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第二十章 ...
-
【会员047:笑死我了,你们怎么老忘记这是猪猪的场合!】
【会员014:这次不管我的事,我真没怎么提政哥。狗头.JPG】
【会员012:哈哈哈我的锅!每次我看到政哥就想到基建游戏,然后就忍不住想动手。】
【会员014:因为政哥是基建狂魔吗?笑哭.JPG】
【会员012:差不多,最近玩基建游戏玩上瘾了,看到他就想到游戏,什么都忍不住想往里塞。捂脸.JPG】
【会员065:哈哈哈哈游戏是暖暖吗?】
【会员012:那个是换装啦,我说的是基建,两个不一样的。】
【会员065:哦哦,我没玩过,以为差不多。】
【会员012:反正政哥愿意加娱乐,我就给他制盐技术。插腰.JPG】
“陛下!”有大臣忍不住了,“要不答应了吧!”盐有多么重要这简直不必说,事关精盐,哪怕面对着的是始皇,大臣们也忍不住纳言。
“爱卿放心,如果后世真给到精盐制作方法,那朕答应她们的条件又何妨!”始皇赶紧道。
【会员045:你怎么对娱乐这么执著啊,笑死我了。】
【会员012:我玩基建游戏是这样啦,房子盖好了,菜种好了,家具有了就想适当来点娱乐。】
【会员065:大秦当时有娱乐吗?我只知道政哥手下徭役多。】
【会员014:秦朝娱乐挺多的,据说连游乐场所都有,他家重点是时间。秦朝假期什么的都没有,官吏如果想请假只能“告归”,《李斯列传》就写他大儿子李由曾“告归咸阳”,意思是请假回咸阳。刘邦当泗水亭亭长时,也经常“告归之田”,请假回家种田。】
【会员065:不愧是政哥,果然工作狂……瀑布汗.JPG】
【会员014:这个不关政哥的事,秦原先是周诸侯国嘛,照搬的是周朝制度,周朝当时没有特别规范的假期,所以秦也没有。到了汉朝才有“吏员五日一休沐”这种制度。】
【会员065:秦朝难道节假日也不放吗?】
【会员014:节假日当然放,像春节、寒食、端午节、冬至这种都会放,只不过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都是默认。假期时间也没有明确标准,有可能是三天,也可能是五天或十天。但是吧,官员可能……没有……假期。秦有个出土的上班打卡记录,那个上班时间差不多是一年整,没假期。】
【会员065:有点过了,我知道有个“天下大脯”。】
【会员014:那个是让文武百官开怀畅饮秦酒啦。始皇时有禁酒令,规定“若有饮酒者,弃市刑;杀三族;其有犯者族”,也就这时候大家能敞开了喝。】
【会员065:越说越过了……黄豆汗.JPG】
【会员014:跟粮食有关,当时粮食产量有限么,总不能只喝酒不吃饭吧。还有不要把锅又甩给始皇啊,秦朝的禁酒令早就有了,商鞅变法开始就实行严格把控,只是没有写进律法;始皇是继承,把它写到了律法上。笑哭.JPG】
【会员065:始皇真的是,把努力工作刻到骨子里。捂脸.JPG】
【会员014:因为秦律讲究务实,始皇自己也是个务实的人,他只看重臣子的能力。还有始皇自己也觉得喝酒误事,再加上缺粮,所以他是支持这个禁令的。】
【会员012:身为社畜绝不能容忍没假期,哪怕对方是政哥也一样!我换个目标,政哥只要把休假日期写到法律上,给官员们点休假时间,那我就给他制盐技术!】
“陛下!”大臣听懂假期是什么意思后都快哭了,这是什么绝世好天幕,竟还给他们谋福利!他们还以为天幕只认皇帝,没他们什么事呢。
大臣们充满期待看着始皇:“臣请陛下考虑!”
刘彻不爽了:“朕大汉臣子有休沐啊!前秦不行那给朕的大汉啊!”
【会员065:我突然想到一件事,假期这个是不是有问题?秦朝那时候不是缺人吗,官员再来个假期,他们还有时间完成工作吗?】
各官员:……
【会员012:大秦当时多少人口啊?】
【会员014:说是大约两千余万。】
【会员065:人也不算少,为什么他们还缺人?】
【会员014:徭役、六国,还有秦律,又是刚统一的新生儿什么都没有,各种事加一起就缺人吧。】
【会员065:徭役还好,政哥减少就行,六国这个就……啊啊啊啊好烦啊!】
【会员012:对哟,秦当时国情也算复杂。算了,我直接给制盐术吧,不强求了。】
别啊!求您强求吧!
