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大肃正安四年,八月,酷暑时节,一队车队正在沙漠中艰难行进。

      风一吹,漫天都是黄沙,骡子车是露天的,有的人即便是蒙了面纱,沙还是会往嘴里灌,只能不住地“呸呸”往外吐沙子。

      车上的人都很疲惫,没人说话,只是微眯着眼打量着四周陌生的景色。

      这是方念真穿到这里的第二十天了,自从醒来就在这骡子车上,白天赶路,晚上就地扎营,风餐露宿,可真是做足了日光浴,把西北风喝了个饱。

      车虽简陋,但是空间却不算小,一车能坐十人,用两匹骡子拉着。

      方念真所在的这辆车是五男五女。石大嫂一家三口,胡阿婆一家六口,还有她一个孤女。

      上个月,庆乌县遇大暴雨。当地官员勾结贪墨,数年来敷衍工程,大坝决堤,房屋尽数被冲毁,淹死了许多人,粮食田地也都不复存在。天子震怒,下旨就地斩杀相关官员五十余人。

      洪水肆虐,惨绝人寰。

      当地财政吃紧,无法悉数安置几千流民,皇帝下令,只要愿迁徙去新云州的,按人头每人拨银五两,还给建好的房屋,分土地,到地方了还分一年的口粮。

      新云州可不算什么好地方。

      去年经过一年鏖战,才收复了被靳翰侵占了十余年的新云州,靳翰被打回本国,勇猛的瑞王又亲率黑虎军,连下五城,打得靳翰不得不求和。

      按老人的说法:“新云州那是战乱过的城,着过火,死过人!现在也就是半荒的状态,能有啥活路?去了那儿指不定啥时候又被靳翰攻过来了。”

      故土难离,报名的人少之又少。官府赈灾压力太大,只得又下新令。

      庆乌县灾民第一批抵达新云州的,额外补助每人一亩田。这才由一些没亲戚可投靠,实在活不下去的和敢闯敢干的人组成了第一批队伍。

      原主的爹娘淹死在了洪灾里,她家本就亲戚稀少,这些年都是一家三口过日子的。

      一个没有亲族的小姑娘,为了活命,糊里糊涂地报了名,跟着去新云州的队伍出发了。

      失去亲人心中仓惶,身体平日也不是壮实的,又淋了雨,原主发了高烧,在迁徙的路上一命呜呼了。

      同名同姓的二十五岁现代百万粉丝美食博主方念真,半夜剪视频的时候过度劳累猝死,就这样穿到了这具十六岁的身体。除了名字一样,两人的共同点就是家里都已无亲人,自己孤孤单单地飘零在这世上。

      方念真醒来后听说,曾有人偷偷劝石家和胡家把昏迷的她扔在半路,毕竟眼看着人是要不行了的。

      两家人却都摆摆手,说:“这丫头又不是没挺过来,我们总不能把人就这么活生生给扔下。”

      两家的女人轮换着照顾方念真,喂她喝水、吃糊糊,给她扇风、擦汗,方念真醒过来后浑身无力,石嫂子晚上还给她擦了身子。真是顶好的两家人。

      “石嫂子,停车休息了,是到午时了吧,今日我来做饭。”方念真扭头笑盈盈地说道。

      “你还虚着呢,这等活计还是我来吧,别跟嫂子争,过两日你身子好全了,我可不跟你抢。”

      一个身材高挑的妇人爽朗一笑,就抢过了方念真手里的炊具,手脚麻利地在地上挖灶,摆好了锅,点燃枯树枝。

      一个灶煮糙米饭,另一个灶煮菜。自然是没有油的,随行官差要五六天才发他们几滴油,平时只能吃水煮菜罢了。

      方念真争不过她,就想着做些其他的活计,总得出点力,报答大家对她的恩情。

      车队停在一个小河边休整,这附近植被较多,风沙也能小一些。方念真走到河边,看水还算清澈,痛痛快快地洗了把脸。

      暑意渐消,就到四周走了走,发现了两种可以凉拌的野菜,赶紧去摘了来。还好她在现代时,参加过一档野外求生主题的综艺,学会了认一些野菜。

      眼前能认出的两种野菜,一种是“苜蓿草”,味道微苦,但去火。另一样是“河芹菜”,她都摘了些,拿到河边洗干净,去除老根,只留下嫩叶。

      “苜蓿草”含草酸,须略焯一下水才能入口,加农家酱和野葱野蒜拌了;“河芹菜”则直接拿少量的盐和野蒜末凉拌。

      “这么新鲜的河芹菜,要是有醋和香油就好了,再掺一把脆香的花生米……”方念真惋惜着。

      野蒜也是方念真前几天在路上发现的,挖了一大把带着。野葱味道也好,可惜太细小,一晒就变成草了,没办法晒成干葱携带,吃完这一次,也就没了。

      “大伙儿快过来,开饭咯!”石嫂子扯开嗓子喊着。

      “来了来了,石家嫂嫂,你做饭也太麻利了,我早就闻到香喷喷的味道了。”

