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一季风 ...


  •   曲银灯没想当下深究,而是把目光放回了电脑上。大概整理了ppt,她双手在键盘上停了一会儿,似乎是在走神。

      吴东岩忙着打游戏,正跟对面开麦,压根没看她。

      她又给方亚发:“以为你喜欢羽毛球,现在看来喜欢健身。”

      他过了一会儿才回:“也喜欢,但更多的是习惯,学习和运动都。”

      “你很自律啊。”

      “嗯,我是个做事比较有目的性和规划性的人,会想很多,所以有的朋友会觉得我比较闷,没那么有意思。”

      “没感觉你比较闷,反而很有想法、也很有行动力。”

      “可能因为目的不一样吧。”他说,“对你我没有那么多拘束,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比较真诚。”

      曲银灯逗他:“也可以说,是没什么边界感。”

      “大概吧。”他没有否认,“感觉跟你说话可以很放松,平时确实很难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对你不一样,我不会有压力。况且真诚一点,我感觉挺好的,你不喜欢真诚吗?”

      “怎么会。”曲银灯问,“你平时压力很大吗?”

      “一部分。”

      “来自什么呢?外部还是内部?”

      “都有,我性格比较要强,自己会给自己压力。但更多的……还是学业和工作吧。”

      “工作?”

      “一些学生工作。”

      “啊,团委,我记得。会很复杂吗?我没有接触过这些,所以完全不了解。”

      “差不多,不过毕竟是自己选择的路,就算有困难,也得继续努力做下去。”方亚倒是心态很好,也很正常,毕竟能在本科阶段考上京光,应该都是抗压能力很强的。

      “所以你是党员吗?”

      “对,以前是团员,现在是党员了。”

      “那很厉害。”

      “这个确实没什么厉害的。”方亚也不知是真这么想还是谦虚。

      “你是学自动化的,对吧?”

      “嗯。”

      曲银灯心里生出了一点探究欲,好奇地问:“你们专业难吗?”

      “还好,单论学习其实并没有特别难,更多的是实践和运用。可能工科跟文科不大一样,我看学校文科的同学都相对轻松一些。”

      曲银灯来了兴致,又问:“你学的是你喜欢的专业吗?”

      “学习谈不上喜欢不喜欢,是必须要经历的事,就像你的工作一样。”方亚很直白,“如果真说喜欢,可能我还是比较喜欢运动。”

      曲银灯一手托腮,想了想问:“那你最喜欢什么?”

      他似乎是真的在思考,好一会儿才发来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喜欢三季的太阳和一季的风。”

      曲银灯疑惑:“怎么说?”

      “春、秋、冬的太阳、夏天的风,都是最温柔的,所以喜欢。我一直希望能成为一个温柔强大的人,还在努力中。”

      曲银灯又不自觉笑起来,想了想说:“你应该是比较内敛的人,和表现出来的不完全一样。”

      方亚坦荡承认:“好像被你看穿了。其实我是鼓起勇气才跟你讲话的,现在也一样。”

      “那我们有点像,而且到目前为止,我们都还没有认识完整的彼此。”曲银灯说,“不过我感觉,人需要的似乎是另一个互补的人。也许……我们的相似,让我们可以试着做朋友。”

      等了好一会儿,方亚才回:“如果你这么想的话。”

      曲银灯认真思考了下他这句话的含义:“那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是朋友了。你可以叫我曲曲,跟我的其他朋友一样。”

      没想到最后这句话发出去,便像是石沉大海,杳无音信了。

      她叹了口气,总算想起自己今天还有成堆的工作要做,于是收回繁杂的思绪,打算投入到工作里去。

      没等几秒钟,她又想起什么,重新点开和方亚的聊天框,把先前设置的免打扰关掉,给他加上了惯用的社交场合备注——京光大学-方亚。

      ---

      曲银灯置顶的联系人,除了陈也、沈莱、颜嘉恒和工作群、家人群之外,就只有吴东岩。

      她给他的备注是“石头怪”,是她们第一次一起爬山时,她为他起的外号。

      那时她很少爬山、也没有健身习惯,穿着一双普通休闲鞋,就在吴东岩的邀约下一起出门了。结果下到快到山腰的时候鞋开始滑脚,吴东岩二话没说就背起了她,一路从山腰处把她背到了山脚平地上。

      中途她说了几次“累了就放我下来”,但吴东岩都摇头,还说:“你像片羽毛一样,都没什么重量,怎么会累?”