各官员就差举着尔康手了,眼睁睁看着休沐没了心碎成渣。到是始皇心里美滋滋的,果然,这些后世还是向着朕的。
他有些得瑟的搓了搓手,也不管朝下大臣那颗快哭的心。
【会员045:说到假期,我记得最好的是宋朝吧?】
【会员014:对,宋朝官员假期最多,俸禄最多,福利待遇也最好,最差的是明朝。吃瓜.JPG】
【会员065:明朝不好吗?我记得明朝官员也还可以吧,朱元璋涨过三次工资。】
【会员014:他是涨了,涨完就完了,直到明朝灭亡这工资就一直没变过,明代官俸之薄,堪称历代之最。】
【会员065:呃……】
【会员045:朱元璋竟然还涨过工资?我一直以为他死抠,拿他三文他都能把你扒皮那种。吃惊.JPG】
朱元璋:……
朱元璋拍着椅背大骂:“咱是那种人吗!”
【会员014:他涨过啦,他只是讨厌贪污腐败,他认为官员“若将所得俸禄养家,尽自有余”,要我说太过于理想化。】
【会员045:别逗了,宋朝高薪养廉不也有腐/败问题,人性贪/欲哪儿那么容易打掉啊,他一生杀了差不多15万贪官,我就问明朝后期难道就没贪官了?】
“十五万!这是要把整个朝廷都给杀光吧!”大汉朝臣都震惊了,杀这么多贪官,这明朝难道贪官当道?
刘彻眉头一皱,觉得问题并不简单。
【会员014:不止这个问题,明朝官俸低薄,后面一直呈整体下降之势,原因就在于“折色”,即把支付工资的米折算成钞、银或者绢布、胡椒等货物。但这个折色比例、物品都是朝廷说了算,从来不考虑官员的实际情况,以至于明朝中期以后,朝廷财政出现困难,很多初任官员陷于困顿,甚至导致“京债”盛行。】
【会员065:他家清廉点的官养活一家人都困难,据吕坤《呻/吟语》记载,仓官每月的俸粮,只有1石;驿丞的俸金,一年也只有7两银子。】
【会员045:讲个笑话,朱元璋一生大力度反腐倡廉,但明朝之腐败,却刷新了历史纪录。】
【会员065:他那时候贪60两就要扒皮,说句不客气的,既然60两是个死,那我干嘛不多贪点。】
朱元璋听得勃然大怒,气得站起来转起了圈,越听越气,干脆一脚踢倒了灯台:“咱家的大明就是这么让人糟蹋的!”
“陛下息怒。”大臣赶紧起身劝慰。不过听到朱元璋杀了那么多人,各人心里也有些发寒。
“六十两都要扒皮,这明朝皇帝够狠的啊。”各朝大臣纷纷感到不可思议。六十两在他们眼中委实不算什么,但贪污该罚就罚,可为了六十两把人扒皮,过分了些。
秦汉也听得皱眉。
秦朝律法中有“通一钱,黥为城旦”的规定,即受贿一文钱会在脸上刺字发去修筑城墙;汉朝则是“诸为人请求于吏以枉法,而事已行为听行者皆为司寇”,因受贿而徇私枉法的人都要被处以司寇之刑。
不过汉朝在实际判决中往往更为灵活,比如判决“髡为城旦”,即剃除部分或全部头发然后去修筑城墙,或判处“国除”,即剥夺其因功获得的爵位。
但不管怎样,两朝在贪污上除非贪得数量过于庞大,不然轻易不会杀人。明朝这过严的贪污刑法让秦皇汉武听得直摇头,难怪这皇帝能杀15万人。
两人都想到明朝腐败会刷新记录,只怕是在这种极端压抑下的反弹。而始皇则想到秦律,秦律现在不也正处于这种处境?他默默敲了敲桌面。
【会员045:明朝怎么说呢,他家皇帝就没一个有经济头脑的,后面经济简直崩的不行。】
【会员028:明朝完蛋跟朱元璋的养猪政策也有关系,钱全花在养猪上了。】
“我大明养猪?”朱元璋眉头一皱,难道后期他下达了什么关于养猪的政策给百姓?这个养猪该不会是强制的吧?若对百姓有害,那肯定不能再继续。
他垮着脸听天幕继续。
【会员014:明朝对大臣一个个吝啬的要死,对自家儿孙到是大方,明朝的藩王每年禄米就有1万石,更别提那些赏赐之物,到后期直接把整个大明吃垮。】
【会员028:不止,他家子孙仗着自己是皇子皇孙胡乱作为,鱼肉百姓,搞得百姓民不聊生,要不最开始外族入关,百姓夹道欢迎呢。】
【会员014:朱元璋的锅,谁让他觉得自己乞丐出身怕儿孙吃不饱饭定了这么个规矩,他家皇帝又没个经济头脑,结果就是明末宗室高达30余万,到后期明朝的钱和大部分土地全部用来供养宗室。这些宗室直接影响了国家的财政、军事和地方管理。明朝宗室管理制度之差为历朝之最一点也不夸张。】
原来养猪是这个意思啊,众人恍然大悟,以乞丐之身成为皇帝,这大明有点意思。
始皇有些呆愣,他是皇室贵族,哪怕曾在赵国为质,那也是天生的皇子,这层身份也是他能继承大秦的最大保证,所以他完全想不到一个黔首,还是一个乞丐竟然能成皇帝!
