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拜师 ...

  •   周思业看他意态悠闲的样子,颇有些心中不平。大步走过去给自己倒了杯茶,抱怨道:“舒卷兄,你这可就不地道了,我正帮你考察弟子人选,你倒好,边下棋边喝起茶来。”

      何尘笑了笑,站起来向周思业施了一礼:“还要多谢清许兄为我操劳了。”

      周思业一口茶差点呛住,忙放下茶盏:“舒卷兄这是做什么,怎么倒与我客气起来了。”

      “清许兄真是难伺候啊,既不能太客套,又不能太随意,小弟可是有些怕了。”何尘揶揄道。

      周思业哼了一声,“看来舒卷兄这是彻底想开了,都拿我寻起开心了。”

      何尘正色:“并非如此,我如何会拿清许兄寻开心。我自去年受圣上申饬,同年都避之不及,唯恐被圣上一同冷落,只有清许兄与老师为我奔走筹谋。前些时日我不过略提了提收徒之事,兄便记在心里,帮我寻找合适的弟子。清许兄的情谊,何尘铭记于内,感激涕零。”说罢,又行了一礼。

      周思业连忙扶起他:“唉,要不是去年那件事,恐怕你早就…也罢!舒卷兄为人光风霁月,能直言进谏,我只有佩服的,如何能再受你的礼!”

      又拍了拍他的肩:“我与你本就是同年中年龄最近、脾气相投的,不过些许小事,舒卷兄何须挂怀。反倒是我有一事,要拜托于你。”

      何尘道:“清许兄但讲无妨。”

      “犬子周恒也到了读书的年纪,就是他天资普通脾性顽劣,不知入不入得舒卷兄的法眼。”周思业提起儿子,略有些不好意思。

      何尘微微一笑:“清许兄谦虚了,周小公子我也是见过的,十分聪明伶俐,虽有些活泼好动,也是这个年纪的孩子常有的,清许兄何必要求那么高呢!这个徒弟我是收下了。”

      周思业面露喜色:“多谢舒卷兄!就让我家这个孽障与今日的甄栩甄小郎做一回师兄弟,也好让他知道什么叫做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何尘听得一乐:“果然虎父无犬子,我还记得当年与清许兄同列二甲进士,清许兄就对状元郎有些不服。”

      周思业耳朵通红,转移话题道:“说起来,今日除了甄小郎,那个被人贩略来的小童也是聪颖过人。堂上他呈上的那份证词语义明晰,切中要害,真难以相信是个七八岁的小童所写。可惜他被奸人所害,若是以后仍不能说话,于科举一途便无望了。”

      何尘道:“确实可惜了那孩子。都说江南人才辈出,如今才不过三五日功夫,就碰上两个神童,看来我也不算白来,即便将来再不能重回仕途,多结出些桃李,也是好的。”

      “舒卷兄何必如此悲观,如今阁中那位已然衰老,朝廷局势一日三变,还不知哪个能坐上那个位置呢。这时候远离京中,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晚上甄士隐父子回家,与封慧说了白天茶馆人贩一事,怕她担心,并没有提到人贩断孩童肢体等事。

      接下来的两天里,应天府根据任三娘的供词顺藤摸瓜,又在金陵城郊两处偏僻屋舍抓到四男一女五个人贩。这一桩骇人听闻的大案被彻底破获。

      救出来的十多个孩子,其中大半已经因为伤口化脓,医药无救。剩下的都是金陵本地及乡下或骗或买来的孩子,俱都被家人领走。只有那天在府衙上作证的两个小童,因是从外地拐来的,一个年纪太小,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被拐的,另一个逃跑时被鄂大打过一棍子,便也不记得家住何方了,因而两人都还暂住在府衙里。

      甄士隐见这十几个孩子里没有自家英莲,虽然有些失望,却又松了口气。

      封慧听说了此事,便同丈夫商议:“这女孩子和我们莲姐儿一般大,如今栩哥儿救下了他们也是有缘,不如我们收养了他们。如今咱们虽不如以前了,但再养两个孩子也费不了几个钱,只愿咱们积德行善,能让英莲也碰上个好人家。”说罢眼睛又红了起来。

      士隐安慰她:“你也无须太过担心了,栩儿的梦里,英莲好好地被养大了卖到薛府,必不会遭此痛苦。”

      “是呀,娘亲,你不是也说我的梦有些奇特,妹妹必然无事的。”甄栩用袖子擦擦她的眼泪。

      封慧摸了摸他的头“说起薛府,前几日听说,近来他们家主人去了外地,薛太太带着儿女回了娘家,如今正在京城王子腾王大人那里。”

      想起当日去薛府打听的事,封慧心里有些不舒服“那薛家好大的气派,连仆从们的鼻子都快冲上天去了。他们如此势大,若是莲儿被卖去他家,我们还不知要怎样才能赎回来呢。”

      话说到此处,看见儿子眼含担忧,抬手摸了摸栩哥儿的头发“都是娘亲不好,倒是让栩哥儿小小年纪就操心了。”

      甄栩一把抱住封慧的胳膊,撒娇“母亲,我可不是小孩子了!“一句话说得封慧又笑起来,”真的!我想了个赚钱的法子!”

