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吃到肉了 ...

  •   他们围着桌子团团转,看着乔檀小心翼翼地将热好了的大锅菜倒进大瓷碗里,抖动锅边,争取一滴汤都不落下。

      “哇,有肉,真的有肉!”乔樱指着从黄花菜、木耳里露出头的一片薄薄的五花肉,手舞足蹈。

      “是大锅菜,从早市买回来的。”乔檀从怀里取出由油纸包着的三个大馍馍,“来,快吃吧!”

      “哇!还有馍馍!”乔樱乔松开心得跟什么似得,一人接过一个大馍馍,啊呜咬了一口。

      唔!香!

      三人围坐在桌前,就着馍馍,你一筷子我一筷子地吃起大锅菜。

      重新热过的大锅菜口感越发软烂,也更加入味,冬瓜丝瓜绵软,入口即化,海带肥润,黄花菜和木耳吸饱了汤汁,极有韧劲,经过高温煸炒,吸收了酱料和各种调味料以及菜香的猪肉更不用多说,只是吃到一小点点都满足的不得了。

      一时间,小草屋里只剩下咀嚼和吞咽的声音。

      一大碗大锅菜飞快见了底,两小只人意犹未尽,用馒头擦着碗底,连菜汤都吃了个干干净净。

      吃过饭,收拾了碗筷,乔檀拿出今天挣得铜板,并把欠条翻了出来。

      二十五枚铜钱一上桌,乔樱乔松的眼睛瞬间瞪大了。

      “姐姐!这是你挣来的钱?”

      乔檀笑着点点头。

      本来能挣三十六枚铜钱的,但给了小甜四文钱,免了卖鸭老伯一文钱,又花六文钱买了大锅菜,所以只得二十五文。

      自打姜氏生病,无法养家,家里便一直在欠钱,哪有进项,是以乔樱乔松激动得不得了,一枚钱一枚钱看着,一遍又一遍数着,仿佛乔檀搬了做座金山回来。

      “姐姐!你真厉害!”乔樱嘴甜地赞道。

      “对,姐姐真厉害。”乔松学着乔樱的话,道。

      “你们两个也厉害,这是咱们三共同努力挣来的钱。”乔檀摸摸乔樱乔松的脸蛋,一页一页翻起欠条。

      背债的感觉跟身上长着虱子一样,难受的厉害,虽然她还是穷鬼一个,但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还账了。

      多的暂时还不上,少的却能使使劲,乔檀一张张翻过去,还真就找到了一张合适的欠条,上面写着欠债十八文,债主是村西葫芦坡下,袁|木匠家。

      十八文……还债后还能剩下七文,反正明天还要出摊位,应该没什么问题。

      便在脑中搜索了一下原身的记忆,带着欠条和十八个铜板离开了家。

      日头正大,没多久,乔檀便出了一身细汗。

      待走到西葫芦坡时,老远的,便看见一个妇人推着个把子车上了山坡,向山脚下的袁|木匠家走去。

      乔檀眼力甚好,一眼便认出那妇人是在村口摆摊卖大锅菜的那位。

      把子车上放着锅铲炊具水桶笸箩等物,以包着粗布的麻绳固定,鼓鼓囊囊占满一整个车面,妇人也推得越发吃力,乔檀见状赶忙跑过去,搭了把手。

      晃晃悠悠的车身立刻稳了不少,妇人一抬手,见是跟她摊子上买过大锅菜的姑娘,咧嘴一笑:“呀!是你啊?”

      乔檀一边帮忙推车子一边道:“婶子还记得我?我就在村北住着,家里欠了这边的钱,来还钱的。”

      “还钱?”妇人瞪大眼睛将乔檀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你是镇上乔员外的外室,姜瑶的女儿?”

      乔檀被这一长串前缀绕的晕了晕:“对,是我。”

      确定眼前的姑娘就是村里的那个外室女后,妇人的表情变化莫测,好一会儿才重新露出笑容:“我不大和你家里走动,没怎么见过你,想不到你都这么大了。”

      乔檀笑笑:“是呀。”

      说话间,二人进了袁|木匠家。

      听到儿媳的声音,正在院子里做活的袁|木匠叼起旱烟问:“二郎媳妇,你在和谁说话?”

      “是村南姜氏的大姑娘,来还钱的。”

      妇人卸了把子车,让着乔檀进了院里,抓起个扫把开始掸身上的土。

      乔檀则大大方方走到袁|木匠面前,打招呼:“袁爷爷好。”

      袁|木匠掀开眼皮看了看乔檀:“你来替你娘还钱?”

      “对。”乔檀便将东西拿出来,“这是欠您的钱,还有欠条,您瞧瞧。”

      袁|木匠伸手接过,数也不数地腰进了正屋,取出张按着姜氏指印的欠条,当着乔檀的面扔了。

      乔檀:“……”

      似乎不大受人待见呢。

      好在妇人走了过来,及时化解了她的尴尬:“我公公不大爱说话,不必理会他,来,喝点水吧。”

      乔檀从善如流地接过对方递来的木碗:“谢谢婶子。”

      妇人道:“我姓李,你就喊我李婶吧。”她问,“中午的大锅菜吃的咋样?”

