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一 ...

  •   沂城的天空近来总是阴沉沉的。乌泱泱的云盘踞于城市之上,像是在酝酿着什么,却迟迟不发生。百姓家门紧闭,酒肆的幡旗也蔫了,市上小贩的叫卖声也不起劲儿。
      整座城啊,都如霜打的茄子,低垂了头。

      这座城的药房是分了等级的。有自家设的小药铺,就用本家姓氏称了,有什么“陈家药铺”,“李家药馆”;有老中医开设的大药房,那在城中是顶有名望的,称为“延寿大药房”,“国胜大药房”等;还有城中最大的一个药房叫“国民药堂”,但没多少人会去,不过里头的药师终日忙碌,薪资也很高,倒成了诸多医师挤破头想进的地方。
      林沂就在一个老中医设的“妙手大药房”做事。“妙手”是老中医的名号,据说他先前救活了一个已断气之人,被赠予了一面锦旗:世无妙手。
      老中医在乡下行医的时候“捡”到了八岁的林沂。林沂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乡下农民,不识字,只用沂城的“沂”替了他的名儿。可惜后来的瘟疫,老中医没能救活这对朴实的人儿,为了弥补,带走了林沂拉扯他长大。
      老中医教他识字,读书,教他收拾药材,抓药……十年弹指一挥间。
      如今的林沂已然是药房精明能干的小伙子了。他终日穿着一件麻制的灰色小褂,穿梭于药柜之中。他的眉眼却是不属于医者的凌厉,皮肤也略显苍白,尽管常跟着老中医上山采药,嘴唇有些血色,整个人透着中药材的沉稳,清冷的气息。
      拉开柜子,抓药,放到油纸里,包起来,收钱……他整日重复着这些动作,甚至有些麻痹。
      药房歇息时,他才坐下,和老中医一起吃一顿简餐。老中医会叹息着最近得什么样的病的人又多了,什么样死的人走的那样痛苦……心系苍生的人,眉头总是紧皱的,老中医的眉间早有深深的“川”字,仿佛是他功绩的象征。
      睡觉前,林沂就坐在屋舍的台阶前,点一支煤油灯,读与医学不相干的报纸,标题写的《反对封建迂腐……》亮堂堂的,不知是灯多点了根灯芯还是这文章写的实在好。他总乐意在采药回来时偷买一份。
      入夜,没有月亮。

      凝望着深不可测的天空,苏容华的眉头紧皱,如医者般。发髻间的翡翠钗子坠下的流苏,一动也不动。单眼皮为她添了几分疏离的气质,鹅黄色的裙子是缎面的花纹,看出家境不一般。
      “唉……”苏容华终究从天空中抽离出来,从凉亭中回转身子。丫鬟翠柳赶紧上前将外套搭在她的肩上,轻声问:“小姐在叹什么气?”她将外套摘下,反披在翠柳身上,说:“这天终日阴霾,却迟迟不下雨,你说是为何……好了,你看你的衣裳比我还单薄,快披着衣服。”她见翠柳神色慌张,赶紧将手搭在她的肩上。
      翠柳打着灯笼,说:“感觉小姐不是为了天气而愁心……”
      “同样是一种襦裙,苏容华拉起她的衣角,“你的布料却比我单薄的多,这便是我愁心事。”
      “这有什么可愁的,本该如此的小姐。”翠柳听后莞尔一笑。
      是啊,本该如此……
      回房后,苏容华点起一支煤油灯,拿了钢笔打开墨水盒,伏案写起文字来……她的眉头又微微蹩起,写着写着,额头都沁出汗珠,手也发颤。
      灯火熄灭时,依旧没有月亮。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