想到天幕曾说起的大泽乡起义,他脑中模模糊糊闪出一个念头,莫非这人也是造反当的皇帝?
朱元璋也愣了,他压根没想到养猪指的是这个意思,听到后面宗室高达30余万整个人都开始凌乱,这得花多少钱和土地啊!
【会员074:30余万?我怎么搜的是百万宗室啊?】
【会员028:没百万那么夸张啦,万历三十二年徐光启记载,“隶属籍者十三万,而见存者不下八万”,也就是13万宗室,《南明史》的作者顾城也估算过,崇祯时代的宗族大概有20余万。唯一有争论的就是这些宗室包含不包含女性在内,不过大多数都认为包含。】
【会员065:就算不包含也够大明喝一壶的,这得多少钱和土地啊。关键这帮宗室除了吃喝玩乐P事不会,几乎个个草包。明末这帮人宁可钱财堆积如山,也绝不捐金助饷。最后明朝灭亡,30万宗室子孙全部被屠杀殆尽。】
朱元璋一个踉跄跌倒在椅子上,朱标赶紧上前为他顺气,同时宣太医。大臣们听到这里也不知说什么好,只能互相干瞪眼。
【会员045:朱元璋对自己儿子到挺好,他儿子只要不造反,随便杀百姓也就骂一顿的事。】
【会员028:那个朱檀不就是嘛,搞迷信修炼长生不老的丹药,道士说药方是男童的命根子,他还真就信了,没人卖孩子给他,他就专门叫一群人去偷,最后被告到朱元璋那,朱元璋也就杀了朱檀他老婆,对这个儿子实行的是髡刑。我一开始以为这个刑很严重呢,毕竟是朱元璋搞得,结果就是把人全身毛发剃光,就这?就这?】
【会员045:哈哈哈哈我也是,我看到这个字的时候还以为是特别严厉的刑法,结果就是剃个毛。要不他儿子回去继续吃药最后吃死了,活该啊!】
【会员065:他二儿子朱樉,就藩于西安后不仅强抢民女、搜刮百姓财物,还在宫里滥用私刑,随意把宫人绑在树上饿死、用火烧死,最后他怎么死的?被三个受不了的妇人给毒死的!】
【会员014:我记得这个人,朱元璋骂过他“不晓人事,蠢如禽兽”,还觉得他死有余辜,“肆虐境内,贻怒于天。屡尝教责,终不省悟,致殒厥身”,并给朱樉定谥号“愍”,还下令削减了其葬礼规模。】
【会员065:这人死的时候都快40了,而且死后定恶谥有什么用,人活着的时候不管死后才来惺惺作态,恶心谁呢!】
【会员014:朱元璋还好吧?对百姓还可以。】
【会员028:他儿子对百姓不好啊,他知道后又不处理他儿子,像他十三子朱桂,喜欢用铜锤锤人脑袋,看谁不顺眼就锤谁,就这种人祸害了百姓55年才病逝。】
【会员045:朱元璋就是对儿子永远放狠话,永远不处理,出事都是别人的锅,儿子是无辜的。像朱檀那个当时他骂“这等泼东西,一日着内官召回宫来凌迟了”。结果人抓来了,凌迟的是朱檀老婆,朱檀本人就挨了顿骂。朱樉也是,跟他一起作恶的邓妃被杀了,他没事。挖鼻.JPG】
【会员028:要不说后期外族打进来百姓夹道欢迎嘛,引众怒了。】
朱元璋捂着胸口看向朱标:“咱对儿子好难道还错了?咱不就是挨饿挨怕了,怕子孙少那口饭吃吗?”
