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今天是我们收养年年的第1天。 ...

  •   今天是我们收养年年的第一天
      我们经过很长时间的商议,并与两人家父母谈完之后,决定收养年年。其实这个决定可以追溯很多年之前。当时是他给我表白的第1个晚上,我抱着花,他抱着我躺在大大的天台上。看着难得的满天星辰,畅想着未来的生活。

      而在半年之前,我们拜访了许多家福利院,最后在城郊一家福利院里面做了许多日的志愿者和很多人聊天,最后认识了一个女孩子。

      她叫做小椿,说是被遗弃在门口的那棵椿树下的,所以院长就给她起名叫做小椿。其实第一开始我们并没有想要收养一个女孩子,毕竟我们都是两个大男人,对照顾女生并没有很大的经验,也害怕之后有什么问题,她和我们没有很好的交流,可是最后还是选择与年年询问的意见。

      原因嘛,有一些俗气,小椿和我长得有几分相像并且见她的第1面就觉得有些许的亲切,我们第1天到那里做志愿时,所有人都围在游乐设施玩游戏,有些小朋友爬上爬下,有小伙伴们在推起秋千,快乐的荡来荡去,还有两个小朋友在一上一下的玩着跷跷板,所有人都热热闹闹,欢声笑语。只有她躲在那棵,据说是捡到她的椿树下,抱着膝盖坐在那里抬头望着被树荫遮住一半的天空。

      我不由自主的走向她,蹲在她的旁边,问她小朋友为什么你不和他们一起去玩呢?她只是望着天空,并不和我说话,过了许久我的腿都快蹲麻了,她还是望着天空,但是对我说了一句话,叔叔,你说天空的蓝是什么样的蓝色。我有些茫然,不太明白。开始我还以为是她性格比较孤僻,不和别人玩,后面渐渐的我才发现她并不是孤僻也不是没有人同她玩,而是她有着自己的一些思考,有着旁人不能到达的内心。

      而这个孩子对颜色的思考与领悟是最深刻的,我曾经看过她画的画。她对颜色的敏锐是不同寻常的。而她的性格也有些许的不同寻常。

      她和一般的天才与世隔绝的状态并不一样。她每天会固定的时间留出来思考思考很多的东西,但大部分的时间她还是和大家一起玩耍。尤其是和其中一个女孩子玩的最好,那个女孩子叫做年年。

      那位叫做年年的小女孩身体并不太好,她曾有比较难医治,但花大价钱也是能根治的疾病,先天性房缺损。一种自娘胎里带出来的病,这个孩子的父母亲是乡下的农民,因为在母亲怀孕期间工作时意外身亡而导致了母亲的身体不好,生下她后就大出血去世了。乡里乡亲的,都是七嘴八舌的,容易嚼舌根子,大家都说他是扫把星。一出声就克死了爹娘,他家里还有一个奶奶,可是重病,自己养不了自己,所以无奈只能将他

      她送到了福利院。

      原本她长得可爱又乖巧,是不愁没人收养的,可是在查出这个病之后,就没有几个人愿意收养她。随即也在孤儿院里,越长越大后来!福利院院长东拼西凑有众筹给他做了个手术,虽然说这病已经根治,可是还是不能太累。有些说老人一听就不敢再收养她,唯恐后续出现什么病症。

      原本我其实有些排斥年年,年年也不是很热络,我愿是想收养小椿。因为她那对颜色的敏感。以及和我有几分相像的相貌,还可没成想还没有,过几天,她的家人突然找来把她领回去。

      我向院长旁敲打击,才终于知道了小椿为什么会在这里呆着小春的亲生父母都是有钱人家。于艺术造纸上虽算不上什么传承大家但也延续了几代,关于在艺术方面的工作。小春的母亲在绘画上并没有什么天赋,可惜小春的外公外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小春母亲的要求很高。自幼便是学校于画室两点一线,从小便摸着画笔长大,在小学开始就开始学习英语,到外国各地去参加画展。小椿的母亲很痛苦,后来小春的母亲在意大利遇到了小春的父亲,小春的父亲是一个流浪的画家。

      小春的父亲艺术天赋很高,于是小朱的母亲和她的父亲决定私奔。回到了中国来,到了一个偏僻的小县城,生下孩子之后,小春的母亲就不辞而别。小春的父亲一心只有画画,也并没有在意过她,于是就被在医院旁边的人贩子拐走。可是当时那个人贩子,正好遇上警察,不得已把小春放到了那棵春树下用一些布把它盖着,想着之后再回来把小椿抱走买,可是他并没有看到这棵春树,后面就是福利院,而他当时恰巧撞上了福利院的铁门。他一听有声响,便慌不得已的跑路了。那时候被遗弃的孩子都是在晚上被抛弃到福利院门口,然后敲一敲门,于是院长每晚每晚的都睡得不是很沉,那一声门响恰巧惊醒了院长,院长出门一看找到了小春。而然多方寻找并没有结果。于是小春便在福利院中长大,知道过年前后,突然来了一对老夫妇找小春。那便是小椿的外婆外公。

