大宋文人也敢跟皇帝对着干,还有大明文人,但是这帮人一对外族P都不敢放一个。跟皇帝对着干有什么用,有本事对外打去!他们就是没骨气!】
宋臣:……
明臣:……
秦臣:……
秦臣真的很不想再跟宋臣和明臣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