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陶枝在学校是个名人。
      明媚漂亮,头发永远高高束起,校服永远板正。
      她成绩名列前茅,遵规守纪,是个标准的三好乖乖学生范本。
      我喜欢她。
      当然这并不令人惊讶。
      在我们学校喜欢她的人不在少数,而我只是其中那并不起眼的一个。
      我以为我的暗恋会和我的青春一样,在无人处热烈,在无人处退场。陶枝也会一直这样在我的青春存在,直至褪色。
      可我却没想过变故来得这样突然。
      有人在追求陶枝。
      大张旗鼓,轰轰烈烈。
      我知道他。
      高二七班陈野。是个满身毛病的混不吝,老师眼中的“刺头”。
      有人追求陶枝这很正常,但这人不能是陈野。
      他太过张扬,太过麻烦,和这样的人接触稍不注意就是引火焚身。
      陈野和陶枝太过不同,不太恰当地说两人称得上是“天壤之别”。
      我希望陶枝和陈野有什么瓜葛。可我也明白,陶枝与我更是没什么关系,我没什么立场去阻止这一切。
      我只能看着陈野一天比一天更为大胆的举动。
      几乎全校人都知道了他的喜欢。
      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为陶枝带来了老师的关注,还有陈野追求者的麻烦。
      陈野这人虽然打架违纪,是个混子,但确实有张出众的脸,学校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对于喜欢的人喜欢的不是自己这件事,大多数人都是黯然神伤,持有遗憾的态度,最后默默退场。
      但总有人不一样。
      陶枝在一天午后被几个女生堵了。
      没有动手,只是起了言语争执。对方威胁陶枝远离陈野。
      陶枝没理她们,大概是认为她们无聊又搞笑。
      后来事件程度升级。
      陶枝的书本被撕了。
      这件事闹得有些大,传到了陈野耳里,他不是什么顾绅士礼仪的人。那几个针对陶枝的女生不仅被学校处分还被人堵了几次。
      后来她们就再没来找过陶枝。知道这些事的时侯我心里想着:陈野果然是给麻烦。
      我仍是觉得陈野与陶枝不合适。
      至于陈野为陶枝出手,保护她的事,我不觉得有什么值得歌颂的。
      事情因他而起,就他来了结。
      出事之后,我悄悄买了新的课本准备放进陶枝的课桌。
      我回来的时候在楼梯见遇见了陶枝和陈野。
      她们有说有笑的一起走来,在快要与陶枝侧身而过时,我看见了陈野手中崭新的课本。
      哦,原来他买了啊。
      我默默收回视线,没再看他们一眼,快步出了教学楼。
      那天我独自回家,夕阳瘫坐在我脚边,像在流泪。
      陶枝和陈野在一起了。
      像所以青春烂俗小说那样,乖乖女和混子的组合似乎是大家看不腻的组合。
      她们的恋爱谈得大张旗鼓。
      我承认我在嫉妒陈野的同时也羡慕着他。
      我没有他那样的勇气,我太过沉默,与那样张扬肆意的青春毫不相干。
      那时候我没想到,这些又是陶枝另一个不幸的开端。
      陶枝被人造了黄谣。
      而谣言的源头正是陈野。出处也只是来自陈野酒后的几句醉话。
      那些当然可信度不高,可谁让这谣言的对象是陶枝呢。
      那可是陶枝。
      她纯洁,瑕白。
      她高高在上。
      她不染尘埃。
      如果那样的她跌落泥潭,那么曾经的遥不可及,是不是将变得不再无法触摸呢?
      造谣得最厉害的是当初陶枝的追击者们。
      他们极尽往她身上泼着脏水,以此来满足自己鄙劣不堪的内心。
      谣言如同雪花一样越滚越大。
      人们尽情的讨论着。而陶枝则如同餐桌上任人宰割的羔羊,被他们分食破裂。
      他们狂欢着,上嘴皮下嘴皮轻轻一碰,伤人的刀便顷刻而出。
      字字泣血,字字带肉。
      人言可畏便是如此。
      陶枝被谣言扰得不堪重负。她试图求救,努力自救。
      可最终也只是挣扎无果。
      后来陶枝的妈妈来过学校。我看见它在校长室大吵大闹,试图为她的女儿讨个说法。
      最后的结果是陈野被校方处分。
      但,这样的惩罚够吗?这样的就可以挽回陶枝受到的伤害吗?谣言会因此止住吗?
