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避嫌 ...

  •   李晚霜气得不行,她都还没来得及告状。
      她们居然还合起伙来,倒打一耙!

      怎么办,元朗哥哥最是清正守礼,注重名节。
      别是误会了她,刚才在院里指桑骂槐说他的出身不好。

      李晚霜很慌:“元朗哥哥,你听我说,是她们胡乱养花!我才说了两句,但,但是燕姐姐她也把采蘋打了。还摔个狗吃屎······”

      慌到口不择言了。
      李晚霜捂嘴。

      如今燕娘还在谢家的正牌大娘子,偏就要得理不饶人,拿出了当家主母的气势,指了那两盆草:
      “那正好,择日不如撞日,把这花花草草也一并带走,别人家的东西放我院中做什么?”

      小碗儿:“对,免得我们这些乡下人给您呀,碰坏咯养砸了!”
      说着就高兴地去挪盆。

      燕娘:“静言,你去帮忙。”
      静言:“是,夫人。”

      李晚霜气极:你不让,我还就偏送,哼!
      就是要让谢哥哥时时刻刻都想着我念着我,睹物思人!

      “送人的东西哪有再拿回去的道理。”
      李晚霜嗔了句后接着找理由:“再说这也是我兄长送的,若是被我带回去了,他定会生气的。”

      “若你李小姐硬要留下也行,可是要先将规矩定好。”
      燕娘往灶里添了烧火,一边漫不经心地强调:“留下的东西,即是送了人的,那可就该由不得你继续做主了。”

      李晚霜只能不高兴地嘟嘟嘴:
      “那就随元朗哥哥做主,我不再说了便是,但你也不能随便把他的东西处置了,不能当更不能卖!”

      话说到此处,李晚霜趁机告状:
      “元朗哥哥你知不知道她!她······”

      “元朗,今晨我收拾书房,见有些多出来的余物,就折换了现银,你可有什么意见?”
      燕娘定定地望着她名义上的夫婿。

      不知是谢元朗这厮是看见了她那握紧了剔骨刀,青筋暴起的手。
      还是一直装得这么道貌岸然,知书达理。

      只听谢安陈淡淡地答:“无妨,尽随夫人处置。”
      波澜不惊,仿佛那真金白银换的器物不如手里值几个铜板的菜蔬贵重。

      他很强迫症地将每一枚豆角都断成一样的长度,码得整整齐齐。
      这点倒是一直不变,燕娘满意地转向李晚霜:

      “听到了吗,李小姐?至于这些······你若是舍不得,最好还是带回去。”

      李晚霜咬牙,被你当成破铜烂铁卖掉,当然舍不得,但话都说出来了,不送也要送。
      送来了岂有再拿回去的道理。

      她朝谢安陈挤出一抹含羞的微笑:
      “只要元朗哥哥高兴,霜儿就高兴。”

      那就不客气了。
      燕娘收刀,替人应道:

      “静言愣着干什么,还不快代你家老爷,谢过李小姐的厚礼。然后把东西拿屋里去,仔细些,别磕到李家的一片心意。”

      静言立即去作揖还礼。
      依着吩咐往书房搬东西。

      静言在笑,燕娘也在笑:
      很好,明日还能换一家再卖一次。

      仿佛可爱的金元宝们又在朝自己招手。
      燕娘心情很好,对眼前的散财童女善意地提醒到:

      “哟天色不早,那就不好留霜妹妹你一个大姑娘吃饭了。小碗儿,替本夫人送客。”

      那婆子也觉得不早了,欲带人打道回府。原也是找借口说要采办,小声劝道是该回了。

      李晚霜依依不舍,将视线胶着在谢安陈身上:
      “元朗哥哥,那这琴······”

