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进击的巨人》动漫版.第一季 ...
-
1、故事的开场,势力和冲突(人类vs巨人)就一起出现了。
作为作者,有义务让故事的开头具有吸引力,这样既不妨碍中后期的设定展开,也不妨碍读者的观感。
2、自然而然的,读者带入的角色是人类方(势力)。
容易对应现实,增强代入感,而且对于冲突方也会产生好奇,不过,作者需要比读者想得多和远。
3、主角本身的性格+对冲突方的仇恨,是前期驱使其进入核心剧情的关键。
仇恨不是必需项,而是讨巧项,读者看故事很容易带入主角,复仇是必要+很爽的动机。同样的还可以是任务、意外等等。
4、有关于冲突方的一切情报,都要依靠势力自身的死伤来换取,而且这种交换是不对等的,甚至是停滞不前的。
人类里也有安于现状、看不到或不愿面对未来等等的想法,加上多次墙外调查无功而返,大家逐渐从失望到愤怒,开始认为冒险调查是一种完全徒劳且折本的行为。
除了不同阵营的冲突,同阵营的冲突也很明显,有更多地方可以详细展开。
在面对共同冲突的时候,不同思想的反应掺杂在一起,很有写头。
不管在怎样的背景下,有思想的生命体都会有冲突,对于故事的填充是积极的。
5、主要冲突是最基础也是重要的,诸如生命威胁。
巨人是不同于人类的生物,并不能听懂人话,吃东西似乎是一种本能,和人类之间也就不存在和谈。
物种的本身和阵营的立场不同,为冲突增加了无法解决/只能用极端方式来解决的色彩。
如何解决,对于故事也是积极的,同时也考验作者本人的能力。
6、越靠近外墙的人和里面的人之间,必然会有冲突。这里好像没有展开说明。
依旧是故事的填充。总之就是,故事里的所有角色/群体,都是有自己思想的。
7、开头就把重要角色引出来,通过体现个性/目的的方法。
印象深刻+增加读者喜爱角色的几率,同时也是团队的群像描写。
8、主角的适应性训练做得不太好,虽然知道是打脸剧情,但还是会紧张+猜剧情,而且作者没有选择一般的热血型反转,而是通过设备损坏,反而无形增加属性的方式反转,来让剧情转圜。
现状A→一般的反转B(X)→突出角色的反转C(√)
同时还增加了角色的属性、B格、能力和天赋等等。
9、主角的性格立得真的很厉害,因为经历而不畏惧死亡,因为真诚而演说能力强,真有事他也是直接上的,大家一起冲上去为了自己的集体而战的时候,也是真的很有感觉。
不过人设和氛围这种东西,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只能看作者的能力了。
10、让。
有时候让一个角色怎么样,并不完全是为了设定,而是只需要做到让读者相信就够了。
比如谏山创让一个角色一直说另一个角色有领导才能,然后还分析原因,我是没太听懂,也没太看懂哪里体现了(这里是重点,就算潦草刻画,也要刻画,再另:就算是潦草刻画或者刻画得不好,抛出来这个设定就够了),作者的强调并不需要赋予这个设定,只需要让读者相信,读者的二创和此设定会自行散发。
11、兵长。
出场不多但又强又酷的角色,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样,是讨巧项,不是必须项。
12、夺还战。
还是冲突的问题,由事件/剧情不吝啬地不断设置冲突/失败,来铺垫最终的成功。
依靠对话来展开思想碰撞,即创作者本人想要表达的东西,不需要直接说出来,而是要通过角色之间的对话和行为来进行引导,读者有自己的思想,会自己思考。
很难,虽然我个人认为不是必要的,而且也并不喜欢每一集结尾都留下悬念或者热血的手法,总之就是,对于写作,我的信念是绝对自由,但其实如果你只是写给你自己,那它是怎样的就只是由你来决定的,可是大部分情况下,创作者的东西都是想要给他人看和引起共鸣的,它并不是绝对自由的。
创作者如何看待写作,也就意味着写作对创作者来说,是否绝对自由。
13、动漫第一季的整体剧情:提出威胁(巨人来袭,打破人类平静的生活)——解决威胁(主角团逃跑保命,当上士兵)——提出(主角无法好好使用立体机动装置)——解决(乌龙,还加了属性)——提出(主角居然被“杀”了)——解决(否决,还变身巨人)——题出(主角和人类的冲突)——解决(主角帮忙堵上破口)——提出(主角的去留问题,人类的审判)——解决(主角团加入调查兵团)——提出(对主角的表面“监视”,实则诱饵+第一次墙外调查)——双线提出(女巨人+卧底伏笔)——解决(计谋成功,活捉女巨人)——提出(失败,女巨人被吃)——解决(巨人之战)——提出(主角被抢)——解决(夺回主角)——提出(作战失败,主角将何去何从)——解决(表面逃跑,实则计谋)——提出(抓捕卧底的计中计被察觉)——解决(抓住卧底)——提出(卧底挣脱)——解决(由主角再次抓住)——提出(巨人的融合,抛出新设定)——结束。
阶段性分块式的剧情,并不妨碍剧情的连贯。
14、韩吉。
不管是什么样的思想,即使是创作者本人都不理解的思想,也不要紧,那就是角色本人的思想,人和人之间都还不存在完全的理解,更存在精神病人呢。
15、分班行动,团长计谋。
布局和伏笔,还有跟随已知视角展开设定,都是灵活的。
有些设定不需要像背书一样地讲,而是通过视角的变化和事件的发生,让读者融入理解。
16、主角团三人组,阿明代表了头脑,三笠代表了身体。
给主角以头脑和身体的助力。
(类似的还有《海贼王》里主角吃了橡胶果实怕刀剑,但是他的好友会成为天下第一剑客。)