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第二十九章 ...

  •   【会员038:给个位置,我一会儿放下蜂窝煤的做法。】
      【会员079:这是都要开始给好东西了吗?笑哭.JPG】
      【会员038:不是,我怕他们挖空了……】
      【会员045:不至于真不至于。哭笑不得.JPG】
      【会员021:蜂窝煤不错,燃烧效果好,时间长,冬天用正正好。】
      【会员038:嗯,这个制作简单,以当时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情况,给平民百姓用最适合。】
      【会员014:我记得古代百姓吃的多为冷灶,因为烧不起,热食是有钱人才常吃的。】
      【会员045:不能砍树劈柴吗?】
      【会员014:古代各朝廷对山林资源都是严格把控的,那属于皇帝私人财产。像秦朝睡虎地秦简就记载,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壅)。因为那是皇帝的私有物,百姓不能随便染指。】
      【会员018:大宋也是,宋太/祖就下过令,“民伐桑枣为薪者罪之:剥桑三工以上,为首者死,从者流三千里;不满三工者减死配役,从者徒三年。”其他朝代也都有相对应的律法。】
      【会员045:妈耶,古代喝口热水真不容易,赶紧给蜂窝煤吧。吃惊.JPG】
      【会员025:猪猪多喝热水,热水是好东西~~~对身体有益的~~~】

      刘彻睁开眼挑了下眉。

      【会员121:那个蜂窝煤机也给了吧,做蜂窝煤肯定要用到那个工具。】
      【会员025:你给机器他们的技术也做不出来啊,还不如折中一下,把蜂窝煤捏成团子样得了。笑哭.JPG】
      【会员121:哈哈哈你年龄不大吧,有手工蜂窝煤机,我小时候农村常有家庭自制蜂窝煤,都是用那个。你说的大机器是制作强力速燃蜂窝煤的,这种效果更好,但机器复杂,他们的确用不上。】
      【会员025:……其实我不小,只是没在农村待过,我是城市土包子。别嫌弃我.JPG】
      【会员014:现在农村还有吗?我感觉现在农村比城里还好。】
      【会员121:还有的。】
      【会员038:那行我去搜下,跟蜂窝煤一起放上来。】

      煤和矿自古就是国之重点,有了产地更是如虎添翼,天幕下的皇帝有些甚至怕史官记错,自己亲自抄画,连三国众人都不可避免。

      可惜天幕主讲秦汉,矿产地主要围绕秦汉展开,诸葛亮抄完递给刘备,刘备看了看,发现有些不在汉内,甚觉可惜。

      几人正讨论间,就听天幕道:

      【会员061:猪猪那时候骑兵貌似也挺厉害吧?我有马具三件套,要不我放这个?】
      【会员045:放放放!】
      【会员014:他那时候已经有了吧?我记得最新出土的文物证明他那时已经有最早的马鞍,马镫。】
      【会员079:秦朝应该也有马鞍了,出土的兵马俑有带。】
      【会员061:我给的是整套马具,不止有那两个】
      【会员014:这样啊,那可以耶。】
      【会员061:等蜂窝煤放完我就放。】
      【会员045:啊,咱们可以给武器了吗?是的话能给的太多了。】

      嗯?

      秦皇汉武,包括各朝皇帝都抬起头,武器?天幕还能给武器?朝代的更替让他们明白一个道理,朝代更替的同时技术也在更新,像后世这种不知隔了多少代的,他们的武器也不知有多厉害。

      众人都有些期待。

      【会员014:武器就别给了,咱们还是专注民生吧。吃瓜.JPG】
      【会员079:我也……不是很想聊武器。】
      【会员045:我觉得可以,让猪猪他们拿了热武器打匈奴,指不定能把世界给统一了。奸笑.JPG】
      【会员014:关键咱们有人懂这个吗?普通的炸药都难搞吧。再说这玩意废钱废人,别到时把未央宫给炸了。】
      【会员045:不至于吧。笑哭.JPG】
      【会员079:还是别了,这东西不是专业人士真搞不定,就算火药也是技术提高后唐朝才出现,秦汉就算了吧。】
      【会员045:秦汉不是有术士能炼丹吗?】
      【会员014:靠他们吹牛可以,制武器还是算了。吃瓜.JPG】
      【会员021:我也不是很想给武器,这玩意网上都没资料,就算给到制作材料,但就那些专业术语他们也不懂,而且危险性也强。当年咱们打仗时就自制过火药,但伤亡也非常大,太不可控了。】
      【会员045:让他们多注意下应该也没问题吧……】
      【会员038:其实可以给冷兵器,反正给了制铁术,热武器让他们自己慢慢琢磨吧。】
      【会员054:冷兵器可以+1,热武器就算了。】
      【会员045:那就冷兵器不做专门推荐,谁搜到有意思的就放一下。至于秦汉能不能用看他们,咱们不管?】
      【会员079:这个可以,就这么干吧。】