      嘭!
      又是一刀。

      “你且先带回,改日得空我去寻李兄。”
      李晚霜一听这话,跌落谷底的心情瞬间飞上云霄,喊道“那我等你呀”被簇拥着离去。

      暮色四合,院里上灯。
      两荤一素一汤上了桌。

      燕娘喝着奶白香甜的鱼汤,将火腿炖得烂乎又融入了长豆角增添时令时蔬的清香,吃得很是满足。
      美食当前,她也顾不得找谢安陈的事。

      谢安陈素来食不言寝不语。
      夫妇二人享受美食,一时倒也相安无事。

      倒是分开去洗漱时,他主动提起:
      “夫人今日可好些了。”

      “小事,早好了。”
      燕娘对自己生龙活虎的体质感到很骄傲。

      他再进一步,好似想要离她近些:
      “那夫人可是生气了。”

      她退了一步。
      态度很明显。

      谢安陈暗叹一声,拉住她的衣袂幽深低沉地解释:
      “一直只当李姑娘是小妹相待,夫人若是不快,往后我会尽量避嫌,莫再生气了,夫人。”

      燕娘垂眸,完美的手,完美的人,连故作伏小的声线都这般完美。
      一声夫人喊得人苏了,麻了,为之魂牵梦萦,仿佛将天上的星星摘下给他也是应该的。

      但是这样哄人的话,已经听过了无数次。
      避嫌?生死关头护的还是她,你避的什么嫌?

      最终的事实胜于雄辩。
      燕娘只能用那冰寒浑浊的河水去冲刷心中不该泛、也决不能再泛的涟漪。

      她侧身强硬地将人撇开:
      “没几日就该开科了,你且先安心温书备考,这段时日就继续歇在书房吧。”

      等考完了再说。
      这个是燕娘思虑一番后的决定,等他金榜题名。

      和离后的探花郎夫人,至少能证明一点:她很旺夫。
      即便来日改嫁,也免得媒婆子随意登门,将什么烂的臭的都拿来说,来之前也会多少掂量些。

      二来,她家辛辛苦苦地付出了这么多财力物力与心血,好处还没拿到,岂能现在就走。
      此时和离,只会被人毫无成本地拿走成果,被人割韭菜,她可不想便宜了李晚霜那朵小白莲。

      望着燕娘离去的背影,谢安陈按下心中疑惑不表,自行去了书房。
      敏锐的神思告诉他,夫人有些变了,具体是变了什么却又说不上来。

      翌日,学子们如往常一样早早地聚在一起,晨读押题做题写论。
      午时讨论,饭后若是拜的老师有空,将文章送去府上请人评论指点,每天都很充实忙碌。

      不少人拜到礼部的李尚书门下。
      谢安陈进京时,发现这尚书之女竟是幼时的故人,一向自持清名的他便好似刻意回避,转投了早已赋闲多年的老太傅门下。

      如今天子正值壮年如日中天,政令通达海晏河清。
      老太傅既不当朝也不能如前一样直鉴通天,其实也就只剩点虚名了,选他的人其实没几个。

      遂对十几年终于出了个好苗的谢家小儿,很上心。
      哪日若是没送点东西过去,还得派人来问。

      关于谢元朗的学业问题,是燕娘一直不用担心的。
      况且她也知道他一心要打破寒门学子的魔咒,要光宗耀祖要重整门楣,必会发愤图强。

      这次将暂时用不上的,就又都卖了换了银钱,她准备开始购置归乡的东西。
      已经做好了后路盘算。

      燕娘每每想起赈灾途中那段饔飧不继忍饥挨饿的时日,深刻觉得自家的良田才是天底下难得的福宝之地。
      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

      是的,她和离后要回乡养猪种田。
      让猪崽子膘肥体壮,让那稻子布满山谷,让那麦穗遍洒金黄,让菜畦······

      “什么,你要和离?!”
      惊讶的是长乐酒坊的大掌柜,余娘子撑着胳膊打台面后冲起身。

      燕娘与余娘子的姐妹情已有十五六载,比她与谢元朗还久。
      听着老姐妹养着好好的金龟婿,马上就要出头了,居然要拱手让人,余娘子也顾不上查账了。

      将手里的账本搁回柜里,起身拉着人进了楼上雅间。
      她要仔细盘问盘问,到底是出了何事,为何要如此决定。

      余娘子先是把不知好歹的谢家小儿骂了一顿,再把那没皮没脸的李晚霜损了一通。
      最后才小心翼翼地问她可是逮着了什么?

