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014 ...

  •   014/木云木夕

      吃完饭,姜锦年抱着书,在房里继续背。

      文氏和顾明挤在门帘处探头探脑,被姜锦年虎着脸赶走了。

      “姩姩,你会吗?不会爹爹教你啊。”顾明不死心,又扯着嗓子问了一句。

      姜锦年看也不看他一眼,便拉上了门帘。

      顾明急得在明间来回走,抱怨道:“瞧瞧,二哥都把咱们姩姐儿逼成什么样儿了!”

      文氏只瞧着他暴走,并不言语。

      “还三天之内背完《三字经》全文!老二当年也没做到啊,他也是跟着先生学了——得有十天半个月罢?”顾明越说越气,连二哥也不叫了。“不行,我女儿好容易才好了,不能叫老二给逼傻了!”

      说着就要去找顾睿算账。

      “你回来!”文氏叫住顾明,不许他去。

      把姜锦年给琼鸦和雪鸥两个小丫头取名一节说了,“……姩姐儿聪明着哩,没准儿真能背下来。你且宽心,我会看着她,必不叫她钻牛角尖。”

      顾明听了,也是眼睛一亮,笑着点头道:“姩姐儿还真聪明啊!”默了半晌,他也就冷静下来了。

      “那成,我和你一起看着姩姐儿。”

      姑且一试,若是不成,那也没什么,毕竟孩子还小呢;若是成了,那他们三房可要彻底扬眉吐气了。

      说不准还能在京城扬名呢。一洗他这些年生了个痴儿的耻辱。

      顾明越想越激动,搓了搓手。

      幸而小孩子的记性好,加上姜锦年具有成人的理解力,她来来回回背了十几遍,也就背下来了。

      只是背得口干舌燥,喝了好几杯茶。

      文氏怕她喝多了茶水,夜里睡不着,便调了蜜糖温水给她润嗓子。

      一连三日,从早到晚,姜锦年都在背诵《三字经》中度过。

      终于迎来了第四日。

      这三日,文氏一直都带着女儿睡,每晚临睡前,她都会让女儿背一遍当天学的内容,并复习前天学习的内容,确保女儿没有忘记。

      文氏对女儿很满意,但她对外却从不显露半点,逢人问起,就推说不清楚,“……她每日从她二伯那里放学回家,就抱着书,也不知道她记没记下呢。”

      七姑娘要在三日之内诵读《三字经》全文的消息,在定国府内不胫而走。

      所有人都觉得,七姑娘太小了,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

      府上读书最好的要属二郎,他几乎过目成诵,也花了三天时间才背下《三字经》,大郎和三郎花了七八天,小娘子们更是花了十天半个月的都有。

      关键是他们都六岁才读书的。

      如今才三岁的小七娘,怎么可能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呢?

      三郎就对顾母道:“七妹妹肯定背不下来的。二叔就不肯教她了,七妹妹好可怜。老太太,不如让七妹妹跟着我们一起去族学念书罢?”

      顾母没有答应。府里的规矩不可破。

      顾母免了七丫头这几日的晨昏定省,让她好生温书,虽然她并不相信七丫头能背下来。

      这日,姜锦年早早就起床了,装扮好,吃过朝食就往擎松院去了。

      琼鸦拎着黄花梨木书匣子。雪鸥提着雕花红木食盒。

      看着主仆三人离开的背影,白果有些忐忑不安:“奶奶,咱们真的不用跟过去看看吗?”

      “不必。”文氏摇头,“晚些时候,姩姐儿自己会回来说与我们听的。”

      她相信小家伙能做到的。

      擎松院书房。

      姜锦年掐着一口小奶音,正从头开始背《三字经》。

      顾睿坐在轮椅上,修长的手指灵活地转动着雕花竹戒尺。

      支摘窗底下挤了一群偷听的小厮和丫鬟,都是各房的小郎君和小娘子派来的,就连顾母身边的大丫鬟秋葵也在其列。

      所有人都很激动,睁大眼睛看,竖着耳朵听。没人说话,连喘气都悄悄的。

      虽然他们未必听得懂,但既然顾二爷没打断,那便说明七姑娘背得没错。

      也不知过了多久,姜锦年背完了。她背得口都干了,舔了舔唇瓣。

      顾睿也停止了转竹戒尺的动作,师徒二人平静地对视着。

      一双双黑白分明的眼睛都紧张地注视着顾二爷,不知从他嘴里会吐出怎样的评价。

      是一字不错呢,还是有错漏呢?