      不给武器啊,皇帝们有些失望,听到后面说不做专门推荐但有还是会给,又支棱起来。虽然不懂什么叫冷兵器什么叫热武器,但只要给,那应该都是好东西,毕竟后世推荐的嘛。

      不过打仗?后世也打过仗吗?皇帝们有些好奇。

      【会员025:咱们狗头官员的业务真是越来越多了。吃瓜.JPG】
      【会员065:狗头官员不是应该躺平吗?】
      【会员014:狗头官员还是要给点东西的,不然说不过去。】
      【会员065:我只想当咸鱼,趴地。】
      【会员014:谁不想当咸鱼呢,趴地。】
      【会员079:看到马具我突然想到那位“千里马”了。】
      【会员045:猪猪怎么了?】
      【会员079:不是他,我是说汉成帝刘骜。】

      汉家皇帝?刘彻竖起耳朵。

      【会员065:那位深得汉宣帝喜爱,并亲自为其起名为“骜”的皇帝?】
      【会员079:对,就是他,汉宣帝认为他是汉家千里马,取名为骜。吃瓜.JPG】

      听天幕以前的说法,汉宣帝干得不错,他看中的也应该是个人才。何况被称汉家千里马,可不是赞誉?

      刘彻有些小骄傲的挺起胸。

      汉大臣到不这么乐观,毕竟天幕单独提到的皇帝争议性都很大,且昏君居多。听她们的语气,众人心里有了不好的预感。

      【会员045:董贤?】
      【会员079:不是,赵飞燕。】
      【会员045:哈哈哈哈他啊,你说赵飞燕我知道了。他还被汉宣帝这么称呼过啊?我以为他就是个普通昏君。】

      刘彻:……

      【会员079:不是,他当太子的时候挺明白事理的,当了皇帝才开始淫/乱后宫。】
      【会员065:他是出了名的荒诞皇帝么,跟汉哀帝的昏还是不一样的。】

      刘彻:……

      刘彻当机立断让太医去备安神汤,给自己和大臣一人一份。同时名太医随时待命。

      【会员045:笑死,我就想知道汉宣帝如果知道自己看中的继承人是这么个样子,会不会后悔认为他是汉家千里马。】
      【会员014:其实我觉得说他是汉家马儿也挺正确,汉宣帝看人蛮准的。】
      【会员045:??】
      【会员079:呃……你是不是不知道刘骜是谁?】
      【会员014:那么出名的皇帝我怎么可能不知道是谁。就算我没看过那段历史,也看过他那些电视剧。】
      【会员065:那你啥意思?他哪点像千里马了?】
      【会员014:他的确是汉家马儿啊,只不过是种/马,最后死于马上风。吃瓜.JPG】

      刘彻:……

      “太医!把药给朕端上来!”

      【会员079:噗!】
      【会员065:啊这……】
      【会员045:艹啊,论损还得是你哈哈哈哈哈哈!】
      【会员014:挖鼻,我又没说错,他最后难道不是死于女人肚皮?】

      刘彻一口饮下安神汤,大臣们也一人一碗。

      汉皇爱美人,也多美人,大臣们也不觉得皇帝宠幸美人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只要不耽误政事就行。但死于女人肚皮,对他们来说还是过于震撼。

      始皇听得直皱眉,这种皇帝简直荒唐之极。身为皇帝自有其大运,却不好好把握而是沉迷女色,最后死在女人身上。行如此荒谬之事,这汉皇到底有多闲啊?

      秦臣们也摇了摇头,跟秦皇比起来,这刘骜明显不行。

      【会员025:我放棉花图啦。】

      天幕换上棉花图,上面除了棉花产地,还有棉花用途。那汉成帝直接被抛之脑后,大家注意力放在了棉花上。

      扫了几眼,秦皇汉武发现这棉花的确用途多多,除了保暖还能制成各种衣服和布匹,若真能取回种子,于大秦/大汉百姓也是桩好事。

      两朝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

      其他皇帝也是赞不绝口。

      【会员025:有棉花冬天穿衣就暖和多了,嘿嘿嘿。】
      【会员079:等下,棉花竟然秦汉时期就有传入?这么早吗?】
      【会员025:我搜到是当时传入了福建和四川等地区,不过都是当观赏花来看待。】
      【会员079:啊这,好浪费啊。】
      【会员014:还是直接去印度拿吧,就算是秦汉也难说是不是秦皇汉武那时候,不如直接印度拿。】
      【会员079:也是,说不定始皇能直接把印度打下来,噗。】
      【会员025:OH!ON!我不要当阿三!】
      【会员014:哈哈哈哈哈哈哈!】
      【会员045:救命阿三!!】

      天幕嘻嘻哈哈开始聊起阿三,聊的内容让所有人皱起了眉头,这个叫“阿三”的外族怎么感觉那么的一言难尽呢?

