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0、第四十章 ...
-
【会员014:我去,你突然来这么一句吓我一跳,你想干嘛!怒火.JPG】
【会员045:不干嘛,就是显摆下我的小刀。奸笑.JPG】
【会员012:我信你个鬼,你个糟老头子坏滴很!】
【会员045:你才糟老头子呢,哼!鄙视.JGP】
【会员067:其实我养过香猪……就这么说吧,千万不要相信网上说的什么这猪长不大,千万不要相信!这是我的血泪教训!】
【会员045:你买过?】
【会员067:你竟然买过?】
【会员014:我头一次碰到有人养宠物猪……吃惊.JPG】
【会员067:我是抽抽了,我妈想养宠物,又不想养猫狗这种掉毛的,让我找别的。我看到这个觉得还挺可爱就买了只。卖家说长不大,结果半年啊!TM的半年就长到200多斤!就这还好意思跟我说长不大!】
【会员045: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会员012:吃了吧~~~好歹是肉呢~~~】
【会员014:喷死……】
【会员067:我那段时间天天被我妈骂,最后把猪扔回老家才解放_(:_)∠】_】
天幕的人就对方养猪养到这么肥开起了玩笑,底下的皇帝和大臣却敏锐的察觉到不同。
这段时间各朝皇帝已经对后世的数有了大概理解,听到对方养的猪半年时间长到200斤,这个数字不光在秦汉,哪怕之后的朝代都是相当可观的。最令他们惊讶的是,对方不是当食物在养,而是宠物!
而秦汉的感觉是最直观的。秦汉有养猪的,但也是专门的畜牧人,普通百姓根本养不起,因为猪吃的多!在这个粮食匮乏的时代,多数人养猪也是散养,就为了节省粮食。即使这样,这些猪也达不到半年200斤的成就。
后世拿猪当宠物,更是半年达二百斤!这代表的意思不言而喻:这些猪跟现在猪应该是不同的,可能就是后世所说的白猪。后世在粮食上也是不缺的,甚至还有富裕,否则不会把猪养得这么肥。
一头猪半年长肉这么多,这是个令人惊叹的数字。
始皇和刘彻甚至都有点心疼了,特别是始皇,不管是给猪吃的粮食,还是用来当宠物的猪,对他来说都太浪费了!就算后世的猪再怎么变,也改变不了那是猪,是用来吃的事实!
【会员041:朱元璋这个不就是文字狱么,每次看到文字狱我都想吐槽,还让不让人说话了?】
【会员028:其实对待文字狱最好的是元朝,元初有个叫梁栋的人原先是南宋的官,宋灭之后他没官做,游山玩水时写了一首诗,内容是“大君上天宝剑化,小龙入海明珠沉。安得长松撑日月,华阳世界收层阴。”结果让仇人给告了,说他有思宋之心“一黄冠者(道士)与隆吉有隙,诉此诗于句容县,以为谤讪朝廷,有思宋之心。”
这事上报到元首都,元认为“诗人吟咏情性,不可诬以谤讪。倘使是谤讪,亦非堂堂天朝所不能容者。”元认为梁栋只是个诗人,吟咏情性,不是诽谤朝廷。就算是,也不是堂堂天朝不能包容的,于是梁栋无罪释放。
他家连造反都不连坐,“诸父谋反,子翼籍不坐”,朱元璋都说“朕观元朝之失天下,失在太宽。”】
【会员041:我记得元不是把人分成了三六五等么?汉人最下等?】
【会员014:懒政嘛,他家把所有精力都用在压制汉人身上了,治国完全不行。最重要的一点是,不想融入汉文化却想统一汉的外族,根本是痴心妄想!】