      这似乎变成了天大的事情,毕竟以前七姑娘是府上最蠢的,如今她会变成最聪明的那个吗?

      静默良久,顾睿平静开口:“孺子可教。既然你通过了考验,便继续跟着我读书罢。”

      姜锦年心口一松,眉眼弯起来,大声应是。

      丫鬟小厮们俱都眼瞳一扩,怔愣了一瞬,尔后回过神来作鸟兽散,纷纷跑着回去报信。

      “天爷,谁能料到,七姑娘如今反倒成了最聪明的那个了。”
      “可不是!七姑娘真是太厉害了!她到底是怎么背下那么一长串的东西的啊?我听都听晕乎了。”
      “是呢。便是三郎背书也没这么快的。”
      ……

      不多时,阖府上下全都知道七姑娘三岁就能背《三字经》的消息了。

      下人纷纷都在议论,说三奶奶总算是熬出头了。

      这下谁还敢说她生了一个傻子!

      七姑娘不仅不傻,反而还顶顶聪明呢!

      琼鸦也拔腿跑回薰风院,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喜气盈腮道:“白果姐姐,咱们姑娘全都背对了!二爷答应继续教咱们姑娘读书呢!”

      白果听了大喜,转身进屋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文氏,抓了两把果子给琼鸦,让她和雪鸥分着吃。

      琼鸦珍惜地用莲青褙子兜了,喜滋滋回去了。

      姜锦年对此一无所知,顾睿教她写字,她学得很认真。

      她很想学会顾睿的那一手好字,既有筋骨,又灵动飘逸。她现在还小,正是打基础的好时候。

      顾睿见她态度端正,心里很是满意,看她的目光不免又多了两分期许。

      课间休息,顾睿唤来贴身小厮江来,嘱咐他去书肆选一本《新编相对四言》描红本,给小弟子描红认字用。

      因为这本书有对应的图画,能帮助孩子更好地认字。

      江来答应着去了,半个时辰就买回来了。

      姜锦年收到描红本,很欢喜,道了谢。

      这天下学,姜锦年终于鼓起勇气去松树下摸了摸那只漂亮的仙鹤,还问江来要了一些荸荠,喂给仙鹤吃。她自己也啃了一个,用嘴去皮。

      琼鸦要给小主子剥皮,姜锦年没反对,给了琼鸦一个大的。

      吃着琼鸦剥好的脆爽荸荠,姜锦年又从江来手上的藤编盘子里挑了几个大的,给了琼鸦和雪鸥一人一个,剩下的搁自己腰间的荷包里了。

      逗完仙鹤,姜锦年迈着小短腿出了擎松院,往薰风院去。

      一路上碰到好些丫鬟婆子,都笑着向她见礼,打招呼,有的还给她糖果吃。但姜锦年没要,她不缺这点糖果吃。

      回到薰风院,袁贵家的也在,忙过来问好,又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儿道:“姑娘这回可算是给咱们奶奶挣足了脸面!”

      文氏从里屋迎出来,牵了她的手,摸摸她的脸,问她累不累,饿不饿,又道:“先吃块糕点垫补一下,咱们得先去给老太太请安,回来就用暮食。”

      姜锦年自然没有意见。洗了手,捧着一块桃酥小口小口吃起来。想了想,又从荷包里摸出两个大荸荠递给文氏,“阿娘,您吃。”