      “农为牛本,有功于世”。数千年的农耕文明使历代统治者充分认识到保护耕牛的重要性,“诸侯无故不杀牛”是自古以来各朝共识,但就算再怎么重视,也万不到学那外族饮之泄物的地步。

      皇帝们除了脸色难看外,还有些反胃。

      “果然是蛮夷,不通教化。”有儒生忿然,听到的人深以为然。

      虽然天幕鼓动始皇打下印度,那么大一片地也着实让他心动,但看了看印度位置,心里计算了一下,他无奈放弃。

      大秦缺人缺钱啊,若真打起来,可能又是一个百越,那大秦很可能被掏空。

      他现在当务之急是在有生之年把大秦尽量稳定下来,只有稳定了大秦内部,才能开始继续扩张领土。

      至于那个印度,他看了眼舆图,只要大秦还在,他相信总有一天会成为大秦领土!

      【会员065:棉花放完能让我先放个纺织机吗?有纺织机才能用棉花做成品。】
      【会员038:行,那你先放吧,你放完我再放,我是两张图,我先合一起的。】
      【会员065:谢谢。】
      【会员014:我记得秦汉有纺织机,给不给无所谓吧。】
      【会员065:我拿的是黄道婆改的那版,秦汉的太简陋了。】
      【会员014:这样啊,我搜了下纺织机还挺多种的,那个唐末出现,宋朝达到巅峰的花楼织机貌似不错。】
      【会员065:这个我也搜到了,但是不清楚秦汉能不能做出来,构件太多了,1800多个呢,要求也复杂。】
      【会员079:要不都放了吧,做不做看秦汉。而且这个大的如果真能做出来也是好事。】
      【会员065:那我把两张图放一起?不过那个大的我感觉很难,构件真的太多了,而且只有全图没有详细资料,得靠他们自己摸索。】
      【会员079:没事,古人很聪明的,说不定弄着弄着就做出来了。】
      【会员065:行吧,那我都放了。】

      没一会儿,天幕再次换图,换成了纺织机。

      这两样别说秦汉,连二凤都动了心。毕竟这些都是唐之后出现的,现在根本没有。史官都不用他吩咐,直接开抄。

      看着天幕不断给的图,皇帝们眼里现在只有一个字,钱!

      秦扶苏时代

      阿苏愁眉苦脸的看着锅里的麦饭,心里直发愁。

      阿娘的牙已经快磨光了,这些麦饭又硬,她根本咬不动,阿苏只能捡野菜给她吃。

      其实阿苏的牙也磨得不行,像她这样牙齿快磨平的黔首比比皆是。但没办法,吃的就那么几样,肉类更别提,若不吃就只能饿死。就算这样,他们也很难吃饱饭。

      阿苏今年双十年华,阿娘还不到四十,但多年操劳却让她们行如老媪。她们就是天下黔首的缩影,能活着已是幸运。

      她正想着要不要让丈夫再采些野菜回来,就见邻居三娘快步跑来:“阿苏!快!拿着麦跟我走!”

      “出啥事了?”阿苏将手在衣服上擦擦,快步走出屋,“俺还要给娘做饭呢。”

      “是好事!快把你家麦带上!”三娘子催着她拿上麦袋,不由分说拉着她就跑。

      到了村里集会地,那里乌压压一片早聚满了人。众人围着一个大家伙,那是两块石头,上下叠在一起,被凿的圆不隆冬,稀奇古怪。

      村长看他们人齐了,敲了敲石头:“听俺说啊,这是皇帝给咱村送来的,叫石磨,可以磨粮食的!”

      众人七嘴八舌:“这玩意能磨麦子?真的假的?”

      “真的真的,都是真的!”村长拿出一袋菽,“俺给你们演示演示,你们可记好了。以后谁家要吃糊糊或面食,可以用这个磨!”

      他小心地把菽倒进石头上面那个洞里,随后让村民推着石头上的木桩子动起来,自己则在旁不时往洞里添水。

      村民推了一会儿,就见石头下面突出的凹槽流出液体,没一会儿功夫,一袋菽都被磨完了。

      村长得意的拿起磨好的豆浆给村民看:“看到没,就这样,不管是麦还是菽,以后大家都可以用这个磨,磨出来的做成糊糊,再也不用硌牙了。”

      村民们沸腾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