【会员028:是的,我国最大能力就是同化,融入不了就只能灭亡。奸笑.JPG】
【会员012:秦汉没有文字狱吧,当时他们有妖言令,有这个在搞不了文字狱?】
【会员014:秦不知道,汉有,汉的文字狱是汉宣帝搞的,当时杨恽因《报孙会宗书》中的文字触怒汉宣帝而遭腰斩。从这以后文字狱在历朝时有发生,明开始慢慢严重,到清顶峰。】
【会员012:他写啥了竟然被腰斩?】
【会员014:当时朝廷贪赃枉法成风嘛,他就在皇帝面前直谏,大胆揭发。后来杨恽的老朋友写信给他,劝他应当闭门思过,不应宾客满堂饮酒作乐。他就写了《报孙会宗书》,针锋相对地回复了孙会宗作为朋友善意的忠告,还有对皇帝的怨恨。整封信写得锋芒毕露,汉宣帝看后大怒,以大逆不道之罪把杨恽腰斩。】
【会员041:秦没有是因为妖言令吧,我记得这个还是吕后给废了。】
【会员014:对,吕后“废除挟书律和妖言令”,同时还将汉初百姓的“十税一”改为了“十五税一”。】
【会员067:每次看到吕后我就忍不住想喊一嗓子:刘邦!你个老登!】
【会员014:噗!】
【会员045:哈哈哈哈哈!】
【会员021:秦的妖言令我记得是战国时就有的,为的就是愚民政策。】
【会员014:这个有好有坏,我就不评价了。以秦当时的情况,妖言令留着可能还是好事。毕竟六国人,你懂的。】
【会员045:也是,秦只能慢慢摸索,不像后面的朝代,主要就是六国遗民太让人头疼了,压根不想统一还想着分裂。】
【会员012:所以后面那帮人全死了嘛,汉接的挺好的,直接把秦的大一统深入人心。】
【会员014:可能不止六国遗民,当时什么都是第一次,对于一些保守派来说始皇统一文字,统一国家,不搞分封就是大逆不道。有时我真觉得啊,如果不是秦末那帮捣乱的死得差不多了,郡县制和大一统能不能顺利实行都是个问题,毕竟直到武帝才算彻底解决郡县制这个问题。】
【会员021:老天要的就是大一统嘛,这是大势所趋,所以始皇死后衪怕国家又分裂,干脆直接简单粗暴来个一窝踹,把反对派全部干掉,然后再找个同意搞大一统的人上位继续~~~刘邦那时候死了多少人啊,活着的最后不都接受大一统了?奸笑.JPG】
【会员045:秦末大清洗就是因为老天感觉下面的人不想大一统,衪只能全部干掉完事!奸笑.JPG】
【会员012:刘邦那时候活着的就没多少人,上位者想干什么下面的人已经不考虑了,人少到都只想活着。不像秦,统一了六国还一堆人闹反对。汉初就没这堆破事,因为反对派全死了啊!奸笑.JPG】
皇帝们有些震惊,所以秦末那场大战是上天故意搞的吗?就为了把反对大一统的人全部杀掉?想到这里,所有人只觉毛骨悚然,寒毛卓竖。
这就是神明吗?
衪是多想大一统啊,为了大一统甚至在始皇死后直接令秦灭亡,将反对派扼杀于摇篮。这种完全不将任何人放在眼里的态度令皇帝们震撼,也让一些心怀异意的臣子不寒而栗。死的只是普通人吗?想想都不可能!
为了大一统,神明不在乎死的是谁,如此说来,那胡亥不会也是上天故意安排的吧?
这一刻,连始皇的心都开始不平静。
特别是赵匡胤时代,他甚至考虑大宋出了这么多昏君会不会是上天的预警?毕竟听后世所言,大宋一直不是大一统国家,会不会因此招了上天恶感?
