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突变 ...
-
大夏嘉乐末年,帝王昏庸,权臣当道,百姓备受压迫,民不聊生。大夏王朝近百年的繁荣不复存在,大厦将倾。
与此同时,世代忠义,满门忠烈的姜家被诬谋反,皇帝下旨满门抄斩,天下皆悲。
乱葬岗,月黑风高,阴风阵阵,是一片荒凉之地。
尸体堆积,远远看去令人头皮发麻,一股恶臭传出老远。
几只阴森的乌鸦停驻在古木上,黝黑的眼睛贪婪地盯着那一大片尸体,似乎随时会扑上去。
“扑棱棱”
突然,乌鸦受惊齐齐飞上高空,树枝剧烈晃动。
仔细一看,浓重的黑暗中,一个一身麻衣,披头散发的男子在尸堆里蹒跚而行。
风声呜呜,似鬼魂在哭嚎,卫珩在尸堆里麻木地翻找着,粗略地看过一具具尸体的脸孔,直到翻过一具尚未腐烂,似乎刚扔进来的尸体。
看到那尸体的样貌,他愣住了,表情凝固,像是被冻住了。
下一刻,他双手不受控制的颤抖,霎时红了眼眶。
他轻轻地坐在尸体旁边,怀抱着尸体,凝视着那张熟悉的脸庞。
卫珩慢慢抬手擦着尸体脸上的脏污,神情慢慢变得坚定。
“姜钺,你不该死,我要救你。”
“我也会帮你报仇,那些人都该死。”
他的手轻柔地抚摸着尸体的脸庞,眼里多了些柔软之色。
“我带你离开”。
转眼间,三年过去。
这三年间,大夏发生了数件大事,皆引起一阵阵动荡,先帝暴毙,新君即位,首先为姜家平冤,许多人头落地,随即是大刀阔斧的改革,帝王勤政,丞相辅佐。
大清洗过后,朝中能臣无几,新帝下令召天下有能之士赴京任职,经层层筛选,倒也发现了几个人才。
一番动作过后,眼见着要没落的大夏,回光返照似的出现了点生气。
天元三年,初春时节。
京城,丞相府,粉墙黛瓦,看起来虽富丽堂皇,雕梁画栋,亭台水榭曲曲折折,但下人却寥寥无几,十分安静,美则美矣,却少了生气。
庭院里,一棵缀有点点粉色花苞的桃树下,卫珩长身玉立,如墨长发仅用一条红绸绑缚,苍白的脸上带着几分病容,他眼睫低垂,不知思索到了什么,如远山般的眉头蹙起。
“大人,天色已晚,该用膳了。”一位容貌清秀的婢女走进来,侧身行礼道。
“知晓了。”
卫珩微微点头,淡淡道,又站了一会儿,眼神不经意地扫过庭院一角,随后离开庭院。
晚膳过后,天色还未完全暗淡,卫珩唤侍女服侍自己沐浴,早早地坐到了床榻上。
他手持一卷经书,斜斜地靠着,身着白色的中衣,衣襟散开,胸口处袒露出大片略显苍白的皮肤,黑色的长发沾着些水汽,有一缕粘在脸侧,本来苍白的脸色染上了浅浅的粉红,在暖黄的灯光下少了几分病态,多了几分生气。
卫珩神情专注地盯着书卷,似乎真的看不到在他身旁对他横眉冷竖,散发着冷气的身影。
看来那老道士倒还挺靠谱的。卫珩有些漫不经心地想到。
本来他都以为失败了,那江湖术士说不定就是来骗钱的,谁知几天前姜钺却突然出现在了他的眼前,他记得,当时那人还迷迷糊糊的,这几日,应该是回想起了不少事,看他的眼神越发不善了。
卫珩想着,心里不知做何滋味,眼神一暗,收敛了心神。
另一边,一位黑衣男子靠着墙边,冷漠地盯着卫珩。
本来他应该早就死了的,身首异处,但不知为何,他再次有了意识,一睁眼,卫珩站在他面前,一脸常色,眼神淡漠。
看到卫珩,他眼睛立马红了,想都没想,直接一掌拍了过去,让他意外的是,他的手掌直接穿过了卫珩的身体。
自那天过后,又经过几天的试探,他发现别人都看不见他,碰不到他,他也碰不到任何东西。
最奇怪的是,他只能待在卫珩身边,离开一定的距离又会莫名出现在卫珩身边。
这让姜钺瞬间断定,他现在这样,一定是卫珩捣的鬼。他想着,暗自冷笑一声,眸子里一片阴狠。
卫珩,活着时害他还不够,他现在死了,也要在他身上谋划吗?你又想干什么?
姜钺走到床前,看着头颅低垂的卫珩,突然伸出手向他的脖颈处掐去,可惜,他的手直接穿过了卫珩的肌肤,并不能触碰到他。
卫珩对眼前发生的一切仿佛一无所知,未曾抬头,纤长的睫毛不时翕动。
银月升起,渐渐斜移,蜡烛响起细小的炸响声,蜡油滴落,晕开片片烛花,卫珩终于放下书卷,熄了灯,躺下。
夜已深,月色如水,洒下一地银光,模糊的黑暗中,卫珩睁着眼睛,瘦削的脸庞掩在被子里,悄悄地看着不远处在黑暗分外显眼,身外冒着微弱白光的姜钺,想着自己做的那么多,心里有些满足,眉目间一片柔和,唇角微翘。
再次看到姜钺,他自是十分喜悦,然而心底却又有些道不明的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