      文氏一怔,眼圈红了,嘴上说着你吃,但架不住小家伙诚心要给她,她也只好收着了。

      文氏在一旁看宝贝似的看着姜锦年,伸手摸了摸她肉乎乎的脸颊,眼睛里闪烁着夺目的光芒。

      顾明从外面掀帘进来,未语先笑,又夸了姜锦年一通,笑得唇角都快咧到颧骨那儿了。

      姜锦年倒是一脸的淡定,吃完桃酥,便跟着顾明和文氏去念慈堂。

      顾明非得要抱着女儿去,文氏让他别这么张狂,叫人看笑话。

      顾明不听,抱着姜锦年走了一段,姜锦年要下来他才罢休。

      路上碰到尤氏牵着三娘和四娘,身后跟着五娘和六娘,彼此见礼,寒暄几句。

      尤氏皮笑肉不笑地夸了七丫头几句,说她如今这么聪明,将来可是要考个女状元了,又说:“倒把府里的小郎君和小娘子全都比下去了。他们这些哥哥姐姐见了她都要自惭形秽。”

      一番话说得四位小娘子都面色讪讪。

      尤其三娘顾堇娅,她素来心气高,谁都不放在眼里,哪里受得了她娘把三房的小七娘抬得比她还高,当下就沉了脸。

      她撇撇嘴,对双胞胎妹妹四娘咬耳朵道:“母亲也真是的,犯得着这样捧高踩低嘛?小七不过一时背书好,我若是发起狠来,必不输给她的。”

      四娘顾堇妍此时也觉得脸上无光,看着小七那粉雕玉琢的模样,心里便有些吃味儿,小七生得实在是太好看了些!

      偏生读书还这样厉害。二伯都夸她好,亲自给她开蒙,这是多大的脸面啊!

      只有六娘顾堇娥心大,笑嘻嘻地去牵姜锦年的手,还说要把自己的磨喝乐借给她玩一天,“……我好容易才攒齐了一套,不能送你,但可以给你摸一摸。”

      姜锦年懒得去管尤氏的阴阳怪气,当下便和六娘约好,暮食后去她房里玩儿。

      五娘顾堇姚默默听着嫡母夸小七的话,抿紧了唇瓣。

      她也很聪明的,学什么都快,只是秦夫子为人严厉,不轻易夸她罢了。

      到了念慈堂,顾母难得地给了文氏一个好脸,吩咐秋菱赏了姜锦年一个金项圈。

      姜锦年道了谢,任由秋菱当着众人的面给她戴在脖子上,感觉沉甸甸的,应该能值不少钱。

      俗话说,不患寡而患不均。

      顾母平日里持家甚严,鲜少在生辰、年节之外赏东西给晚辈,便是赏几个吃剩的好菜,那也是先紧着三个孙子的,七个孙女谁也没有。

      今儿却破天荒赏了七丫头一个贵重的金项圈,自然引得尤氏并几个姑娘的不满。

      大姑娘顾堇婵脸色也不好看。

      她是小娘子中最大的,又是大房的嫡长女,她都没得祖母的赏赐呢,凭什么被一个三岁的小丫头抢了风头?一时对顾母也有些不满。

      二娘顾堇姝倒是神色淡淡,金项圈她有好几个,七丫头得一个,她不眼馋。

      大郎顾景恒面上也不显,然听着众人夸七妹妹,他心里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七妹妹可以聪明,但是没必要压所有人一头,这样就衬得他太平庸了。他都十二岁了,怎能比不过一个三岁的小丫头呢?

      三郎顾敛之把自己的陀螺送给姜锦年,还教她怎么玩,看得顾母一脸欣慰,笑道:“敛哥儿倒是大方,舍得把自己的陀螺送给七丫头。”

      尤氏和顾敏在一旁凑趣。

      孩子们凑在一起玩儿,女眷在一起说话,顾明陪着顾母说了会儿话,便退了出去。

      顾母看向文氏,提起要给白芷开脸,给顾明做通房一事,“……七丫头如今也算是立住了,你又不能生,给你二爷纳个妾,生了儿子养在你名下,方是咱们这样的勋贵人家该有的做派。”

      “也别挑日子了,今儿个便是好日子,回去便给白芷那丫头开了脸。我这里赏她两匹杭绸,给她做两身衣裳穿。”

      尤氏有些惊讶地看向文氏,心里却暗暗觉得痛快。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014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