朱标帮朱元璋边顺气边安慰道:“父皇息怒,天幕只是不懂父皇爱子之心,您千万别放心上。”
“不行,咱要继续听,咱就不信了,咱这子孙难道就没个好的?”朱元璋推开朱标,坐好继续听。
【会员028:太子朱标到挺好,性格仁慈宽厚,对弟弟们也十分友爱,可惜死得太早,他儿子上台实在不行。】
听到太子早逝,朱元璋蹭的一下转头看向太子,太子也看向他,两人大眼瞪小眼,干瞪着。
太子仁善,在大臣中素有威望,听到他早逝的消息大臣也是惊的窃窃私语,一时间朝下嘈杂声起。
【会员045:我纳闷朱元璋为什么就一定要让朱允炆继位,就因为他是朱标的儿子?为了让他继位朱元璋直接杀了那么多功臣,就为了给朱允炆扫清障碍。】
【会员028:朱标跟朱元璋用的是一套大臣班子,跟大臣关系也很好,但不代表朱允炆就行啊。要不后面朱允炆削蕃削到最后朱棣造反成功,因为他连打朱棣的人都没有,全被朱元璋杀了。】
破案了,老四反了!朱元璋终于知道为什么后面是朱棣的子孙当皇帝,原来是老四自己反了啊!这次他没有爆怒,而是平静的踹着手继续听,他要知道确切原因,老四为什么反!
这暴风雨前的宁静让太子朱标有些担心,虽然老四造反,但那时他都死了,听天幕口气他儿子这皇帝当的也不怎么样,既然如此,皇位能者胜之,他到不觉得有问题。
不过心是还是有些发堵,毕竟谁都想自己那脉能继大位。
还有件重要事,他的嫡子好像不叫朱允炆吧。
朱标心里有了个不好的预感。
【会员028:而且朱元璋是“嫡长子继承制”最忠实的拥护者,朱标嫡长子朱雄英死的太早,比他爹还早死,常氏又在生二儿子的时候难产死,吕氏扶正朱允炆就从庶长子成了嫡长子,朱元璋可不就要扶他呗。】
我儿……早逝。
这下论到朱标受不住了,他儿子才刚出生啊!朱元璋见势不秒赶紧起身扶着他坐下。
“怎么会这样,咱皇孙怎么会早逝!太医!太医呢!!赶紧给咱叫几名太医去看看皇孙!务必让他好好的!!”朱元璋插腰转着圈圈,最后忍不住冲着廷下大吼。
太医匆匆赶来,行了个礼就去看太子。朱元璋又急吼吼催着几个去太子府看皇孙,生怕他们去的晚了。
【会员045:朱棣干的也不错,朱元璋还不如直接让朱棣继位呢,反正朱棣也是马皇后生的,也算嫡子。】
【会员014:不是说朱棣不是马皇后生的吗?】
【会员028:朱棣就是马皇后生的啦,方孝孺起草的建文帝伐燕诏书中曾说“朕以燕王棣孝康皇帝母弟”,后面朱棣造反成功,又让方孝孺起草皇帝易位的诏书,方孝孺连问为何不立建文帝之子或建文帝之弟为皇上,最后跟朱棣吵起来,弄得朱棣要杀他。如果朱棣是“假嫡子”,方孝孺那脾气肯定当面公布于众。】
【会员014:呃呃,主要我看介绍那个“洪武三十五年”,朱棣改史了,就为了告诉别人他的皇位是朱元璋传的,可朱元璋洪武三十一年就死了。改史的话,我会对这个皇帝的话持怀疑态度。】
【会员028:明白,但朱棣真的是嫡子啊。笑哭.JPG】
【会员014:无所谓,反正知道他是个好皇帝就行,其他不重要。】
“父皇……”朱标拉着朱元璋的手,张了张嘴,却不知说什么。
朱元璋看着心里难受,却还道:“放心,爹会让太医好好给你,还有雄英看看,大不了让他们跟着你们父子俩,爹不会让你们有事的。”
听到朱元璋不称咱称爹,朱标心里一酸,他知道自家老爹心里不好受,白发人送黑发人,一送送两,这谁受得了。
他硬起心肠,最后还是道:“父皇……四弟他……”
“闭嘴!好好听爹的话让太医跟着,爹不会让你有事的!”朱元璋有些恼怒道。
朱标知道朱元璋现在什么也听不进,只能点点头。
【会员012:你们先聊着,我把图换一换,换成精盐制造术。】
【会员014:呀,你做好图了?】
【会员012:嗯,做好了,等我换上。】
天幕一变,图换了制盐技术,各朝皇帝开心极了,听八卦的同时赶紧让人抄写。
始皇也开心的让史官赶紧抄,大臣们哀怨的盯着他。
大秦只有皇帝开心,大臣不开心的目的达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