      燕娘闻着酒香,品茗,心中暗自苦笑:
      原来子娴早就发现了他二人间的端倪,只有自己是个睁眼瞎的。

      余娘子见人不言语,面带愁容只当是小姐妹受了那厮多大的委屈。
      蹭地一下站起来,撸袖道:

      “你别慌,真的当我们没人了是吧!
      本小姐这就叫人捉了那姓谢的负心汉先打上一顿,给你出了气再说!

      任他尚书府的官再大,她们也管不着。
      走,你说是断他腿,还是胳膊?都听燕娘你的!”

      一个义愤填膺,一个却噗嗤一声笑出来:
      “你如今一个统领三支商线,坐管八座酒坊的余娘子,怎么比我一介乡下莽妇还蛮了?”

      见她笑了,余子娴这才放下心,拧眉道:
      “欺负我姐妹,就是不给我面子,树争一张皮人争一口气,出来混,最重要的就是脸面!”

      况且她们还是一个县城里出来的乡里乡亲。
      除这还有更深的世交情谊。

      昔时,余家酒坊有难,资金周转不开,粮农天天围着她家要账,不给钱就断粮,没粮就断了生计,供不上城中酒楼的货,就得赔更巨额的偿款,只有燕家愿意赊粮。

      是燕娘说服她爹把一冬的粮食,和仓里积攒的余粮全送来了。
      于整个家族有救命恩情的姐妹有难,让余娘子如何怎么沉不住气。

      燕娘心中感激不已,伸手拉人,忙说自己真没事劝其落座。
      正好此时排队买好了点心的小碗儿,将礼物送来,就与余家的丫鬟另处说话去了。

      燕余二人便关起门来就着茶歇叙话,提及童年往事一起下河捉虾上树掏蛋的光景。
      又不由地相互说着对方的糗事哈哈大笑。

      笑道最后,余娘子放下茶盏,幽幽地望向她:
      “和离了也挺好,反正捂了这么些年,也就那样,什么清冷贵公子,狗屁!他就是捂不热的冰山,不开化的顽石,一直不冷不热的吊着你,有什么意思,回头给你说个更好的。”

      燕娘略有惊讶地抬眸:“真这么明显?”
      是啊,就算她一颗心再炽热,也感化不了一个心思不在她身上的人。

      谢元朗对她非爱,这么多人都看出来了?
      蒙在鼓里的小丑竟是她自己。

      “非也,我猜的。”
      余娘子却笑,开动了她那非常活络的脑袋瓜,推理分析:

      “首先,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你曾说过,他入赘你家时与伯父定下契约:
      此生绝不纳妾!以此保证将对你绝无二心。

      况他饱读诗书的举子学士,在没有绝对能拿捏你的把握前;
      定是不会做那自坠清名之事。

      更何况如今他一应吃穿用度,还是你出的银两供他养他。
      所以眼下他精着呢,断不会被你抓着把柄。

      其次,若过错方非他,那便是你。
      只有你自己想明白了,不想一起过了。

      至于你如何想明白的······
      额,冷暖自知!是不是这个理儿?”

      简而言之:
      她爱他,爱了很多年,爱而不得,心累迷途知返了呗。

      余娘子寻了个冷暖自知的词作解,很是贴合燕娘的心境。
      燕娘只恨自己没早早地多读书。

      这么浅显易懂的道理,旁人一眼便知。
      她竟是死过一次才明白。

      燕娘指尾抹了残泪,笑问:
      “所以,你是支持我的?”

      余娘子执手相看泪眼,点头:
      “如若不嫌家贫,我那孀居三载且名下无儿无女的哥哥也还算成器。现今正打南边走货归来,不日进京。燕娘考虑一下不?”

      燕娘:啊?这······
      姐妹不仅劝离,连下家都安排上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章 避嫌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