      其实当时小椿的父母并不算私奔,与其说她是因为喜欢那种画家而担心父母不同意离家出走,倒不如说她因为多年的高压下精神有些失常,幻想出了一些不好的事情,于是便怂恿画家一起跑路,画家看中了她身上的钱,于是答应一起回到中国,可等生下孩子之后可能又刺激住了她。她又决定逃跑了。在长时间的精神高压下,她对与家庭有关的一切责任都很害怕。

      而小春的外婆外公终于找到了她,把她带回家。经过几年的治疗,她总算恢复了一些正常,并且想起了小春。于是小春的外婆外公又开始了长时间的寻找,终于找到了小春。

      我听着有些唏嘘,而在一次游戏活动中,张璟再次注意到了年年。这次不是因为其他人,而是因为年年自己,与小春在这个福利院的小朋友中间有些相似,可是年年是真的有一些孤僻。

      因为小时候经常生病,院长经常性的偏爱关注她,于是其他的小朋友就有一些不太喜欢年年,又因为院长在年年术后术前一直告诉大家,不要轻易的与年龄发生冲突,于是大家也不太敢与年年玩。而与小春不同,年年是很长时间的发呆,偶尔和大家一起玩。年间最常做的事情是坐在一块石头上,然后看着蚂蚁一点一点的爬,或者是蜗牛一点一点的蠕动。你能感受到他的专注力是真的在这些小动物身上,而并不是发呆视线,随意的散落在某些地方。我们商讨了许久,终于决定去问问年年的意见。

      过了一段时间后,我去问一问年年愿不愿意和我一起走。年年慢慢的抬起头看着我说,叔叔你不是想收养小椿吗?是因为小春被他的父母带走了,然后你才要收养我的吗?

      我有些发懵就下意识的问道,你怎么知道他像个小大人似的站起来把手背到身后说你最经常聊天的就是小春,你也最经常看的就是小椿。我说那也只可能是我比较喜欢小椿啊,年年抬着头看着我继续说,可是帮你问我要不要和你一起走的时候就说明你是要收养我们呀。

      我把手抬起来揉乱了他的头发,说那你们愿不愿意跟我走呢?我承认如果说小春并不被他的父母带回去怀化,我一定会说要小春,可是年年你也不是备选品呀,你是在这之后,我看到你就很有疏远的欲望,想和你成为一辈子的家人,不知道年年愿不愿意呀?他轻声的说我有病,大家都不是很想收养我,你确定要收养我吗?我说不是很恰巧我和你另一个叔叔赚的钱呢,不是很少也不是很多,幸好足够再养一个小年年了。她点了点头,于是几天前我和张老师终于办好了一切收养的手续,今天决定把年年搬入我们的家。坐在车上年年8折车窗户看向外面郁郁葱葱的椿树,然后挥了挥手就坐直面向前方

      今天一天从早上到晚上我和张老师都累的不行,虽然前几天已经把年年的房间大概收拾过了,可今天把年年在福利园的东西带回来重新放好,我们也差点累瘫在沙发上。我无力的戳了戳璟,问他为什么,他后面第一眼注视到的就是年年。他会戳了戳我的头发艰难的扭了个头,看着我说,你不觉得年年很像你吗?我下意识的摇头反问到小春跟我长得更加相似呀。他又慢慢的扭回头说不是长相,是性格与给人的感觉。你第一开始比较排斥年年,不正是因为这个吗?年年跟你的童年很像,当时看到你,那时我就在想,当时在你童年时我并没有能力保护住你,如今遇到一个和你很相似的,我会竭尽我的一切去保护好她,让她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我沉默良久,并不回应。

      是啊,年年和我的童年太像了,像到我在下意识抵抗她,我自己都没有感受到。我的父亲是开大货车的,司机在当时那个年代赚的钱只会多不会少,我的母亲是远近闻名的大美女在在织布厂当员工,我们当时是令人羡慕的一家子。直到我的出生,我的父亲一直有胃病,好像还是家族遗传。当然了,等到我大学快毕业的时候,我才明白确实是家族遗传。你觉得我还只是我母亲子宫里的一枚小胚胎,因为我父亲的死亡,我母亲哭晕了,过去在医院做检查时意外发现了我,我母亲认为我是向死而生,是给予他希望的阳光,于是把我起名为贺昼。

      可惜,我们的生活并没有因为这个名字而改变什么,在后来的几年,因为各种新起浪潮,我的母亲被裁员了,于是她只能边打零工供我上学。家里的亲戚朋友都经常说我是败家子儿是扫把星,因为我在出生之后就被查出了和父亲有一样的胃病,这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可我母亲义无反顾的把父亲所剩的所有存款都砸到了我身上,即使可能留不住我的生命。

      直到快要到上小学的时候,我的情况才稳定下来。

      母亲再也不用起早贪黑的照顾,于是她决定下海创业,庆幸的是当时那个时代,母亲也真的做出了一番事业。于是我也不用再继续过着寄人篱下被人背后说是扫把星的生活。可这段生活给予了我我很长时间的困扰以及逃避。如今看到年年我才明白,那是我在心底的不可恢复疮疤,我可以拿一切的繁花似锦掩盖它,可它的本质仍然是伤口,我所做的并不是拿美好掩盖它,而是让它接触空气,让它慢慢的自我愈合。至少在此刻,我身旁有爱人。远方有美好。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9章 今天是我们收养年年的第1天。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