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私底下 ...

  •   期末考试考完之后,距离暑假,还有一大堆“破事儿”。
      首先就是学生会的交接工作,苏恬做了一年的学生会主席,说实话还真的挺舍不得的。她尽心尽力地组织了两场述职汇报,以此让自己的学生会工作完美收官。
      “肖肖仙女,我把述职汇报的草表发给你了。”苏恬缓缓打出这一行字,按下了发送键。等了一会儿,却没有回应。
      晚上9:00,苏恬再一次打开微信,但依旧没有回应,于是苏恬又发了一条消息:“肖肖仙女,你看这个草表还有什么地方要修改吗?”
      第二天下午,苏恬抽了点时间,自己把表格从头到尾地检查了一遍,在细节处又重新修改,随后她重新把表格发送给肖肖仙女,此时的她依旧没有回复,但是朋友圈里有了她的动态。上面是苏恬和她的聊天记录,附上一张表情包。
      没过多久,肖肖仙女发来了一条消息:
      “我从昨天早上八点钟醒过来就看见你的消息,但是今天事情太多了我就想先放一放,大不了我就跟你摆烂。结果我没想到,晚上九点钟你居然还能想起来催我!”苏恬发出捂脸的表情,肖肖仙女又继续吐槽:
      “你仿佛是给我安排工作的领导,笑死,我就是你的工具人。”
      学生会线上述职会在主席团忙忙碌碌地准备下,终于正常举行。其中,经常摸鱼的纪检部部长厚着脸皮,用八个字形容自己的工作情况:“兢兢业业,有功无过。”组织部部长蛋饺从自己一长串的报告中,提取出一个关键词:闲。苏恬认为他总结得很到位,因为身为组织部没有参与过几次学校活动就算了,身为部长的蛋饺只能沦落到在食堂捡垃圾,而他善于自我排遣,珍惜职务便利,白嫖两盘饭。
      述职会的最后,主席苏恬简单讲了两句:
      “今年的我们,让学生会从0走向了1,希望未来能从相加走向相乘吧,最好还是乘方。”
      正式放暑假之前,同学们还要到学校参加结业仪式。这个学期的结业仪式受疫情影响,举办得很简单,各班在班级里观看视频表演,并由班主任颁发荣誉证书。
      苏恬接过自己的荣誉证书,又是“优秀班干”称号,除了顾凉刚接手的一个学期,苏恬每个学期末评选到的都是优秀班干部。她反思着自己为什么拿不到三好学生
      发完奖状,顾凉就把本学期的积分排名投到了黑板上,苏恬仔细端详着,前五名中苏恬榜上有名,但三好学生的荣誉偏偏跳过了她,直接发给了排名靠后的粥粥同学。
      “学部有一个规定,年排前50名的同学才有机会评奖评优。”苏恬望向顾凉,即便他解释了评奖依据,可是依旧无法说服苏恬。她期末排40名,平时表现也位列前茅,但三好学生就和针对她一样的,偏偏落不到手里。苏恬无奈只猜到了最后一种可能:顾凉对她的表现,不满意。想到这儿,她就更纳闷了,她达到了评选的要求,可顾凉心目中的要求是什么呢?
      “老师,我为什么评选不到三好学生。”苏恬当着全班的面,内心的所思所想全部脱口而出,顾凉并未正面回答,但是却抛出句暗语:
      “一个人再优秀都不可能拥有所有的荣誉,举一个我上届女班的例子……”苏恬没在意他之后说了些什么,因为她的疑惑并未解答。
      发完所有荣誉证书之后,顾凉突发奇想地让每一位获奖的同学合影留念,Heloise老师负责拍照,说来有劲儿的是,苏恬是全班唯一一个获得优秀班干的同学。她望向顾凉的身影,突然有了点期待:“我可以和老师单独合影了吗?”