      “哦,让我听听我们小神童有什么新法子呀”

      见母亲还是一副哄小孩子的语气,甄栩也无法,只能继续说下去“前日从茗品斋回来,夜里便有神仙托梦,说我行了好事,再传我一副点心方子,只是我并不会做点心,还请母亲和张妈陪我试做。”

      封慧听了笑道,“我的儿,果然咱们行善事是对的,明日咱们去府衙,看看那两个可怜的孩子,回来再试试你那方子。”

      夜里,封慧想到人贩的事,有些睡不着,到了东厢看看儿子。栩哥儿房中一应布置都与姑苏家中一样,连年前从街上带回来的泥人也还摆在床头,两个泥人栩栩如生,可封慧忽然觉得自己恍惚已经快记不清女儿的面容了。静坐片刻,感觉泪珠滚落,便悄悄掩上门,往家中小佛堂去了。

      等母亲走了,甄栩这才睁开眼睛,自英莲走失以后,母亲便在家里设了个小佛堂,日日吃斋念佛,有一次,他清晨起的早了些,看见母亲竟然还跪坐在佛堂里。想到那一幕,甄栩的睡意消散大半,他拿起床头那两个小泥人摆弄,思量着妹妹和薛家的事。

      甄家先还有些钱,可在贾史王薛这种顶级豪门面前,不过蝼蚁般的存在,如今家产没了一半,连薛家仆人都不用正眼瞧他们。如此还想和人家提条件,赎回妹妹?简直是天方夜谭。

      这个时候的仆人,要么被撵出去,要么死心塌地跟着主人家两三代人,到了孙子才被赐个恩典重新变回庶人,或有个别能赎身的,也是全看主人的心情。红楼梦里的丫头,最好的出路不过是当个小妾姨娘罢了,若是遇到个不好的主母,可能被折腾两三年便要香消玉殒。

      若是要能在贾史王薛这样的人家面前说得上话,要么与他们是亲戚,要么便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做亲戚是不可能的了,而在古代这样的官本位社会,要想有社会地位,大约只有读书科举这一条路。

      可惜未能拜周同知为师,不然有这样的两榜进士做老师,无论科举考试还是赎回英莲,都能少走许多弯路。

      想了一夜,第二日甄栩又跟着父亲赶往府衙,见了衙差禀明来意。

      那衙差正是上次搭过话的,笑道“这两个孩子无人领养,已在府衙待了几日了,我们正有些发愁呢!没想到甄小公子聪明伶俐,甄老爷更是宅心仁厚,真是令人钦佩,请跟我来吧!”

      三人正要往后堂去,被人叫住“周大人有请!”

      这次在场的人,除了周思业,还多了位身穿青衣的文士。

      周思业对青衣文士道:“舒卷兄,你有什么想问的,不妨现在便问。”

      被称为“舒卷兄”的青衣文士笑着看向甄栩:“甄小郎,你可愿拜我为师?”

      甄栩不用父亲示意,便下拜行礼:“学生拜见老师!”虽不知道这位文士的名姓,但他身着布衣却周身气度从容,一看就不是寻常人,又与周思业这位两榜进士是好友,想必也是名儒出身。

      甄士隐很是高兴,道:“能拜先生为师,是小儿的荣幸,只是还未请教先生大名?”

      周思业看了看甄栩,大笑道:“甄小郎,你可是有福之人。世上的神童也并不是每一个都有名师指点的,你拜的这位老师可不简单!他姓何名尘,字舒卷,与我为同科进士,弱冠之年便得了二甲头名,那年传胪唱名便是他了。”

      何尘摇摇头:“那都是十年前的事了。”又面带严肃地盯着甄栩:“你可知读书科举是为了什么?”

      虽然这话问一个七岁的孩童早了些,但甄栩这几日已经多次考虑过这个问题:“回老师的话,我原本只想救回妹妹,可经过前几日茶馆之事,我发现除了我妹妹,天底下还有许多骨肉离散之事,小子读书求功名,还为了惩凶除恶、为民生福祉谋天下事。”

      周思业叫了一声好,“此子果真不凡!”
      何尘也笑着点点头。

      拜师过后,甄士隐又在府衙签了领养文契,甄栩跟着看时才发现,那个男童名唤煜哥儿,女童的名字正是晴雯。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章 拜师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