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6 ...
-
“哀家看来,皇上,这件事你去最好。”母后坐在帘后不紧不慢地开口道。
见我一脸诧异之色,她接着说道:“皇上刚刚继位自然要立起威信,要让百姓看看我离国皇帝的英明神武。这次倒是个很好的机会。”顿了顿,又道,“再者,边境蛮夷之兵又如何能动摇我离国军队?”
“可是……”我只辩解了两个字。——英明神武?我觉得这是讽刺吧?
“皇上觉得哀家说的可有不妥之处?”
“……没有……”我为自己摇头。
“那么大臣们呢?”
“太后所言即是。”谢长卿急忙应和。而余下臣子也无人反对。
太后,先不说我是否在离国民间树立了离国皇朝的威信,您恐怕早就在朝堂之上遍布威严了吧?
我此刻真的很想看看她帘后的表情。想必一定是一如既往的高深莫测,波澜不惊,我曾经很怀疑是否瑞清才是她的皇儿。
虎毒尚且不食子。
让我平定蛮夷之兵,虽够不上天方夜谭,但也是可以笑掉熟人大牙的。就比如此刻出现在风华宫中的姜清。
他听闻了前因后果,笑道:“你老娘居心叵测,居然让你这小孩子带兵打仗?”他又浑身上下打量了一下我,说,“她这不是让你去送死么?”
雁出也显出担忧之色:“边境的人这么凶悍,皇上去不要紧吗?”
“雁出,你也是要去的。”我告诉他。
“雁出肯定会陪在陛下身边!”恩,很坚定的声音。
姜清做出一副掏耳朵的动作:“啧啧,不要在我这种孤家寡人身边卿卿我我可好?真是羡煞我也!”
疯病又犯了,不理他。
“那,你有什么计划?”他终于问到了正题上。
我回答:“没有。”
见他一派“我就知道”的样子,补充说:“不过,我提议让瑞清也去……”
“恭清王?”
“没错。”
“……看不出来你还有点心思。”
“哪里哪里,都是师傅您教导有方!”
让瑞清和我一起带兵。这件事让我呆在清心殿和太后磨了半天嘴皮子。看她爱理不理的样子,我屡次想说出些大逆不道的话来,可是忍住了。
我不是傻瓜,我知道我不是当皇帝的料,更不是军佐之材,兵书自小就是我头痛的东西。而瑞清不是,他的才华我自然清楚。此番平定蛮夷,定要让他助我。
呵呵,瑞清虽不喜欢我,但是爱惜江山和百姓。他终是会答应的。
三天后,“皇上和恭清王将带兵出征”的消息立刻传遍全国。
出征那天,场面盛大。我坐在车轿中上路。而瑞清则骑马随行。
他虽贵为王爷,但是不喜欢车轿,他曾说,他喜欢风吹过脸颊,衣袖猎猎作响的感觉。他是天生的王者,这点我早就承认。有很多东西肯定是与身俱来,后天难以养成的。
从京城前往边境,路途遥远。但是长途跋涉倒不会让我无聊。因为,这是我十八栽春秋中第一次远离皇宫。宫中人皆知我爱鸟,殊不知我更爱关鸟,看着那一只只美丽的画眉在我手中有翅难飞,自己心中苦的闷倒真会消减一些。自欺欺人而已。
雁出趁我发呆,掀开车上帘子。喃喃自语:“唉,想不到离家那么长时间,看到有人种地也会高兴。
我回神,摸了摸他的头,说:“想家了?”然后随着他的视线也看向窗外景致。
“好象是的……”他自己思索着,声音越来越小。
而我,也被窗外的景致吸引:是书中的乡村。这些村落依山傍水,茅屋星罗棋布地散落在池塘边树林间,顶上,袅袅炊烟慢慢升起……远远的山坡山上,有樵夫砍柴。近处的田间,有人裸着上身插秧种地,赤脚踏在沟里,挥汗如雨。
道边的村妇村夫们也集结成群,过来一看军队或者天子的尊容。有的甚至虔诚地下跪磕头,黝黑的皮肤在阳光下竟泛出刺眼的光芒……
这就是书中的人,诗中的村?——我原以为那只是文人墨客的美好憧憬,起码也是美化过的景致,可是,这是真实的。而我,这个所谓万人之上的皇帝,则完完全全被吸引了!
原来,这就是我喜欢的东西。
原来,我喜欢的东西不过就是这些。
可是,我连这些都没有。
我想吟诗,可是发觉那些绝句七律无一能表达我的心情。作罢。
“看来,我想家了。“雁出也有些入神。”原来,我也会想念爹打铁时的声音……“
“那我陪你去看你家好不好?“我问。
雁出惊喜:“好啊!我要带皇上去看我们家乡石树、凤灵台……“
我轻笑,道:“说定了,只要平定了边境,我们就微服出宫!”
他孩子气地和我勾勾手。
是夜,我坐于帐中,取出我最爱的焦尾。想起白天看到的乡间美丽景致,不由叹气。
轻抚琴弦,扣出一曲熟悉的曲子。不觉莞尔。
曾经的听琴者在对面的帐中呢!现在谁会是知音?——雁出?他已经睡了。
“你还是老样子。”来人掀开帐帘,又道,“生在帝王家,却是个不折不扣的……”
我停手,曲断,道:“后面的话我不想再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