      轮到苏恬上前,Heloise老师招呼了一下顾凉,问他要不要一起,苏恬的神色里都透露出了迫切与激动,可是顾凉挥了挥手。拍完照,苏恬向悠雨小声抱怨:“我好想和老师一起拍照啊,特别是Heloise老师。”
      最后一波拍照的同学,获得的荣誉是红领巾一星章,苏恬本来没有有资格拍照,她是红领巾四星章的获得者,没有下发的徽章,站在人群里会显得很突兀。这时顾凉朝苏恬招了招手,苏恬站在他跟前时,只见他面向书架,取下红领巾一星班的奖杯。
      像是郑重其事地,顾凉双手捧着奖杯,用坚定而富有力量的眼神,注视着苏恬的手心,目送着那奖杯在上面安稳地站定。苏恬从他面前离开时,心尖儿上还紧了一阵,她是怕把奖杯磕了半点,所以才一步一步地走进拍照的人群。
      “3,2,1。”画面定格在顾凉的目光里,里面有一个紧张兮兮的小丫头,奖杯却在替她窃喜。拍完照片,休业式接近了尾声,可顾凉还不忘再掰扯两句:
      “在下个星期开始的夏令营中,我们就要正式进入九年级的学习。当然,教室团队一定会有所变动,目前还不确定哪些老师教三班,不过可以向大家保证的是,九年级的教师团队是学校最重视,也是最精心安排的。”
      在顾凉一大堆的话语中,苏恬在拼命寻找着,顾凉能留在九年级的线索和证据,只可惜一句“我不确定能不能继续带三班”加深了她的担忧。她经历过告别,但是终归是不想经历第二次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在讲台上的一抹身影也有些苍白无力。
      这个学期不同寻常,三场统考,三班在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死得很惨,上一学期的所有努力可以说付诸东流,三班有所回暖的成绩和班级状况,又被推到了极地气候中。在这样压抑的心情里,苏恬不禁回头,可望着干干净净的白墙,她更难过了,耳畔中回响着顾凉复课后的第一句话:“吴毅,把那面博雅四星班的旗帜还到教导处,挂在那儿我心慌。”
      休业式结束之后,顾怜并未从讲台上走下来,苏恬临走前,听到他面向窗玻璃说了一句话:“想要和老师拍照的同学,可以私底下邀请他。”
      苏恬在回去的车途中,轻轻翻开成绩册,她细细地读了一遍本学期的评语,却仅仅是非常笼统地几句话概括,她原本还期待着顾凉会说些什么话,就像当初给她写了300字小作文一样。
      无意间翻看到上学期的评语,苏恬这才在其中窥到几个动心的字眼:“外表文静,不够自信。”她当初面对这个评语只是冷笑过去,认为顾凉一点都不了解自己,她身为学生会主席,并且积极参与各类活动,努力取得优异成绩,在任何一个老师同学眼里,都不应该是文静和不自信的模样。
      可经历了八年级下学期的生活之后,苏恬突然发现这样的评语,极具特色又莫名贴切。她一激动,把顾凉的这条评语往朋友圈发,没想到引出了一系列评论
      周穗:“上个学期他给我评论,说我是一直快乐的百灵鸟。”
      悠雨:“做个参考哦就行了亲,我这个学期的评语和叶婉上个学期的一模一样,她这学期的评语和我上个学期的一模一样。”
      ……
      苏恬在朋友圈里并不想吐槽这个学期,顾凉的评语写得太“赶”,她最大的感受其实是这样的:“我从来没有听过外表文静,不够自信,这样的话语是用来形容我的,那种感觉就像初次见面的浅浅印象,没有过多的思索来解释和和表达。随着相处时间越长,了解越深,感受也越来越复杂。倘若再说起我,从脑海里翻来覆去,都无法贴切地描述,似乎总是词不达意,言不由衷。但回到最初最初的印象,才发现再合适不过了。
      7月的第1天,也是暑假的第一天。苏恬一上午都在为一个分式化简发愁,作业帮上搜来搜去,都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她无数不多地,动起了一个尘封已久的念头:问顾凉。说实话,自从跟着顾凉学数学,她找老师问问题的次数越来越少。不过,本来也没什么学生喜欢问顾老师问题,为此他还在班上阴阳:课后同学们还欠缺深入的思考,这样的欠缺是由于提问问题的不足。当时的苏恬自圆其说,自己不找老师问问题是希望能够更加独立,不过说实话,不问题的她便放弃了自主思考,深入探究。
      一番纠结之下,苏恬还是把消息发了出去,20分钟之后,顾凉跑过来一个式子: “2k(a+b+c)=a+b+c,自己理解到这一步了吗?”