他再一次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大宋一统。
三国众人迷迷糊糊间貌似明白天幕的出现是为了什么,衪在选择新帝王的同时也在找一个能够大一统的皇帝。曹家做到了这点,只是司马家的篡位最终令这个国家再次四分五裂,衪应该是相当不满的,所以才有了天幕的出现。
天幕那些人没想到自己随口说的话会对迷信鬼神的皇帝和大臣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在他们心中激起了惊涛骇浪,还在欢快的打着嘴炮。
【会员061:猪猪的推恩令真的挺好,解决了实际问题还让那些旁支为了生活去学手艺,不像明搞养猪政策,让宗室子弟坐吃山空,成了国家蛀虫。】
【会员028:朱元璋就是对儿子们太好,好到真的把他们当猪在养。他对老百姓的好也越不过他儿子,他儿子那么杀人他都不管,也就嘴上骂骂。我对他持保留态度,尊重,但有些是完全不赞同。】
【会员014:他局限性太强了,毕竟真白衣出身。朱棣也是,他造反成功的时候也是最容易改革成功的时候,但他也没想到好办法,就是给钱给地,结果嘛,你们都懂。】
【会员045:明朝宗室才是真蛀虫,而且怂。】
【会员028:我跟哗——一样,有时真觉得老天太偏爱大汉了,大汉前期真的是,出了多少明君明臣啊……】
【会员036:都说了老天偏爱大一统的皇帝了,要不始皇死后他直接把秦给灭了,那些反对派也全弄死了,就是因为他们反对大一统嘛。奸笑.JPG】
【会员079:秦真就始皇一个人的大秦,他在秦在,他亡秦亡!因为他搞大一统啊,他死了老天直接让大秦给他陪葬!奸笑.JPG】
【会员014:哈哈哈哈哈这个真的是,还有大汉前期皇帝们为了大一统真的是超努力。你看后面有人篡汉位,老天不是又搞了个位面之子把汉给续上了吗,硬生生让大汉成为各朝国祚最长的才让他们下线。奸笑.JPG】
【会员028:喷死,位面之子哈哈哈哈哈。不过也是,那位篡位没几年,江山就被位面之子又重新夺了回去。你能篡位又怎么样,我直接天降陨石砸死你,帝位又重回大汉怀抱。大笑.JPG】
【会员036:对对对,这个真比不了,篡位的再厉害也厉害不过老天,你有四十万大军又怎么样,衪直接派人天降陨石给汉军助阵,让他们二万对战四十万赢了个彻底!奸笑.JPG】
天降陨石!二万对战四十万大胜?
后世所言再次刷新皇帝和大臣们的认知,他们再次感受到上天对大一统的渴望和对大一统皇帝的偏爱。
大汉有人篡位又如何,老天会出手将江山重新还给大汉!
虽然不知道这位位面之子是谁,位面之子又是什么意思,但刘彻明白是他重新夺回了大汉江山。而且听后世所言,他是上天派来重塑大汉的。没听后世说的,上天直接天降陨石让他二万赢了对方四十万大军吗?
他心里又开始嘚瑟,大汉果然受上天偏爱。却又有些发酸,为什么老天就没给他来个天降陨石,直接把匈奴给打废了呢?不过想到卫青和霍去病,他心情又好起来。没天降陨石但他有帝国双璧啊,这可也是老天赐给他的!
想到这里,他又行了。
始皇再次酸了,他也在搞大一统,还是第一位皇帝,为什么上天对大秦就是直接灭亡,而对大汉则是重续江山?想想后世说的大汉前期皇帝们一直为了大一统努力,又出了个汉武帝巩固郡县制,他仿佛明白了什么。
他默默将目光看向廷下众臣,快速扫过又望向长子。扶苏不清楚父皇的想法,还在羡慕大汉被篡后还能再续江山,他再次发誓,定要让大秦国祚超过大汉!
淳于越扫了眼众人,见他们表情各异,心里冷冷一笑,随后放松身体靠向身后椅背。
李斯奋笔疾书完全不受影响,只顾记录。
秦汉后面不像秦大臣那样心思迥异,他们知道王莽篡位那段历史,惊讶于那个陨石竟然是上天对大汉皇帝们为维护大一统所降下的助力,衪对大汉偏爱到甚至不惜以神力为大汉助阵?
这下子所有皇帝都酸了,想想大汉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受到神明偏爱貌似也正常。同时他们也对大一统的重要性再次刷新了认识。
刘备是感触最深的,他怀着激动的心情看向诸葛亮,诸葛亮朝他点点头。
刘备可也是汉室子孙啊!