      胡阿婆的孙子胡力嘴巴总是这么甜,哄得人脸上不禁露出笑意。

      众人齐聚,也没有桌椅,就在地上坐块石头,或者蹲着吃。

      石嫂子煮的大锅菜是干白菜炖茄子干,没有油,只放了少许粗盐,就连白菜和茄子也是很少的,其实大半锅都是汤水,味道自然是一般,可是这荒郊野岭,与逃荒差不多的路上,能吃到这样的菜已是很好了。

      胡阿婆尝了方念真拌的两道小菜,不禁夸赞:“念真这丫头总能寻些吃的来,这菜我都不认得,要我看来就是野草,吃起来倒是怪清香的,也能败败火气。”

      其实哪有家里饭菜好吃,不过是大家在长途跋涉中的苦中作乐罢了。

      官府只管把人带到新云州,食宿却是不管够的,只发了些陈米,路过大一点的城镇可能会再采购一些粗粮。也就能维持大家抵达新云州,途中不饿死罢了。

      幸好胡家阿婆和石大嫂都是脑筋转得快的,从洪水中逃险时还记得拿些家里冬日没吃完的菜干,不然真得只能干噎粮食了。

      吃过饭,方念真乖巧地拿起小锅和碗筷,去湖边洗碗,旁人再怎么劝阻也没用,方念真只说若是不让她干点活,怕是下一顿饭都不好意思一起吃了,胡家的两个儿媳妇就带着她一起去河边洗了。

      毕竟,原主除了几件破衣裳,什么都没能从水里抢出来。吃的、用的都是依靠石、胡两家接济,她可不好意思白吃白喝。

      胡阿婆望着方念真勤劳的背影感慨着:“是个懂事、知分寸的姑娘,大难之后必有后福啊,这么险的病都熬过来了,以后造化大着呢。”

      仔细洗好了木头做的碗和筷子,方念真就跟着胡家俩儿媳妇从湖边回来。

      远处晃晃悠悠走来了五六个人,都是膀大腰圆,流里流气的,直奔她面前站定。

      为首的是个满脸络腮胡子的壮汉,说话又粗鲁又凶狠。

      “哟,看样子弟妹身体大好了啊?都能干活了,过几日到了新云州,到我家保准把你养得白白胖胖的,和我弟好好过日子,生两个大胖小子。”

      说完独自哈哈大笑起来,惹得方念真这一车的人对他怒目而视。

      “啥弟妹!你嘴巴放干净点,别乱说话!”

      胡家唯一的孙子胡力腾地一下站了起来,他只有九岁,还是个孩童,站起来也不过到吴老大的腰那么高,却如小老虎一般和吴老大瞪着眼睛对峙。

      这已经不是吴老大第一回来找麻烦了,自打方念真醒过来,他就隔三差五过来挑事儿,一会儿说方家欠他家钱,一会儿又说方念真是他家没过门的弟媳。

      方念真也明白了,这是看她一个孤女好欺负,盯上她了。

      看吴老大今天带这么多人,想必是有盘算的,就算不得手,也要嚷嚷出去,糟了她的名声,让她除了吴家,别无选择。

      方念真早就从原主的记忆中得知此事,今年年初时,方家爹娘出去随份子吃酒席,恰好和吴家坐一桌,简单说了两句话而已。

      方家爹爹还说:“那吴家老大一个劲儿问咱闺女的事儿,可别是怀了什么想头?咱闺女可不能嫁吴家那样的人家,一家子土匪作风。我得为她选个人口简单的好人家,过和和美美的日子。”

      想到这儿,方念真也有点心酸,多好的一双父母,就这样葬送在了洪水里。

      没想到啊,自己就算是穿越了,还是享受不到一点父母亲情。

      之前方念真身子虚,一直没打起精神解决此事,今日必得有个说法了。

      这种事儿被缠得久了,次数多了,流言蜚语就会越来越离谱。只怕是未来怎么样都甩脱不开,于名声有碍。

      方念真毫无惧色,扬声说道:“各位父老乡亲,大家明鉴,我爹娘只是随份子吃酒席时恰好和吴家一桌,根本就不熟识,更别提什么婚约了!我爹娘去世前也没留下过任何有关我终身大事的话。”

      临近几辆车上的人都凑来了这边看热闹,三五一群地纷纷议论着。

      “哎哟,这是看人家失了爹娘,一个小姑娘就好欺负了吧。”

      “啧啧,吴老大他家啊,我听说过,不是什么好人家,老大嚣张跋扈,老二双腿残疾,那性情阴一阵晴一阵的,要不那老二咋都二十了还没娶着媳妇儿。”

      “我知道点内情,他家老二虽然腿是残的,但对媳妇样貌可挑,说了好多个都没成。”

      一众妇女听了直撇嘴:“哎哟天爷耶,那心气儿可够高的了。你们说吴老大说得有谱吗?真有婚约?”

      “听这姑娘说的,不像有,要是有婚约,她去吴家好歹有口饭吃,还能愿意自己扑腾着活命啊。”

      方念真听了这些议论,定睛望向在场的女眷们。

      “我爹娘并没有为我议亲,偏吴家说与我爹娘说定了婚约。各位婶子嫂嫂,咱们都是做过女儿的,女儿名节,至关重要,你们都是懂得的。吴老大,你吴家想逼婚?那不可能!”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 1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