      我认为不能。
      所以我看见陶枝转学了。
      我最后一次见她是她离开那天,我看着她的身影渐渐远去,直至人影不复。
      陶枝离开的那天下午,我一个人坐在教室里想了很久。
      我决定打陈野一顿。
      我是一个胆小而懦弱的人,总是寡言又沉默。所以当我挥出拳头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很震惊。
      我知道当我挥下拳头后就再无退路,接下来的高中生活并不会愉快。
      但我不后悔。
      这是我深思熟路后,最直接,最有力的反击。
      我收到了人生第一次处分,挺新奇的体验。我也没有任何悔意。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仍是按部就班的学习,陈野偶尔回来找我的不痛快,有点麻烦,但可以忍受。
      我的学习一直不算拔尖,高考正常发挥,考了个离家不远的大学。
      和大多数人一样平平淡淡读完大学,找工作,实习.....
      我始终没谈恋爱。倒不是有多怀恋陶枝,只是再没遇见过喜欢的女孩。最后也索性顺其自然,没考虑过恋爱的事。
      陶枝在高二那年离开后我就几乎再没得到过她的消息。但如果是她的话,我相信她会过得很好。
      我没想过我和她还会有交集,可命运有时就是这样奇妙。
      工作的第一年,那天我下班有些晚,回家的时候在路上和一个姑娘撞了一下。
      我正准备道歉,可一抬头看见她的脸就什么也说不出来了。
      “陶枝?”我犹豫着叫她。
      陶枝似乎有些惊讶,盯着我看了半天才开口:“你是以前二班的那个...徐?”
      “徐子州”。
      “对,我记得你。你现在是在这里工作吗?"她笑着问我。
      我回着她的话,请她在我常去的烧烤摊吃东西。大概是没想到在这偌大的城市遇见故人,陶枝显得很兴奋,絮絮叨叨同我说了很多。
      从她的口中我了解到了她高二转学后的一些事。
      她在新学校没读多久就休学了,后来又复学,高考成绩不太理想,读了个一般的二本,今年刚毕业。
      至于中途为什么休学,她没告诉我,我也没问。
      我们坐在江边吹着晚风。
      她穿着大胆性感,修长的大腿白得晃眼,黑发红唇。我看着她笑颜如花,依旧美丽,光彩照人,却熟悉不复。
      说不上来什么心情,可能还是有些怅然。
      那晚我们交换了联系方式,偶尔也互发消息,时不时一起吃个饭,关系不近不远。
      因此那晚陶枝给发消息问,能不能收留她一段时间时我是很惊讶的。
      但我还是答应了她。
      她是连夜搬过来的,行李不多,来时还很狼狈。
      我依旧没多问,只是默默接受她在我家的事实。
      陶枝一直没找工作,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很长一段里我在家里的时间都不太看得见她。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发现陶枝不再热衷于外出,她开始研究做自媒体,每天我回家时她都会等我,还会为我准备好晚餐。
      那是对我而言很虚幻的一段日子。
      我们一起去看电影,一起去旅游,一起做了很多事。
      我看了人生中第一次海,看了黄昏日落,也看了凌晨时划破云层的日出。
      和她在一起,我有了许多新奇的体验。
      那时候我清楚的明白我们之间有多么的暧昧,但没有人捅破这层窗户纸。我们就这样,心照不宣的,以朋友之名生活着。
      对我而言,这一切都美好得不太真实,我不愿戳破这一切。
      而陶枝她好像渐渐与我记忆中的模样重合起来。
      她仿佛又回到了从前,变成了曾经满身皂香的自己。
      变成了我那明媚温柔,日夜追逐的月亮。
      某天陶枝在我家翻出了我闲置不用的相机。
      她很有兴致的要我为她拍照,还专门买了和之前高中相似款式的校服。
      我不明所以,但还是同意了她的要求。
      我看着镜头里的她,慢慢调试相机。而她笑着向我望来,目光缱绻。
      陶枝离开的消息,和她搬来一样突然。
      她没给我留下什么言语,也没删除我的联系方式。我们再次成了陌路人。
      我看着她又回到了初见的样子。每天周围都有很多人,轮流着四处玩。
      极尽热闹,极尽孤独。
      此前的一切都好像我做的梦一般。昙花一现后就没了踪迹。
      我们没再联系都对方。
      我后来在整理我屋里的东西的时候,看到了我高中的遗留物,里面是我有的有关陶枝的一切。
      而那个箱子被人动过。
      我打开箱子,在里面发现了一张新的照片。
      ——是我为她拍的那张。
      照片的背面被陶枝写了字。
      她写道:高二二班的徐子州同学,很高兴认识你。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陶枝为什么离开。
      希望我在你眼中一如从前。
      我闭上眼,好像又看见了高一那年陶枝站在树荫下,笑着远远朝他看过来。
      【时光将你染成世俗模样,而我永远记得你青涩脸庞】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