【会员061:东汉幼儿园,位面之子秀儿创立的东汉也是幼帝最多的朝代。他家除了秀儿和汉明帝活过五十岁,其他都在四十岁以下去世,继位的幼子也特别多。】
【会员012:东汉挺混乱的,算是多灾多难的王朝,外戚干政、宦官专权、起义等等,相当乱。】
【会员014:就这样还坚持了200多年呢,直到超过所有朝代的国祚大汉才下线!大汉在各朝心里的地位不说,哪怕是外族也有好多崇拜大汉的。跟你们说个好玩的,辽国国姓不是耶律氏吗,他们汉名是刘姓,据说是因为辽太/祖特别崇拜刘邦,就给自己起了刘姓。他知道是萧何帮助刘邦成就大业,给跟耶律联姻的述律一族起了“萧”姓,并留遗言皇室只与萧氏通婚,“太/祖慕汉高皇帝,故耶律兼称刘氏,以乙室、拔里比萧相国,遂为萧氏”,所以辽国的皇后除辽世宗的皇后是甄氏外,其他全是萧氏。奸笑.JPG】
【会员045:哈哈哈哈哈这是什么CP大法!!】
【会员012:救命哈哈哈哈哈萧何!这辽太/祖是带头磕CP吗!】
【会员028:皇帝刘姓皇后萧姓,是CP粉头了。哭笑不得.JPG】
萧何听到自己的名字抬起头,他知道自己能来咸阳是神迹的缘故,具体怎么回事却没人告诉他。现在听到自己助这个刘邦夺得帝位,他惊讶的张大嘴。他不知道刘邦就是刘季,只是突然明白了什么,顿时后背冒出一阵冷汗。
早知道刘邦就是刘季的大臣到没多想,只是调侃的看向萧何,连始皇眼里都带着笑意。
汉大臣很清楚自家皇帝的南风属性,只是事关高祖没人敢多言,心里怎么想就没人知道了。
刘彻心里乐开了花,如果不是因为刘邦是他高祖,他早拍着大腿狂笑出声了。
其他朝代的皇帝听到这里也忍不住笑出声,一时间各朝皇帝的朝廷氛围轻松了不少。
【会员067:其实还有其他被赐萧姓的家族啦,包括了述律氏、乙室氏和拔里氏等多个氏族。不过萧太后是挺厉害的,宋朝没少在她手上吃亏。她继位之初宋还能主动打辽国,等她一成势直接压着宋打。】
【会员014:她挺厉害的,一说到她我就想到宋真宗,想到宋真宗我就想到澶渊之盟,想到澶渊之盟我就想骂赵光义,看看你儿子什么玩意啊,好好的泰山封禅被祸害成什么样了!】
【会员045: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宋朝大臣想的不是对战,是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跑,宰相寇准力劝他才去澶州督战。后来两国达成澶渊之盟。协定宋每年输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即“岁币”,辽圣宗称宋真宗为兄,宋真宗称辽圣宗为弟,称萧太后为叔母,互约为兄弟之国。】
【会员014:公平的来说,澶渊之盟是平等条约,当年赵光义雍熙北伐惨败导致大宋后面根本不敢跟辽对战,由主动进攻转为被动防御。这个盟约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也没有割让任何土地给辽国,给的岁币也不是特别多,而且换来了长达200年间宋辽之间无大战事。此后宋辽“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长者),不识于戈”。
但是吧,人家辽国趁这机会发展自己国家,宋朝是不想再收复幽云十六州,皇帝还搞了一堆祥瑞去泰山封禅,真就想骂人!】
【会员021:大宋皇帝不争气啊!他家也就赵匡胤不错,其他都是个啥啊!跟士大夫关系是搞好了,但军事呢?大宋还有钱,简直就是三岁小儿抱金砖过街,不抢你抢谁?】
【会员036:难道最搞的不是宋朝是战胜方吗?宋军顽强抵抗,辽军损失惨重,宋军取得了澶州保卫战的胜利,形势对宋军一片大好。在这种情况下宋真宗竟然还跟辽国议和!最绝的是他还表示只要辽国愿意议和,他们提什么都同意,“只要不割地,能讲和,辽国就是索取百万钱财,也可以答应。”也就寇准机灵,直接对讲和的曹利说“皇上虽有百万之约,但要是超过三十万,我就砍了你的脑袋。”这才把钱财压到30万之数。】
【会员014:然后宋真宗就觉得自己牛的不行,跑去封禅了。吃瓜.JPG】
赵匡胤:……
始皇/刘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