      想到中午的一顿饱餐,乔檀眉开眼笑:“可好了,我们姐弟妹三个吃的意犹未尽的,就是……”

      “就是什么?”

      乔檀思忖了片刻,如实道:“就是能再放些粉条就更好了。”

      “粉条?”李婶一愣,“什么是粉条?你吃过?”

      乔檀点头:“跟着我娘在老家吃过,回头我做点,给婶子送过来,婶子加进去试试。”

      虽然不知道粉条是个什么物件,但一听乔檀能做,还要给她送过来试试,李氏哪有不应的,当下与她说定:“行,我等你。”

      别过李婶后,乔檀风风火火赶回了家。

      舀了一瓢水咕咚咕咚灌下去后,开始新一轮的忙碌。

      她要把摘回来的野果晒了。

      在她的耐心指导下,乔樱乔松挑摘野果的技术越发娴熟,摘回家的野果个个饱满熟透,无坑无疤,品相完美。

      这么好的果子,若是做成蜜饯保存起来就好了,可惜她没有糖,没有蜂蜜,只能先晒些果干吃。

      好在山上野果多,日日都能摘得,至于糖和蜂蜜……

      想办法挣钱买就是。

      将野果洗净,该去蒂的去蒂,该去核的去核,或完整,或一切为二地整整齐齐的摆在簸箕上,放在太阳地里暴晒。

      晚上,三人吃了木莲冻,带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甜甜睡去。

      依旧是天刚亮起床劳作,准备好立刻出发,带着新鲜出炉的木莲冻去赶早市。

      今天天气不好,来摆早市的人少了些,便是卖鸭子的老伯也没有出摊子,李婶倒是出摊了,只是离乔檀太远,看不大清。

      因内心多出了好些期待,虽是第二次出摊,乔檀竟比第一次还紧张,摆好摊子后便开始东张西望,焦灼地等待买主的到来。

      “趁着没人,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小甜变魔术似得从怀里掏出两张烙饼和几根小葱,卷了卷后递给乔檀一张,“吃吧!”

      乔檀本不觉得饿,但那金黄金黄的烙饼一递过来,胃里立刻有了反应。她笑着接过小葱卷饼,盘着腿往地上一坐:“你怎么知道我饿了?正愁没东西吃呢。”

      小甜咬了一口烙饼,用手指将没咬断的葱叶一掐,送进嘴里道:“我娘让我带上给咱们当早食吃的,小樱小松也有,你不用急着回去给他们做饭了。我娘还说,不许拿你的钱,再拿打断我的手!”

      乔檀张大嘴巴,不顾形象地咬下一块烙饼,边嚼边道:“你们一家对我们姐弟三个那么好,我回报一点也是应该的,徐婶就是太心疼我们了。”

      小甜笑着摇头:“这有啥,邻里之间就该互相帮助嘛!可惜我没有你这样的好手艺,不然也能挣挣钱,补贴补贴家里。”

      “挣钱嘛,总会有办法的。”

      “檀儿姐,你身上的伤怎么样了?”

      “好多了,不碰水,再养个几天痂就掉了。”

      “唔,那你可小心些,别落疤。”

      俩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很快便将手里的烙饼卷小葱吃完了。徐氏厨艺上乘,一张烙饼颇见功底,两面金黄,油而不腻,外焦里韧,咸香可口,再配上小葱特有的清甜和辛辣气,吃起来格外畅快。

      就是影响口气。

      乔檀便取了片薄荷叶放在嘴里嚼了嚼,才要吐出去,一张熟面孔昂首挺胸地走了过来:“就是她!来,你们快过来!”

      昂扬的嗓音,凶悍的气势,成功吓到了试图清新口气的乔檀。

      “大娘,您又来啦!”

      小甜反应迅速,一眼认出摊子前这位凶悍的大娘便是昨天第一个来买她们木莲冻的人,立刻热情地与她道:“您还来买木莲冻吗?”

      乔檀此时也回过神来,绽放出笑容正要说话,忽见五六个小孩奔了过来,齐刷刷扑到她的摊子前,后面还跟着几个步伐匆匆的老妇人。

      一个小娃笑哈哈,一群小娃笑嘎嘎,小娃们嘹亮的笑声不亚于一堆鸭子在鸭笼里嘎嘎叫。乔檀不自觉提高嗓门道:“大娘是要买木莲冻吗?”

      大娘无奈地“嗳”了一声,指着面前这群嘻嘻哈哈,摸着装着木莲冻的木桶两眼放光的娃儿们道:“都是我那大孙子,回家了就到处说你这吃食好吃,夸得天上有地上无的,馋得周围几家的娃嗷嗷直叫,闹着也要吃,这不,天一亮我就带他们来了。”

      说话间,另外几个大娘也站在了摊子前,有认出乔檀的,也有和她不熟的,乔檀只当瞧不出那几个大娘打量的眼神,只热情地招呼:“既是大娘您带来的食客,我必然照顾一二,这木莲冻两文一块,我五文钱给您三块怎么样?”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随榜更 *不定时捉虫,内容有删减标题会提醒 *美食文,大家吃好喝好 预收文《美食娇娘》《被赶出相府,嫁病秧子走上人生巅峰》专栏可见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