      苏恬对着消息就是发愣,探索了将近十分钟,她濒临崩溃,在放弃提问和咬牙坚持之间。苏恬选择缓缓打出几个字:“怎么想到把a,b,c表示出来并相加呢。消息一发出,顾凉就丢下一串省略号:
      “去分母啊……”苏恬都能帮他补充完省略号的内容(你怎么连这种题目都做不起来)
      苏恬按照顾凉的提示,把题目的确解了出了,可是她还是不明白整个思路的产生过程。
      “顾老师。”
      “我知道怎么表示。”
      “但不知道怎么想到这一点。”
      “就是我自己做的时候。”
      “这是什么思路。”
      ……
      一长串消息发出去,顾凉却突然没了回应,这下苏恬彻底心灰意冷,早知道就不过来问问题了。
      中午11点,界面上是白色的聊天框,很显眼的那种:
      “分式形式求参量的题,无非两个基本思路:1.已知比值,按比例关系设参。2.去分母,将分式问题转化为整式处理。”
      苏恬见顾凉终于吱声,二话不说端起手机:“a=2b,所以原式等于(3b):(5b)=3/5,我更习惯理解成用比例关系消元,OK这题弄清楚了,谢谢老师。”
      结果顾凉又抛来一个省略号:“……”苏恬彻底纳闷了,她越想越气,忍不住朝顾凉发出一条可怜兮兮的消息:
      “老师,省略号的意思是不是“你怎么连这种题都做不起来”(配上苦涩的表情包)”从来不用表情包的顾凉,突然跑出一个疑问的小黄脸,苏恬趁势又发了几个叹气。又过了几分钟,苏恬见顾凉不愿搭理他,不禁感伤了起来。
      “学习分式的时候,我讲了几种方法,其中你刚刚说的那个方法,我是不推荐的。”顾凉虽说又开启了说教模式,可是却让苏恬慢慢好受了一些。接着,顾凉跟苏恬详细介绍了设参这一分式的基本处理方式,并且以此教导她要多一些思想方法的理解和总结。
      “嗯好的,老师。”
      “对了,……表示的意思是“怎么就记住了被我淘汰掉的方法,分式问题的核心思想没记住”。顾凉真的把省略号的意思解释了一遍,“对于苏恬你,学习态度,自我要求这两块,一直很优秀。只是学习方法,思考问题的方式需要成长。”
      面对白色的聊天框,苏恬此时,心中只有四个字:猝不及防。她本以为和顾凉的话题,就此终止,没想到他还想继续聊下去:
      “你昨天朋友圈我看到了,楼上那几个截图给我的。”
      “哪条?”
      “评语的那个。”苏恬想起来,当时顾凉还难得地给她点了赞,也许是对苏恬感慨的一种共鸣吧。
      “哈哈哈哈哈哈。”
      “这不是好的发泄方式。”
      ?发泄方式是一个贬义词,苏恬困惑着,顾凉为什么要用这个词形容她的那条朋友圈。
      “我只是很喜欢老师你上个学期,给我写的评语,因为说到点子上了,很像真实的我。”苏恬向顾凉简单解释了评语的含义,他最后的一番话还是让苏恬有些摸不着头脑:
      “永远不要忘了一点,你是一般之长,不仅仅要做好自己,更要给班级带来更多的正面影响。”
      苏恬默默地发出了几个“嗯”,没想到顾凉开启,一对一的线上班会,两人聊着聊着,就提到了换老师的事情。
      “只是,想起以前有同学说的话,他们最不希望刚和老师处熟了,老师又被换掉的感觉。光从情感上讲,我也很舍不得,就像去年这个时候换了数学老师一样。”苏恬的话语已经很隐晦了,她就想知道顾凉到底会不会继续带她。
      “哪些老师带初三,到7月4日就知道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