      当时她确实比较瘦,虽然个子高,但饭量一直很小,所以身上没什么肉。

      她听得心花怒放,双手搂着吴东岩的脖子,在他耳边小声说:“那你就像个石头怪,这么高的山,大气都不喘的……”

      “其实还是喘的,”吴东岩也有点脸红,微微回过头来看她,“不过不是因为高山。”

      曲银灯瞬间明白他的言外之意,双手扶正了他的脑袋:“看路吧,小心今天下不了山去了。”

      “跟你一起的话,不下山也可以……”

      在一起的两年多时间里,曲银灯从来没想过要看吴东岩的手机,同样的,吴东岩也没提过看她的。

      她们在很多事情会达成无声的默契,若非如此,也很难在一起这么久。

      可是花费了许多的时间和精力走到这一步,得到的却从来不是终点,而是另一个起点。难怪很多爱情小说很难见到写婚后的故事,因为从结婚开始,就再也不只是两个人的事了。

      “大岩,”曲银灯看向吴东岩,“我爸妈打算暑假来一趟北京,和叔叔阿姨见个面。”

      他只戴着一只耳机,点头道:“好哇,我也很久没见叔叔阿姨了,到时候正好带他们四处逛逛。”

      “可以吗?”她问。

      “为什么不可以?”他不解地问。

      “怕你会忙。”

      他怔了一下,摘掉全部两只耳机:“到时候应该就不忙了……到时候看吧。”

      ---

      兰卡斯特的初版方案交上去之后,项目有关人员再次集体开了大会,罗列了许多修改调整意见。随后又是一组人整整细化了两周,眼看还有三天就是比稿会了,才完全确定下来。

      第一次的成稿总共做了80多页,交上去之后被打回来缩减。

      曲银灯加班加点熬了两天,缩减到了43页,又给设计去调整版面,最后定下了37页。

      比稿会向来是颜嘉恒负责讲稿的,定稿后的三天里,她便跟曲银灯、徐淼在会议室一次次熟悉和练习。

      她在学校的时候当过辩论队一辩,讲话铿锵有力、不会怯场。但比稿需要的不只是口条,还有感染力和掌控力,这是她这几年在公司参与比稿一点点磨练出来的。

      曲银灯不擅长这个,最开始被玉姐逼着上过一次,回来之后玉姐就让她以后安心做内容,讲稿的事情不用再参与了。

      两人一个负责讲解,一个斟酌用词进行修改,再复述、再修改……一整天的时间,把讲稿的版本确认下来,并将整个时间缩减到40分钟内。

      并不是每家公司都对讲稿这么重视,但颜嘉恒和曲银灯对工作的追求比较一致,形成了这样的习惯。

      徐淼帮不上什么忙,只好瞪着眼睛,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看看那个。

      第二天上午,颜嘉恒继续在会议室练习,曲银灯被叫去跟商务确认“CI通信”今年年会礼品和活动服装的样品。

      CI是优益广的老客户,公司规模很大,总部在安徽,北京分部有两百多号员工。去年年底因为一些原因,她们没有来得及举办年会就放假了,开年以后特意抽时间来补办。

      “为什么都这会儿了还要办年会?”徐淼问,“不办不是更好?省下这笔钱。”

      “你在说什么啊?”颜嘉恒迷惑地看着他,“上头预算每年都拨,你一年不做,明年这钱可就没了,谁会平白跟钱过不去?”

      休假前,曲银灯就跟对方品牌部的对接人确认了所有设计稿。今天工厂出样,商务李婷昨天就告诉了她今天要一起去三河的工厂确认。

      她申请了外勤打卡,李婷一早开着车来家门口接她。

      李婷比她大十多岁,是早年嫁到北京的,一开始是幼师,后来通过学生家长介绍进了优益广做行政,又因为工资太低转到了商务。得益于工作经历、又是当妈的,她有耐心、能吃苦、会说话,虽然不是领导层,但业绩一直名列前茅,收入不菲。

      婚后那些年,李婷其实一直过得不痛快,后来她总算下定决心,带着女儿离了婚。

      曲银灯刚进公司那年,正赶上她离婚,听说闹得挺厉害,两家人闹上了法庭才顺利拿到了离婚证。

      去年,李婷遇到了她的现任男友,是个开茶叶店的中年男人,也是离过婚的,两人便搭伙似的在一起生活。

      这种小生意最大的问题是旱涝不保收,男人没孩子,干脆就把店盘了出去,现在每天在家李婷接送、照顾女儿,稳定大后方。
note作者有话说
第9章 一季风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